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秦腔
检索到 2517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魏启业
甘肃秦腔演员,工须生。甘肃秦安县人。自幼加入当地社火班,耳濡目染。17岁终于下海成为当地何秀山班社的一名正式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加入豢安县秦光剧团,虚心向前辈艺人学习成功经验,演出极受欢迎。 -
302019-09
[ 词条 ]贾康通
贾康通(1944~)秦腔鼓师、演奏员。陕西高陵县人。1958年考入陕西三原县戏曲学校学习司鼓。后任三原县剧团团长,曾对剧团体制进行改革,写有《剧团管理章程》。先后在40多出剧目演出中担任司鼓。 -
302019-09
[ 词条 ]张咏华
张咏华(1940~ )秦腔演员。女。艺兼小旦、花旦、刀马旦。陕西西安市人。9岁考入西安易俗社新生部,启蒙老师有鲁义民、路习易、凌光民、李可易、杨实易、封至模、宋上华等。 -
302019-09
[ 词条 ]裴大黑戏班
宁夏秦腔班社。清宣统三年(1911)裴大黑带领戏班20余人从陕西来宁夏演出,定居于宁夏。班主裴大黑(艺名,大、二净行)戏路很宽,代表剧目有《铡美案》(饰包拯)《黄河阵》(饰燃灯佛)。 -
302019-09
[ 词条 ]《对银杯》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文武魁》。含折子戏《毒二娘》。本剧讲述了赵高有二子,赵千为二娘所生,赵万为三娘所生。赵高率兵征讨,行前将家事托与二娘、三娘。 -
302019-09
[ 词条 ]《下河东》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龙虎斗》《下河东》《斩呼延寿廷》。红生、武生、武旦、二净唱做打并重。含折子戏《赶驾》《龙虎斗》。事出《北宋杨家将演义》第一回。各路秦腔常演。有清代陕西三元堂刊行秦腔本,民国陕西省城南院门义兴堂书局刊行秦腔本,《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二十七集书录本,甘肃省图书馆藏清代木刻秦腔本,《甘肃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一集书录本。秦腔《下河东》剧照(王正强提供)剧情简介 赵匡胤征讨河东,元帅欧阳方私通白龙,阵前密信勾结白龙夜袭宋营,并斩大将呼延寿廷,夺走玉玺,夺权篡位。呼延凤英寻兄,被巡城的赵匡胤盘龙棍误伤打死。 -
82019-10
[ 词条 ]杨玉环
秦腔《百花亭》(京剧称《贵妃醉酒》)中人物造型。此人物见于《旧唐书?以其为主角的秦腔剧目有《百花诗》《太白醉写》等。杨玉环(719~756),唐蒲州永乐人。小名玉环,又名杨太真。杨玄琰之女。通晓音律,善于舞蹈,初为寿王妃,后为女道士,号太真。此人物在秦腔剧目中以花衫应工。在《百花亭》中的扮相为俊扮,梳古妆头。①饰演演员。龙得子(高陵娃)、随鞑子、赵杰民、陈雨农、郑香亭、马振华、王玉琴、胡雪梅等均演过这一角色。②道具。 -
82019-10
[ 词条 ]李桐轩
李桐轩(I860~1932)秦腔剧作家。陕西蒲城县人。名良才,字桐轩(同萱),号舌莲居士。清末贡生。肄业于三原宏道书院,曾加入“同盟会”。清末开始秦腔剧本的写作,有《黑世界》《鬼教育》《英雄泪》等作品传世,被人们称为“新剧界星宿”。易俗社成立后共编与60多个剧目,流传下来的有30本,其中大本戏11种,小戏19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