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秦腔名角
检索到 2517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韵味
比如秦腔剧种的粗犷与豪放,构成它自己的独特韵味和风格,但通过不同演员的发声、吐字、运腔、用嗓技巧表现出来,则对观众形成完全不同的审美感受。 -
22019-10
[ 词条 ]赵禧
~1917)秦腔检场。甘肃武威县人。因记戏颇多,有时也顶角色上场。其技艺精湛,有放火、制作丽子和制作道具三大绝招。①放火。在《火焰驹》中,艾谦上场,一抬腿他放第一把火,一低头再放第二把火。 -
302019-09
[ 词条 ]张晓桃
张晓桃秦腔演员。女。工花旦、闺门旦、刀马旦。生于1946年己于人。陕西西安市人。10岁考入青海省军区西宁市秦剧院演员训练班,后在西宁市戏曲学校、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学习深造。得封至模、苏蕊娥亲授。 -
302019-09
[ 词条 ]永和社
甘肃秦腔班社。前身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在武威创建的富贵班。宣统二年(1910)由陕西籍须生演员李富贵联络陕西、兰州艺人,在同乡富商支持下重新组建,改名永和社。李富贵为第一任班主。 -
302019-09
[ 词条 ]脚姿
秦腔基本功。演员舞台表演中,站式的分解动作之一,即两脚所做的各种姿态。戏剧人物的一戳一站,都有其规定的姿态与造型。 -
82019-10
[ 词条 ]《闯宫抱斗》
《闯宫抱斗》秦腔传统本戏。别名《炮烙柱》《抱火柱》《抱火斗》《龙凤剑》等。含折子戏《闯宫》《抱斗》。须生、旦、净唱做并重。事出《史纪?殷本纪》《封神演义》第六回。清代咸丰年间至民国时期陕西关中、西府及甘肃各地秦腔班社常演。是高天喜、李桂芳、赵杰民、郗德育、刘金荣、董化兰、张建民、杨金声、何振中、康正绪、董化清、阎国斌、乔新贤等擅演剧目之一。今存版本现存版本有甘肃省图书馆藏苗兰亭、逯喜进口述秦腔抄录本和存抄本两套;《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二集书录本。另有河子印本、中路梆子油印本、北路梆子抄本等。 -
302019-09
[ 词条 ]四大班长
在庆阳已故秦腔演员中,成就最大、声誉最高者为杨改民、白忠孝、常俊德、任国栋四人,广大观众尊称他们为庆阳“四大班长”,又称为“梨园四杰”。“四大班长”的艺术活动跨越两个时代,1949年前曾活跃于民间戏班,颇具盛名,是董志塬秦腔表演群体的中坚,为董志塬秦腔风格和艺术特色的形成做出了杰出贡献。其艺术功底厚实,做工细腻,还善于创新,能以慧眼看准汉调二黄做功细腻、大方浑厚之优长,努力融合在自己的表演之中;革除了秦腔古老唱腔中的生、硬、板的拖腔,创造了许多技巧独特、婉转动听的唱段,嗓音条件好,悠扬悦耳 -
82019-10
[ 词条 ]黎廷刚
与人合作写有独幕话剧《毕业新歌》《应受尊敬的人》《杏子黄了》《暖泉》《新来的部长》和秦腔《钟馗择婿》。其中《应受尊敬的人》《杏子黄了》《暖泉》《新来的部长》和《钟馗择婿》,均获省级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