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鼎望(生卒年不详)清初文学家、秦腔理论家。 陕西泾阳县人。 字荆观,号渭滨。出身于世代仕宦之家。系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进士,授东明知县。自...
-
孙家班甘肃秦腔班社。1929年崇信县柏树乡孙富魁创建于灵台县,两年后带回原籍,与平凉陈作福、荆有祥合资扩建,改名三胜班。1933年,陈、荆二人退出...
-
《伉俪会师》范紫东所撰。武生、正旦反串武旦唱做打并重戏。事出《说唐》第三十九回。陕西易俗社首演。有陕西人民出版社刊行《范紫东秦腔剧本选》收录本和《陕西传...
-
新兴社甘肃秦腔学社。1929年陈景民、田德年创建于兰州。陈景民任社长。主要演员有陈景民(青衣)、田德年(大净)、王德孝(小生)、安鸿印(旦)、岳钟...
-
周元鼎周元鼎(生卒年不详)清乾隆时期戏曲作家。陕西三原县人。字象九,号勉斋。为乾隆辛卯(1771)进士,历任兵部郎中、翰林等职。工琴善弈,精篆刻。...
-
平乐社甘肃秦腔班社。1930年国民党陇东陈桂璋部十三师参谋主任张本仁邀高天喜等著名演员创建于平凉。共办三期,招收150余名学员。首任社长张本仁,于...
-
新声学社陕西秦腔学社。1930年刘毓中组建。除原秦钟社刘裕秦、刘保钟等演员外,其他演员有樊秋云、杨问俗、王秉秦、徐正国、王正民等。又聘汤秉钟、姜望秦...
-
李调元李调元(1734~?)清代戏曲理论家、文学家。绵州罗江县(今四川绵阳)人。字羹堂、赞庵、鹤洲,号雨村、童山蠢翁。乾降二十八年(1763)进士...
-
新汉社陕西秦腔学社。1931年在汉中易俗社基础上组建而成。符绍初、张载林等先后任社长。演员有王景民、刘玉珍、张金剑等。1934年后,又招收王炳泰、...
-
《燕子笺》范紫东所编剧目。正生、闺旦、方巾丑、须生、净唱做打并重戏。事见清阮大铖《燕子笺》传奇。陕西易俗社首演。有《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
-
严长明严长明(1731-1787)清代戏曲理论家。江苏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字冬友,号直甫,别号集中赘叟。清乾隆四十年(1775)随陕西巡抚毕沅来...
-
《东窗记》罗雪樵所编剧目。文武生、老旦、白净、净角唱做打并重。事出《宋史?岳飞传》、宋元戏文《岳飞被掳东窗记》、明小说《大宋中兴岳飞传》及无名氏杂剧《...
-
牖民学社陕西秦腔学社。1931年蒲城县驻军在西安榛苓社基础上建立。特邀西安名丑苏牖民领班。聘李振声、何振中、车百亭、孟遏云,颜春苓、杜干秦、王义民等...
-
吴长元吴长元(生卒年不详)清代戏曲理论家、作家。江苏仁和人。字太初,别号西湖安乐山樵。曾寓居北京,为友人校书多年。写有《宸垣杂记》,因该书主要以咏...
-
天山戏园天山戏园新疆秦腔班社。1932年由原新盛班(后称三合班)分化出来的部分艺人组建而成,于祥(新疆小曲子艺人)、陈玉堂(又名陈云发,维吾尔族秦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