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秦腔
检索到 2517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二度梅》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杏元和番》《和番祭梅》等。生、旦唱做并重。含折子戏《重台》《落花国》《渔舟记》《花亭相会》。事出《二度玉蟹记全传》、清天花主人《二度梅传》、清人石琰《两度梅》等。各路秦腔常演。今存版本 现有多种版本存世,有甘肃省图书馆藏清代澍德堂秦腔梓行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口述秦腔抄录本。 -
302019-09
[ 词条 ]诸葛亮吊孝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柴桑口》《江东计》《孔明哭周瑜》。须生唱做并重。事出《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各路秦腔常演。现有多种版本存世,有甘肃省图书馆藏冯大鹏口述秦腔《柴桑关》抄录本。 -
92020-01
[ 词条 ]杨智
剧作有眉户《十字坡前》《开锁记》《认亲记》等,秦腔《十里亭》《海瑞驯“虎”》(与人合作)《鲍三娘》《三满意》,以及秦腔广播剧《田嫂》《常后悔追女婿》等。 -
172019-10
[ 词条 ]火彩
秦腔传统演出中的舞台效果的一种,主要用火焰制造舞台效果。火彩以松香为原料,研成粉末,通过道具进行各种造型。秦腔剧目中神话戏甚多,演出时火彩用得最多,花色也最繁盛,有火门、二龙戏珠、二龙出水、二龙入水、朝天一炷香、顺风火、串串珠、金蛇盘顶、过梁、盖头火、顺地溜、天接地、金钱吊葫芦等十种以上。 -
82019-10
[ 词条 ]流水空场
秦腔唢呐曲牌。有“带帽”和“不带帽”两种。“带帽”者即在起板[五锤]击乐之后、正曲之前,加奏一段慢起渐快、旋律低回的乐段,故称[慢流水空场]或[大空场][空场带帽]等。秦腔《铡美案》一剧中包拯闻听陈世美过府时有奏。“不带帽”者即用[三锤]领起直接吹奏正曲,主要用于接旨、迎宾以及元帅升帐、阅兵等气氛热烈场面。 -
32019-10
[ 词条 ]吕月兰
(1933~)秦腔演员。女。主工正旦,兼演小旦、老旦。陕西西安市人。艺名吕晓玲。11岁入咸阳益民学社学艺,师从索步林。先后在陕西白水剧团、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六军部宣传队、六军十六师政治部红星剧团、新疆兵团农五师政治部红星剧团、西安市秦腔二团任演员。 -
82019-10
[ 词条 ]《宫之奇》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袁多寿编剧。须生、正旦、小生、丑角唱做戏。事出《左传僖五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首演。本剧讲述了晋献公时,虞、虢缔结两国之好。 -
82019-10
[ 词条 ]《伐西岐》
《伐西岐》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殷洪记》《苏护归周》等。生、净武打表演为主。事出《封神演义》第三十四回。清末民初甘肃南路、西路秦腔却王社常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