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木关西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枪挑安殿保》《访白袍》。武生唱做并重。事出《征东全传》第二十二至二十四回,《白袍记》传奇。现存版本有陕西省...
-
郭武斌郭武斌(1966~)秦腔鼓师、演奏员。乌鲁木齐市人。15岁从艺,现为乌鲁木齐市秦剧团任司鼓。曾为近百本大小剧目操鼓演奏。其所主奏的《护法灭亲...
-
《水月庵》甘肃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正生、正旦唱做并重。甘肃省图书馆藏有汪正良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解元许筠因妻子失散续娶韩氏。韩氏终日郁郁寡欢...
-
同乐社甘肃秦腔班社。1924年由艺人王树德于会宁青江驿组建。以庙会演出为主,活动在青江驿一带。1935年定名“同乐社”。主要演员有王立德(生角)、...
-
朱林逢朱林逢(1888-1969)秦腔演员。工正旦小旦,兼文武花旦。陕西含阳县人。为东路秦腔名艺人。民国初年,与拜家红、王赖赖等人在同一戏班演出,...
-
杀四门秦腔传统本戏。别名《越虎城》。武生重头戏。与宋代故事戏《杀四门》为同名异本。其中有同名折戏《杀四门》较流行。事见《征东全传》第二十五回至二十...
-
罗新昌罗新昌(1967~ )秦腔鼓师。陕西蓝田县人。13岁考入陕西省艺术学校,师从张启端、马凌元学习打击乐。毕业后分配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实验剧...
-
益民社陕西秦腔班社、学社。1924年咸阳郑四创办。1929年高公茂、李步林、袁中海、杜养民、白甲寿等任教练,头科招收30名学员,半年后,又聘惠济民...
-
《聚英会》甘肃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小生、小旦、小丑唱做工并重。本剧讲述了清同治时,山西王守规因灾荒携全家外逃,其子栋梁被灵龙山贼寇掳去,妻田氏产后...
-
《白良关》中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别名《父子会》《马前认子》。净角唱做并重。事出《罗通扫北全传》第二回。现存版本有长安书店刊行秦腔《马前认子》整理...
-
刘光华刘光华(1901~1981)秦腔旦角演员。工武旦、青衣。陕西蓝田县人。幼入西安三意社学戏,后创办西安尚友社,聚集了一大批著名演员,如何振中、...
-
通俗社陕西秦腔科班。秦腔须生艺人毛金荣于1925年创办于西安。毛自任社长。初成立即招收学生70人,后又招收两期,共有学生200多人。该社演出以毛金...
-
《杨侯爷征西》西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须生、武生、净唱做打并重。甘肃省图书馆藏有曹洪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清代年间,羌王马龙造反,同治帝派杨黑虎往...
-
《罗成叫关》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淤泥河》《罗春查关》《罗成写书》《破守关》《罗成征北》。武小生唱做打并重。含折子戏《罗成叫关》《缀白裘》中《淤泥河》(唱...
-
取帅印中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生角唱工戏。含同名折子戏。事出《征东演义》第三回。本剧讲述了唐李世民朝,辽东盖苏文犯境,唐王李世民因秦琼患病,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