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秦腔
检索到 2516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艺苑英华》
其中秦腔演员有马友仙、马蓝鱼、王玉琴、王辅生、尹良俗、员安民、贵宗汉、闯更平、阁振俗、刘其慧、刘毓中、任哲中、乔新贤、宋上华、余巧云、李夕岚、李爱琴、肖玉玲、肖若兰、陈妙华、孟遏云、杨金凤、张咏华、张彩香 -
22019-10
[ 词条 ]李锦航
其嗓音圆润委婉,行腔自然流畅,尤其唱法上,糅进民歌的发声方法,使自己的秦腔演唱显辱清新脱俗、含蓄幽静、吞吐收放分外娴雅。 -
302019-09
[ 词条 ]《玉镜台》
秦腔》第十四集书录本。本剧讲述了晋时,五胡乱华,温太真投姨丈刘琨营中从戎。刘琨赠太真玉镜台一个,欲做与女儿玉兰订婚聘礼,太真不解其意,后与表妹刘玉英结婚。 -
302019-09
[ 词条 ]《战袍缘》
有《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十四集书录本。本剧讲述了唐时,高丽边将莫离友进犯,明皇命李归仁边关镇守,并使宫女缝制战袍,以奖励将校。宫女素娥缝就战袍一身,内藏题诗一首。 -
302019-09
[ 词条 ]张银花
自幼喜爱秦腔,还弹辱一手好琵琶。后随义父张某学艺。乾隆三十六年(1771),父子常演出于军中东南两路大营,受到军士喜爱。5年后重返西安,搭入双赛班,并与张南如(三寿官)结为异姓兄弟,共同主持双赛班。 -
302019-09
[ 词条 ]延安戏剧工作委员会
1946年边区各戏剧单位编演了一批质量较高的秦腔、眉户、京剧,以及陕西道情和秧歌剧目,形成了抗曰战争以来未有的繁荣盛况。 -
82019-10
[ 词条 ]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
运用西北人民喜闻乐见的秦腔、眉户、秧歌等艺术形式,反映当时抗日根据地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战斗、生产、生活。该团艺术实力雄厚,有马健翎、张季纯、墨遗萍、黄俊耀、尚伯康等剧作家。该团创作演出了大量的秦腔现代戏,如《好男儿》《查路条》《那台刘》《一条路》《中国魂》《回关东》《三岔口》《八千马》《抓破脸》《血泪仇》《保卫和平》《官逼民反》《穷人恨》《一家人》,以及眉户剧《十二把镰刀 -
82019-10
[ 词条 ]大戏棚
清代后期和民国初期出现在西安、兰州等商业都市的营业性秦腔演出场所。随着秦腔由庙会演出开始慢慢向城市渗透,城市里出现专业班社搭建的“大戏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