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秦腔
检索到 2516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杨延景
秦腔杨家将戏中人物造型。人物见于《北宋杨家将传》《杨家府演义》及元杂剧《昊天塔孟良盗骨》、明人传奇《金枪传》等。秦腔中属须生行当。①饰演演员。 -
82019-10
[ 词条 ]《血泪仇》
秦腔现代剧目。马健翎所编剧目。唱做并重戏。陕甘宁边区文协民众剧团首演。今存版本 1943年延安新华书店出版单行本,并被选入中国人民文艺丛书之一。贠宗翰饰《血泪仇》之王仁厚、任哲中饰王东才、李兆钫饰王桂花(戏曲研究院提供)艺术特色《血泪仇》创作于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的第二年,此剧在运用传统的秦腔音乐、唱腔、念白及表演等手段表现观代革命题材 -
82019-10
[ 词条 ]韵味
比如秦腔剧种的粗犷与豪放,构成它自己的独特韵味和风格,但通过不同演员的发声、吐字、运腔、用嗓技巧表现出来,则对观众形成完全不同的审美感受。 -
22019-10
[ 词条 ]赵禧
~1917)秦腔检场。甘肃武威县人。因记戏颇多,有时也顶角色上场。其技艺精湛,有放火、制作丽子和制作道具三大绝招。①放火。在《火焰驹》中,艾谦上场,一抬腿他放第一把火,一低头再放第二把火。 -
302019-09
[ 词条 ]张晓桃
张晓桃秦腔演员。女。工花旦、闺门旦、刀马旦。生于1946年己于人。陕西西安市人。10岁考入青海省军区西宁市秦剧院演员训练班,后在西宁市戏曲学校、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学习深造。得封至模、苏蕊娥亲授。 -
302019-09
[ 词条 ]永和社
甘肃秦腔班社。前身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在武威创建的富贵班。宣统二年(1910)由陕西籍须生演员李富贵联络陕西、兰州艺人,在同乡富商支持下重新组建,改名永和社。李富贵为第一任班主。 -
302019-09
[ 词条 ]脚姿
秦腔基本功。演员舞台表演中,站式的分解动作之一,即两脚所做的各种姿态。戏剧人物的一戳一站,都有其规定的姿态与造型。 -
82019-10
[ 词条 ]《闯宫抱斗》
《闯宫抱斗》秦腔传统本戏。别名《炮烙柱》《抱火柱》《抱火斗》《龙凤剑》等。含折子戏《闯宫》《抱斗》。须生、旦、净唱做并重。事出《史纪?殷本纪》《封神演义》第六回。清代咸丰年间至民国时期陕西关中、西府及甘肃各地秦腔班社常演。是高天喜、李桂芳、赵杰民、郗德育、刘金荣、董化兰、张建民、杨金声、何振中、康正绪、董化清、阎国斌、乔新贤等擅演剧目之一。今存版本现存版本有甘肃省图书馆藏苗兰亭、逯喜进口述秦腔抄录本和存抄本两套;《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二集书录本。另有河子印本、中路梆子油印本、北路梆子抄本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