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0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秦腔史瑰》
秦腔史专著。杨志烈著。1982年10月陕西省艺术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市文化局印行。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记述了清代秦腔由陕西传入新疆的社会历史背景及途径;第二部分记述了新疆第一个秦腔班社——新盛班的发展演变历程。 -
82019-10
[ 词条 ]《大将王翦》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成全民编剧。小生、武生、武旦唱做打并重。1987年陕西省铜川市人民剧团首演。本剧讲述了秦楚交战,李信兵败,赢政启用已返故里的老将王翦。王翦统兵60万与_峙,驻扎盘龙练兵待战。赢政见王翦三年按兵不动,遂起疑心,加之佞臣赵高等作梗,华阳公主为报私仇,带兵杀死王翦家族千口。国事家仇使王翦进退两难,后饮痛灭楚,回朝拒封而亡。 -
82019-10
[ 词条 ]赵福海
赵福海(1887~1962)秦腔演员。工净,擅演二花脸。甘肃陇西县人。原名玉德。12岁入忠义社学艺,师承耿忠义。先后在甘肃育云社、文化社、福利社、靖远剧社搭班唱戏。1955年调入甘肃省戏曲艺术研究会。为人秉性强焊,不畏强暴,曾因兵匪调戏女演员,打伤若干兵匪而被拘捕,备受苦刑,终未屈服。擅演剧目有《马踏五营》《大雪山》《破渑池》等。口述秦腔剧目130余本,绘制耿派脸谱150帧。为1954年甘肃省第二届人民大会代表。 -
82019-10
[ 词条 ]《千古一帝》
新编大型秦腔历史剧。别名《千古帝业》。朱学、毋致1983年创作,共两部。小生、正旦、大净唱做戏。事出《史记秦本纪》。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首演。1985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刊行本。此剧在运用传统的音乐、唱腔、念白、行当、脸谱、化妆、服饰及表演等手段方面做出了大胆尝试,富于创新。剧情简介第一部演述公元前238年,秦王臝政加冕亲政后,力图富国强兵,统一华夏。他以超人的气概,纳讽谏,容谩辱,乃至舍弃宠妃魏姬,启用仇臣尉缭,在秦国境内,断然采取了包括释放大批奴隶在内的改制变法行动。然而秦王改制却激起了内外保守割据势力的强烈反抗。以秦王生母庄襄太后、胞弟长安君、嬖臣长信侯等为首的贵族奴隶主集团,和以刘代从约长为首的六国割据势力,互相勾结,内外策应,陆续爆发了成矫屯留兵变,嫪毐咸阳造反,六国兵会函关讨伐秦王的反改制、反变法、反统一的烽烟战火。秦王嬴政,面对种种复杂严酷的形势,既有英明的决断,卓越的胆识,也有私情的胁迫,暴戾的杀虐……但最终还是以他非凡的雄才大略,赢得了千万奴隶将士的支持拥戴,平息了王亲贵族的反扑叛乱,囚禁了姑息养奸的生母太后,粉碎了割据势力的阴谋诡计,并亲统大军,东出函关,拉开了惊心动魄的十年统一战争的序幕。为了激励军心,表彰战功,秦王发出了“骊山下塑尊容与世长存”的宏大夙愿。于是,骊山脚下的始皇陵侧便出现了“秦始皇兵马俑”的奇迹。第二部演绎的是秦王嬴政东进常山,阵前中箭。质臣燕丹借机杀子进医,并献爱妻姬楚于赢,盗兵符印信逃出咸阳,主盟六国,联合抗秦。秦王赦免十万赵国降卒,以图再进中原,却屡遭溃败。后洞悉识奸,摧垮了燕丹“六国联盟”,横扫诸侯,四海臣服,完成统一中华的千古帝业。李东桥饰《千古一帝》之秦王嬴政(戏曲研究院提供)演出情况此剧于1984年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首演。特邀历史顾问林剑鸣、袁仲一。导演寇治德、胡正友、谢欣。作曲肖炳、吴复兴。舞台美术设计安华(特邀)、戴战友。李东桥饰秦王,卫保善饰黑剑,熊东林饰尉缭,郝彩凤饰太后,蔡志诚饰刘代,胡屯胜饰成矫,王玉玲、白岳彦饰魏姬,李九龙、李兴饰嫪毐,王欣仓饰安寿。1985年参加全国戏曲观摩演出,获演出一等奖,编剧二等奖,导演一等奖,作曲一等奖,舞台美术设计一等奖,主演一等奖,配演一等奖(二人)、二等奖(一人)及演奏奖、制作奖等H项奖。