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甘肃秦腔班社。1940年秦安县董虎臣始建。主要演员有李益华(老生)、宋乐民(武生)、严复民、董化兰(生)、王景民、谢鸿民、卓新秦(须生)、张...
-
众兴社甘肃秦腔班社。1940年何振中创建于兰州。后易名振兴社。何振中任社长。主要演员有何振中(旦)、靖正恭(小生)、王正瑞(须生)、耿善民(须生)...
-
众英社甘肃秦腔班社。1941年靖正恭、王义民在振兴社基础上组建于兰州。主要演员有靖正恭、王义民、王正端、刘全禄、楼英杰、张筱英、刘金荣、肖正惠、茅...
-
水浒戏根据古典小说《水游传》编演的剧目。《水浒传》全名为《忠义水浒传》,由施耐庵和罗贯中写定于元末明初,主要讲述了梁山一百单八将英雄好汉劫富济贫和...
-
明正社陕西秦腔班社。1941年由贾志明创办于泾阳。前身为李正敏组建的正明社。先后有刘易平、闯更平、郭玉民、焦晓春、田德年、张建民、田艺奎、任哲中、...
-
烟火戏烟火戏也称鬼魂戏。秦腔表演中鬼魂形象出场时,都要放一把火彩,故名。鬼魂本是人们心目中虚幻意念的无形存在,但在传统戏里,通过真人扮演使其具象化...
-
乐乐剧团甘肃秦腔班社。1942年创建于张掖,隶属驻张掖国民党政府第九十一军。在县府街高升店修建戏园子售票演出。上演的主要剧目有《玉堂春》《白玉楼》《...
-
耍耍戏耍耍戏指丑角戏。秦腔中的这类剧目,大都取材于民间日常趣闻,反映下层平民的生活小事,尤其剧中主要角色又以丑行专工,他们在台上的一举一动、一戳一...
-
《射九阳》《射九阳》秦腔传统本戏。西路秦腔剧目。生、净唱打并重。事出《淮南子?木经训》。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谢焕章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上...
-
《万宝袋》《万宝袋》秦腔传统本戏。西路、南路秦腔剧目。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抄录本,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藏抄录本。本剧讲述了盘古寿筵,伏羲酒醉,...
-
固原阳春社宁夏秦腔班社。1942年成立于固原。是在原固原中雅社基础上建立,社长丁醒民,演员大部分是原中雅社的艺人,如华启民、杨化民、吕秀民等。后又易名...
-
《收三苗》《收三苗》秦腔传统本戏。西路、南路秦腔剧目。生、净唱打并重。事出《史记·五帝本纪》。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秦腔抄录本。本剧讲...
-
玉门市秦剧团甘肃秦腔班社。1942年玉门矿务局炼油厂工会组织成立的业余秦腔演出团体。由于不少专业演员如余景民(老生)、张新山(净)、贺新兰(旦)、冀景堂...
-
《开国图》《开国图》秦腔传统本戏。别名《黑逼宫》《楚仲逼宫》等。含折子戏《楚仲逼宫》。生、净唱做并重。事出《封神演义》第一回,情节略异。清代咸丰、同治...
-
新秦社甘肃秦腔班社。1943年刘易平创建于天水。主要演员多系刘毓中新声社解体后的流散人员,刘易平将其招募在一起,并新增汤秉中(净)、马振华(小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