-
通俗社陕西秦腔科班。秦腔须生艺人毛金荣于1925年创办于西安。毛自任社长。初成立即招收学生70人,后又招收两期,共有学生200多人。该社演出以毛金...
-
《杨侯爷征西》西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须生、武生、净唱做打并重。甘肃省图书馆藏有曹洪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清代年间,羌王马龙造反,同治帝派杨黑虎往...
-
《罗成叫关》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淤泥河》《罗春查关》《罗成写书》《破守关》《罗成征北》。武小生唱做打并重。含折子戏《罗成叫关》《缀白裘》中《淤泥河》(唱...
-
取帅印中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生角唱工戏。含同名折子戏。事出《征东演义》第三回。本剧讲述了唐李世民朝,辽东盖苏文犯境,唐王李世民因秦琼患病,令...
-
秦义社陕西秦腔班社。1925年驻蒲城日军旅 长郑百川创办。主要演员有须生车云亭、毛金 荣、张海山,旦角赵景兰、孙曲贤,大净李宏声、 张建民,小生李...
-
肖正惠肖正惠 (?~1958)甘肃秦腔武旦演员。1924年入西安正俗社学艺,曾受党甘亭教诲,功底厚实,表演规范,尤其亮相时的眼神与嘴唇,一瞬一抿,...
-
时装戏也称时髦戏、西装戏。辛亥革命以后,秦腔舞台涌现了陕西易俗社编演的《新华梦》《新劝学》《新湖趣闻》《秋风秋雨》以及《威尼斯商人》《托尔斯泰》《...
-
《盖苏文抢山》秦腔传统本戏。别名《访白袍》。净、武生唱做并重。含折子戏《访白袍》。事出明代《白袍记》传奇。各路秦腔常演。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叶长盈...
-
酒泉正俗社甘肃秦腔班社。1926年创办于酒泉,由当时安肃区观察使魏宏发(绍武)主办,由官方筹款,在魁星楼修建剧院,从陕西聘来杨三保、吴义强等为教练,开...
-
姚伶姚伶(1923~2009)戏曲音乐家。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演员训练班主任。15岁赴延安参加革命,为民众剧团初创时期的团员之一。在秦腔音乐创作和改...
-
任应凯任应凯(1925~1989)戏曲作曲家。陕西淳化县人。1940年赴延安,参加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1947年调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政治部文工团。...
-
唐王征东秦腔传统本戏。江湖十八本之一。别名《海神庙》《敬德访白袍》《鞭打张士贵》《淤泥河救驾》《龙门阵》。生净唱做武打并重。含折子戏《访白袍》《淤泥...
-
乔梅英乔梅英(1938~)秦腔演员、导演。女。工花旦、武旦。陕西礼泉县人。12岁人宝鸡专区人民剧团学艺,后曾任宝鸡市人民剧团导演。其唱腔圆润,表演...
-
文明戏原指二十世纪初叶传入中国的西方话剧、歌剧等外来戏剧形式。受其影响秦腔也通过改革,以清末民初民间流传的时事故事为题材编成剧目上演,如《安奉铁路...
-
秦段争亲中路、西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别名《火牛计》《夜明珠》。生、净、旦唱做打并重。现存版本有《陕西传统剧目汇编·汉调桄桄》第十集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