该剧作为“振兴秦腔,振兴剧院”的第一个创作剧目,又在全国调演中获重大成功,被列为陕西省1985年十大新闻之一。艺术特色《千古一帝》可以说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秦腔艺术上做出较大创新的代表作。从舞台调度到表、导、演处理,打破传统戏曲程式和时空制约,运用多元化手法进行新的探索,如秦王统兵出关,军中突然谣言四起,顿时将秦王一颗胜券在握的决胜之心,推入真伪难辨、无法决断的矛盾旋涡之中。此处导演采用了“以形代唱”的手法,特意设计了一组威武激越、挥洒大度、能表现秦王矛盾心理和敏智而又暴烈性格的舞蹈身段,又调动在场将士随着秦王情绪动作的变化紧密呼应,做出有指向性的场面调动;同时以符合规定情境的音乐、灯光、音响效果予以烘托,形象而鲜明地渲染了秦王此时的情感波澜。秦王扮相也一?女传统净行为俊扮,以小生行当树立起正面角色形象;唱腔也进行了大胆创新,乐队做出了配器;一改传统秦腔服饰,参照越剧服装重设计,重新制作,音乐、布景、灯光、效果都为烘托剧情、塑造人物、美化舞台服务。 -
82019-10
[ 词条 ]《太和城》
《太和城》秦腔传统本戏。又称《太湖城》《收殷夫人》《要离刺庆忌》《五雷碗》等。前部以须生、小生唱工为主,后部以大净、须生做工为主。含折子戏《刺庆忌》《五雷碗》。事出《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四、七十五、七十六回,明杨慎有《太和城》杂剧。甘肃、陕西均盛行。陈德胜、张福庆、李炳南、常俊德、王庚寅、赵福海、耿忠义、秦鸿德等代表剧目之一。现有四个版本存世,包括上党梆子、中路梆子等。分别为甘肃省图书馆藏曹洪有口述秦腔抄录本,甘肃省靖远清嘉庆古钟有铸目,《陕西省传统剧目汇编汉调桄桄》第一集收录本,河北省艺术研究所藏张富贵口述河北梆子抄录本,山西省戏剧研究所藏上党梆子、中路梆子抄录本。本剧讲述了太和城守将庆忌谋反,吴王姬光命孙武子往剿。要离献策,愿以断臂苦肉之计刺杀庆忌。庆忌果然不疑,乃胜。庆忌被刺后,庆忌妻殷夫人举兵报仇,也被孙武子以五雷碗收复。甘肃百通影视发展有限公司录制有甘肃省西和县秦剧团的全剧音像光碟并出版发行。甘肃省艺术学校教师王镇江饰《太和城》之孙武子(王正强提供) -
82019-10
[ 词条 ]李长青
李长青(1885~1958)秦腔演员。工净、丑。陕西人。1924年从甘肃至银川,加入孙广干光盛班。1935年参加宁夏觉民学社,系该社创始人之一,并任教练和主要演员。1940年另组化民剧团,在吴忠、中卫一带演出。1947年重回觉民学社,除演出外,主要从事剧本的挖掘与整理。1949年后加入银川剧院,继续从事演出并担任学员班教练。他戏路宽,秦腔、眉户、道情无所不通。尤擅扮演判官,先后塑造过各种不同的判官形象,并在化妆、服饰、神态、动作各有特色,故有“活判官”之誉。 -
82019-10
[ 词条 ]裴朝通
裴朝通(1875~1944)秦腔演员。工净。青海乐都人。艺名裴绍。青年时在甘、青、新搭班。1928年在甘肃高台县演戏中误伤人命而逃往敦煌六和班落户。武功深厚,《偷鸡》中拿着大顶夹鸡、掏鸡、抓鸡和“吊毛辫”;《千秋剑》中以脚代手,掮扇、饮酒,均为人们所称道。他的脸谱堪称一绝,王彦章额面青蛙之口,可随面部肌肉活动时张时合,张牙舞爪;方腊额面之蜡烛,也能时明时灭。他一生能戏很多,擅演剧目有《破宁国》。《开宗图》《取洛阳》等。 -
82019-10
[ 词条 ]《伍奢骂殿》
《伍奢骂殿》甘肃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老生、须生念做戏。事出《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现存版本有甘肃省图书馆藏的鲁生活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楚平王父纳子妻,事泄,平王欲斩太子,伍奢保赦,往陈国习礼。后又遣兵追回,欲杀之。伍奢放走太子,上殿怒斥平王,平王怒,欲斩,费无极进谏平王,逼令伍奢修书调伍尚、伍员二子回京后一同斩之。伍奢信含隐语,派人往送,平王复遣大将武成黑往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