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秦腔
检索到 2516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王福民
王福民(1928~1961)秦腔演员。初工花脸,后改工丑角。陕西蓝田县人。11岁入礼泉国光剧社学艺,相继在兴平仁德社、汉中天汉社、宁强三阳社、文县辅仁社搭班演戏,后加入武都分区文工团。 -
82019-10
[ 词条 ]任建清
任建清(1907~1967)秦腔演员。主工大净。甘肃甘谷县人。号“任麻子”。15岁冯月秋(腊梅)为师,先习丑,后工大净、老生。1934年购置戏箱创办“祥盛社”,自任社长,培养和造就了大批戏曲人才。 -
22019-10
[ 词条 ]陶榘
1950年以后,曾为百出以上剧目设计制景,其中秦腔《红梅岭》获陕西省第一届现代戏舞美设计一等奖;《红灯笼》获现代戏汇演设计奖;《三滴血》《雷锋》等均获陕西省首届舞台美术展览会舞台美术设计奖。 -
302019-09
[ 词条 ]大顺舞台
甘肃秦腔班社,亦称大同舞台。清宣统三年(1911)创建于平凉,社长常俊德。1926年,常俊德带部分人去庆阳,被当地“复兴里”(堂号)接收,另组班社。 -
82019-10
[ 词条 ]李(三元官)派
他所创造的唱派演技,对陇上秦腔的发展几乎影响了长达一个多世纪,至二十一世纪依然是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足见其演艺造诣之高、社会影响之大。吴占鳌同治、光绪甘肃秦腔演员。工须生。生年不详。兰州市人。三元官之高足。光绪十六年(1890)五月,由他出面牵头,联络流散于迪化的陕甘秦腔艺人,组织演出,引起商界关注并给予资助,正式成立班社,命名为“新盛班”。同年七月十五首演于红山庙会,引起轰动,为新疆创建秦腔戏班之始。陈明德清同治、光绪甘肃秦腔演员。主工大净。甘肃通渭县闭门关人。清同治、光绪年间甘肃秦腔演员,主工大净。生年不详。陇南人。先为秦腔好家(票友),后拜福庆子(张福庆)为师,进入福庆班学艺,工花脸。 -
82019-10
[ 词条 ]东城子
东城子(1895~1939)清光绪秦腔演员。工须生,兼演旦行。甘肃通渭县人。真名王进民,10岁在家乡跟班学艺,先工旦后易须生。出师后在武山搭班。 -
32019-10
[ 词条 ]安鸿印
(1900~1978)秦腔演员。工正旦。陕西西安市人。小名顺安子。13岁入金盛班学艺,拜秃子荣儿为师,初习花衫,后改工正旦。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曾与王德孝在兰州领班演出,也在兰州化俗社、新兴社搭班多年。 -
302019-09
[ 词条 ]大众班
甘肃秦腔班社。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创建于张掖,班主王兴志,因以王氏家族为主体,故又称王家老班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