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1 条相关资源
-
32019-10
[ 词条 ]孙玉华
(1917~1972)秦腔且角演员、导演。陕西西安市人。小名宝弟,别名伯明。11岁入蒲城县维新社学艺。1932年在西安以一出《五典坡》而红极一时。曾任蒲城县剧团副团长、蒲城县演员训练班副主任等职。他做工平常,唯独唱腔最为赢人。1956年从事导演工作后,排导《屯土山》《六月雪》《关汉卿》《三滴血》以及现代戏《兄弟俩》《小二黑结婚》等20多出。 -
32019-10
[ 词条 ]赵桂中
(1916~ )秦腔演员。主攻正旦、小旦,兼演须生。陕西宝鸡人。小名麻娃。10岁起随父跟班学艺,天资聪明。幼年以《藏舟》之胡凤莲、《游西湖》之李慧娘而名噪一时。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正当风华正茂,加入天水鸿盛社,由于各种行当集于一身,生、旦、净、丑无所不通,在陇南天水盛名颇高。演《闯宫抱斗》,前饰梅伯,后演姜后;《过玄关》中既演孙膑,又演灵官。尤其《游西湖》中李慧娘的吹火,技艺堪称一绝,一次能吹30多口,不仅动作利落干净,火彩还变化无穷。中年后又工须生,由于嗓音清亮,功夫全面,表演上扎实干练,技法纯熟,带子功、吹火功、跳鬼架等都能得心应手,实为鸿盛社之一代台柱。后调至清水县秦剧团并任团长。擅演旦角戏中《藏舟》之胡凤莲、《皇姑打朝》之皇姑、《桑园会》之秋胡妻、《白玉楼》之白玉楼、《游西湖》之李慧娘、《大祭桩》之黄桂英等;须生戏有《醉写》之李白、《五典坡》之薛平贵、《太湖城》之孙武、《调寇》之寇准、《黄河阵》之闻太师等。晚年还撰写戏剧文章,为戏曲史提供大量资料。 -
32019-10
[ 词条 ]李正敏
(1915~1973)秦腔旦角演员。陕西西安市人。字艺华,学名正堂。幼年当过学徒,12岁入西安正俗社,受业于高登岳、党甘亭等。初涉艺道,天资欠佳,首次登台演出《审余宽》,竟忘了台词,遭师傅严责。从此,发奋苦学,很快学会十多出戏,成为该社台柱。后脱离正俗社,创立正艺社,自任社长。1935年,上海百代公司为其灌制《探窑》《赶坡》《走雪》《血泪鸳鸯传》《断桥》《黛玉葬花》《游园》《二度梅》等唱片,更是名重一时,并得“秦腔正宗”之誉。每次演出观众爆满,其唱腔被观众誉为“敏腔”,以至成立“敏腔研究会”,尊其为“敏派”。1948年,因战事剧社难以维持,将剧社转让后自己搭班演戏。1949年6月,加入第一野战军政治部宣传队第二队,后又任朝邑剧团团长。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汇演后,调西北戏曲研究院,先后任演员训练班主任、二团团长。他尤富革新精神,最擅于“以情生腔”,同样一个[二六板],用在不同的戏里,便有不同的异趣。《探窑》之“老娘不必泪纷纷”,看似全系“和平中正”之音,却很有宝钏向母亲述说、解释、宽慰的口语化特点;而《河湾洗衣》却缀上冗长的拖腔,使其以[慢板]的抒情,表达了田赛花哭祭亡灵和思母怜父的一腔悲伤情怀;他还创造了“依字归韵、腔随韵转”的范例,既净化了唱腔,又丰富了韵味;最具特色的是他“断点头”的演唱方法,即以连续叠唱某字或倒装重复某词的扩充手法,来强调唱词重要筋节,刻画少女若吞若吐的羞涩情状。尤其与鼓师、琴师的默契合作,使演唱达到珠联璧合的境界。 -
32019-10
[ 词条 ]曹洪有
(1886~1972)秦腔旦角演员。陕西南郑县人。因他腹戏颇多,人称“戏母子”。12岁入汉中民鸿班学艺。1929年至甘肃康县侯家班搭班,不久为该班领班长。1956年春,在武都地区戏曲调演中,以70岁高龄主演《打路》老旦获嘉奖。后应甘肃省戏曲艺术研究室约聘,参与挖掘秦腔传统剧本事宜。前后15年,口述传统戏300多本,其中经整理收入《秦腔传统剧目汇编》的有《铜铃记》《黄巢中元》等27本。 -
32019-10
[ 词条 ]白菜心儿
(生卒年不详)清光绪中期秦腔演员。清光绪中期秦腔演员。工正旦。陕西西安人。登场则稳健端庄,谨慎将事。擅演《坟茔放饭》《寒宫观表》《姜后抱斗》《裙边扫雪》和《白叮本》《黑叮本》等戏。 -
32019-10
[ 词条 ]二宝儿
(生卒年不详)清光绪中期秦腔演员。工正旦。唱做特别精湛,开口如翠柳黄鹂,咽泪球蝉。代表剧目有《压发》《断桥》《放饭》《采桑》《祭粧》《降妖》等,擅演冯娘子、田夫人等。 -
32019-10
[ 词条 ]梁箴
(生卒年不详)清光绪时期秦腔演员。工青衣。俗名船户娃。陕西西安市人。以唱工驰名,而且唱词愈多,嗓音愈健。辛亥革命后,在榛苓社任教。擅演剧目有《断桥亭》《裙边扫雪》《观表章》《剪红灯》《铁角坟》《三娘教子》《铡美案》《清风亭》等。王绍猷赞其为“老蚌泣珠,声震层峦,惊心动魄,见重时贤”。何振中、武振华等得其真传。 -
32019-10
[ 词条 ]龙得子
(生卒年不详)秦腔旦角演员。工花衫,兼长青衣。人称高陵娃。清光绪中叶就驰名渭北。唱腔优雅清扬,光绪中期为秦中第一。擅演剧目有《药毒二娘》《阴阳河》《翠屏山》《黄河阵》《杀妲己》《合凤裙》《梅龙镇》等。王绍猷赞其演技“不温不火,优越传奇,面如红莲,风格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