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1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葫芦峪》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胭粉计》《六出祁山》《上方谷》。须生、净唱做戏。含折子戏《司马拜台》。事出《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三園。各路秦腔常演。王文鹏、刘易平、杨改民、文汉臣、薛志秀代表剧目之一。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魏甲合口述秦腔抄录本;甘肃省靖远清嘉庆言钟有铸目。本剧讲述了诸葛亮六出祁山,欲与司马父子决一胜负。司马懿坚守不出者葛亮赠以凤冠霞帔,令其穿戴以辱之,司马懿居然穿戴拜合。亮又在葫芦峪设火攻之计诱懿就擒,天降雨,懿脱逃。亮因此而呕血。遂在后帐祭灯,求上苍延寿一纪。魏延进帐扇灭命灯,亮叹命该如此,于五丈原托印后而亡。代表唱段中《司马拜台》一场诸葛亮(须生)所唱[欢音尖板]转[慢板][二六板]唱腔较著名。唱词为:有山人领人马神鬼难猜,把六甲和六丁任意安排。恨马谡失街亭一场大败,又多亏赵子龙单枪杀来。在西城曾弄险将亮吓坏,那时节赵子龙领兵前来。有张苞和关兴追杀一阵,直杀得司马贼滚汤扑崖。天水关收姜维亮心甚爱,我弟子姜伯约文武全才,曹丕王听一言他心不爱,打战表他要夺吾主龙台。命天保下战表他家营寨,却怎么日过午未见回来。宝帐里低下头仔细暗猜,司马懿他必然要把人差。将足衣和凤冠桌面稳摆,我看他魏营里何人前来。2004年甘肃百通影视发展有限公司录制兰州市秦剧团薛志秀主演的全剧光碟并出版发行。兰州市秦剧团演出《葫芦峪拜台》剧照(孟云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杨新莲
杨新莲(1943~ )秦腔演员。女。工花旦、青衣,兼演武旦。新疆乌鲁木齐市人。10岁入当地新中舞台学戏,受楼英杰、刘玉华、雷新兰等人指教,后又得王天民亲传。1959年毕业汇报演出,以《断桥》之白素贞而赢辱声誉。后进乌鲁木齐市秦剧团并曾任副团长。唱腔奔放,感情逼真,善于扮饰悲剧角色和文武兼备女性。擅演剧目有《白玉楼》《断桥》《玉蝉泪》《铡美案》《红灯照》《杨八姐盗刀》《银屏挂帅》《三请樊梨花》等,尤以《白玉楼》之白玉楼最为享名。另在现代戏《杜醇山》《海港》《红灯记》《铁流战士》《寻找幸福的人》《雪浪花》中担当主演。系中国戏居喙协会会员。 -
302019-09
[ 词条 ]《打南藏》
西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须生、净唱做武打并重。甘肃省图书馆藏有丁希贵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清康熙时,八凯专权,与驸马吴彦龙不和,借马三保进京火烧钟鼓楼,诬舅谋反杀之。吴子红花奉母命去云南搬兵报仇。吴三桂遣马三保率兵反清,清将赵良栋不敌,调西宁总镇王进宝率大将荣元往援,两军大战于南藏口,后赵允将八凯送交两军方罢战言和。 -
302019-09
[ 词条 ]冯秀英
冯秀英(1944~1970)秦腔演员。工小旦。1956年入银川剧团。常演剧目有《白蛇传》《刘三姐》《西吉滩》《朝阳沟》等,尤以《朝阳沟》之王银环享誉。 -
302019-09
[ 词条 ]荆永福
荆永福(1903-1966)秦腔鼓师。陕西西安市人。出身于音乐世家。从小同其弟荆生彦从父荆贵荃学艺。吹拉弹唱,无所不通,尤对秦腔鼓板技艺掌握精透,人称“鼓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加入西安正俗社,为李正敏伴奏,对“敏腔”的创造与形成及其发展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打鼓技术丰富多变,技艺娴熟,功力十分深厚,并能根据演员的演唱特点,不断变换鼓点的敲击,与板胡演奏紧密配合,形成自己的风格。1953年与其弟荆生彦同调西北戏曲研究院任教,并在许多新编剧目中执鼓。吸收学习一些兄弟剧种的锣鼓经,尤其是京剧武戏的长处,提高技艺水平。1959年与弟子马凌元、慕家璧含著《秦腔打击音乐》一书,收录各类秦腔锣鼓谱230多种,成为秦腔音乐中最早的一部锣鼓经专著。 -
302019-09
[ 词条 ]刘玉琴
刘玉琴(1942~ )秦腔演员。女。主工花旦,兼演小旦。陕西西安市人。11岁考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猛进剧团科班学艺,曾得王天民、宋上华、肖若兰以及杨作汉等名家教诲。以表演细腻、嗓音甜绵而享名,有“新疆第一秦腔花旦”之誉。擅演剧目有《夺锦楼》《火焰驹》《三滴血》《貂蝉》《丫鬟断案》《织女牛郎》《莲花仙子》等,尤以所饰《三滴血》之贾莲香、《柜中缘》之许翠莲、《火焰驹》之芸香、《杀狗劝妻》之焦氏等角最享盛名。 -
302019-09
[ 词条 ]侯应西
侯应西(1905~1966)秦腔鼓师。陕西蓝田县人。曾上3年私塾,后进剧团学习武乐,手锣、铙钹、钩锣、梆子、鼓板,无一不通。后又学拉板胡。3年后成为能敲能拉的多面手,开始在蓝田、长安等地班社从艺操鼓。1952年进西安正俗社,除参加日常演出外,还承担教学工作。1955年,正俗社被铜川剧团接收,又任该团音乐队长兼司鼓。由他包本演出的传统戏有40多本(折),工余带徒授艺,常维怀、谢文海、侯振龙等后起之秀,皆经他的指教而独当一面。1963年因该团与渭南地区秦腔四团合并,被精简下放。 -
302019-09
[ 词条 ]长顺班
陕西秦腔班社。1916年,宝鸡县甘峪乡温安正在贾德义戏班基础上创办,自任箱主兼领班,亦是该班主要须生演员。其他演员还有须生李锐、温金邦、温三元等;旦角德宝、韩毓华、赵仲英、温安顺等;净角温金环、温平静、温玉堂及丑角尤虎儿等。常演剧目有《牛头山》〈蛟龙驹》《三娘教子》《月光带》《太和城》《八义图》等150余出。主要活动于陕西西府、甘肃天水一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甘峪乡接管为乡办业余剧团。“文化大革命”中被迫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