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69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聚义社
聚义社亦称“高家班”。甘肃秦腔班社。1934年成立于陕西陇县,次年流动演出于甘肃而落脚平凉。社长张鸣山,主要演员有秦鸿德、高希中、牛利民、刘易平、李可易、段玉喜、王毓华、华启民、付荣启、苟义民、何振中、郭治秦、张新华等。常演剧目有《青梅传》《双明珠》《鱼水缘》《三滴血》《忠义侠》《洪羊略》《荆柯刺秦》《大报仇》《白蛇传》《玉堂春》《苟家滩》等。曾办两期科班,培训两批学员,优秀者如邵学义、王义国、王毓华等。1946年到固原演出时,被国民党十七军新二师六团强行收编,组建为精诚剧团随军演出。 -
82019-10
[ 词条 ]《牛郎织女》
中路、西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天河配》《七月七》《鹊桥会》。小生、小旦唱做工并重。事出《荆楚岁时记》。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甘肃传统剧目整理改编汇集》刊行金戈、张铭文、王金奎改编秦腔本和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李长青口述秦腔抄录本,另有山东梆子本、中路梆子抄录本和蒲州梆子抄录本等。本剧讲述了牛郎与兄分家,仅得一头老牛。该牛乃金牛星下界,教牛郎往天河窃取织女衣裳,与之成婚。二人男耕女织生子、女各一。数年后,王母召织女返回天界,牛郎携子女追之,被天河所阻。王母许二人七夕相会,届期百鸟搭成鹊桥使二人叙别。 -
82019-10
[ 词条 ]严森林
严森林(1946- )秦腔剧作家、评论家、编剧。兰州市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剧本创作和戏剧评论。曾任兰州市文化局艺术处处长、兰州市秦剧团团长。所创作的大型戏曲作品有秦腔敦煌壁画故事剧《葺宝记》《喜狗娃烂漫曲》《柳树林风情》,舞剧《秦大河》,科幻童话剧《企鹅号》等;另有各类小戏、小品《春雷》《老俩口与仙鹤》《莫高?后人》等20余部。其中《喜狗娃烂漫曲》获甘肃省文联剧本创新奖并进京演出,《茸宝记》获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剧本创作一等奖等,《老两口与仙鹤》获甘肃省小戏小品调演创作一等奖。所创作和撰写的散文、报告文学、戏剧影视评论总计字数已逾60余万,影响较大的有《从理论实践情感上支持新戏曲创作》《〈大梦敦煌〉的五个验证》等。系甘肃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
82019-10
[ 词条 ]文化社
甘肃秦腔班社。1937年文汉臣在原共和社和云育社基础上创建于兰州。负责人先后有文汉臣、魏永斋、耿忠义、岳钟华、张砚芳、张玉书等。剧社演职人员一般在40人左右,最多时达80余名。主要演员有:文汉臣、郗德育(麻子红)、岳钟华、田德年(花脸)、刘全禄(红净)、刘金荣(须生)、党玉亭(须生)、傅荣启(旦角)、王晓玲(女,九龄童,旦)、肖正蕙(文武花旦)、黄致中(须生)、孔新晟(须生)、王义民、楼英杰(旦)、杨汝霖、吴德育、王定秦(丑角)、关雪亭(青衣)、周正俗(须生)、吴俊卿(须生)、袁天霖(大花脸)、魏牡丹(女,旦)、牛利民(小生兼须生)、韩玉兰(女,旦)、杨金民(花脸)、王兰玉(女,旦)等。此外,尚有花脸赵福海、杨全民、苗兰亭,以及坤伶李屏卿等新秀。主要上演剧目有《五典坡》《考文》《反延安》《下南唐》《白玉楼》《宇宙锋》《玉堂春》《六部大审》《哭秦廷》《走雪》《太和城》《破洪州》《祭灵》《烙碗计》《出裳邑》《八件衣》《潞安州》《古城会》《金沙滩》《出五关》《游西湖》《八仙阵》《黄河阵》《铡丁勇》《杀楼》《富贵图》及连台本戏《岳飞传》《狸猫换太子》《包公案》《七侠五义》《封神演义》等百余出。是兰州秦腔班社中阵容强大、组织严密、管理较好的一个大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度与福利社合并,改名为文化福利社,于海如任社长。1953年民主选举牛利民、张砚芳任正副社长,排演了一批现代剧目。1955年与新光剧社合并,改名为文光剧社。1959年转国营后,组建为兰州市秦剧团。 -
82019-10
[ 词条 ]《巴里西烧瓷》
秦腔小戏。孙仁玉编剧。西装做工戏,重于表演。陕西易俗社首演。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有抄录本。本剧讲述了法兰西人巴里西,醉心烧瓷。家财耗尽,又毁家具。其妻、子极力阻拦,哭闹不休。正在纠纷难解之时,新瓷器烧成,全家皆大欢喜。 -
82019-10
[ 词条 ]《晴雯撕扇》
秦腔小戏。小生、花旦唱做戏。事出《红楼梦》第三十、三十一回。陕西易俗社首演。刘迪民演出代表作。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有抄录本。本剧讲述了贾宝玉侍婢晴雯,因不慎摔断宝玉折扇,宝玉讥之。晴雯性刚,怒目反噬。袭人解劝,晴雯又冷讽之。一日,宝玉醉归,误t白晴雯,晴乃负气,宝玉笑为宽解,并使撕折扇,惹其一笑。 -
82019-10
[ 词条 ]鸣盛社
陕西秦腔班社。1933年由耀县常程发创办。多在本县瑶曲、柳林、石柱、同官一带活动。主要演员有何世奎(兼社长,人称大何)、何世荣(二何)、杨麻子、范青槐、邢世海、傅文民、崔景民、潘云鸿等。演出剧目有《烙碗计》《卖画劈门》《五典坡》《草坡面理》《黑叮本》《打金枝》《六郎追车》《放饭》等。1939年瑶曲解放,政府曾给予资助,排演过《血泪仇》《兄妹开荒》等现代戏。1947年解散。 -
82019-10
[ 词条 ]《黛玉葬花》
秦腔小戏。别名《惜花记》。小旦唱做戏。事出《红楼梦》第二十六、二十七回。陕西易俗社首演。陕西刘箴俗演出代表作。1921年赴武汉演出,以此戏获“南欧”“北梅”“西刘”之誉。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抄录本。本剧讲述了林黛玉往访贾宝玉,丫鬟误拒门外,黛玉疑宝玉薄己,伤感不已。遂在园中作葬花诗。刘箴俗饰演《黛玉葬花》之林黛玉(易俗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