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秦腔
检索到 2517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尚友社剧场
陕西秦腔演出场所。位于西安骡马市惠家巷南侧的三皇庙内,建于1938年,由观众厅、舞台、后台化妆室组成。砖木结构。舞台坐北向南,与三皇庙大殿相对。剧场为西安尚友社专用,现归西安市秦腔一团使用,其他外地和省市剧团亦曾在此演出。 -
82019-10
[ 词条 ]环县毛井乡砖城子业余剧团
甘肃秦腔业余演出团体。1937年创建。早期以社火形式演出,每年从农历正月初七开始,连续演出达数月之久。活动一直延续到1957年中断。1962年春节期间恢复演出。演出以秦腔、眉户为主,代表剧目有《春秋配》《闹书馆》《送京妹》《八姐闹酒楼》《张连卖布》《阴司道泥窑》《双官诰》《调寇》《秦香莲告状》《智取威虎山》《乾坤带》《铡美案》《杀庙》等70余出。 -
82019-10
[ 词条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陕西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戏曲音乐的创新发展等;“图表”含陕西省区行政区戈U图、陕西省戏曲剧种分布图、陕西地方戏曲剧种特色乐器图、本省戏曲音乐出版书目一览表、基本速度一览表;“剧种音乐”从概述、唱腔、器乐、选场4个层面,介绍了该省流行的秦腔、同州梆子、西府秦腔、汉调桄桄、汉调二黄、道情剧、陕北道情、秩歌剧、线戏、老腔、碗碗腔、弦板腔、阿宫腔、弦子戏、眉户剧、大筒子戏、八岔剧、花鼓居U、关中秧歌剧、陕北秧歌剧、二人台、端公戏、跳戏、赛戏等20 -
82019-10
[ 词条 ]重耳
秦腔《火烧绵山》中人物造型。人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明李贽《史纲评要周纪》《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七回。秦腔中以重耳和晋文公为主要角色的戏有《火烧绵山》《北邙山》《崤山战》《大庆关》等。为晋国太子,齐姜皇后生之子。领兵保边,击败骊戎。少时谦而好学,善交贤能智士。因受迫害离开晋国,游历诸侯。 -
82019-10
[ 词条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甘肃卷》
文中着重探研了明万历年间甘肃西秦腔的形成及流通于全国的足迹,以及对当时梆子子腔、皮黄腔、花部诸腔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图表”含甘肃省行政区划图、甘肃省地方戏曲剧种分布图、甘肃省地方戏曲剧种特色乐器图、甘肃戏曲音乐出版书目一览表及基本速度一览表等;“剧种音乐”部类,从概述、唱腔、器乐、选场4个层面,介绍了甘肃秦腔、陇剧、陇南影子腔剧、曲子戏(含定西陇曲剧、兰州曲子戏、白银小曲戏、甘谷曲子戏、秦安小曲戏 -
82019-10
[ 词条 ]杨三保
他戏路宽博,生旦净丑皆能,尤以丑行著称,并能博采众长,融汉调二黄、同州梆子和甘肃秦腔于一炉。擅演剧目有《打张仪》《滚钉板》《麒麟山》《顶灯》《活捉张三》等。一生从艺69年,传戏300出,授徒近百余。培养出张文品(圆娃)、邓松山(喜娃)等一批著名演员;又培养出刘化和、马化义、盛化丰、殷化中等14名秦腔新秀。张文品,生于1895年。杨三保之徒。初学旦角,后改工生行。陕西蓝田县人。艺名圆娃子。 -
82019-10
[ 词条 ]杨鹤斋
杨鹤斋(1903-1978)秦腔剧作家。陕西华阴人。名一琴,字鹤斋。出身于书香世家,酷爱文学、戏剧。1930年北京大学毕业后,曾在西安、三原、汉中等地中学教书。1949年后,任中国民主同盟西北委员会宣传部副部长,工作之余创作秦腔大型剧本《干将莫邪》,经西安尚友社演出辱好评。 -
82019-10
[ 词条 ]八句粉蝶
秦腔唢呐曲牌。可能源于古代军乐。全曲共八句,散板拍子,与铜器击乐相间奏出,气势庄重恢宏,专门用于配合主帅升帐前四将出场拉架子表演造势。如秦腔《群英会》周瑜出场之前,先由[大豹子头倒四键]武场击乐领起,唢呐吹奏[八句粉蝶],东吴八员大将分批出场,每吹奏一乐句,出两员大将,并踩[大列锤][拥锤]等铜器拉架子,直至八员大将全部出台,在最后一句唢呐声中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