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1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牖民学社
陕西秦腔学社。1931年蒲城县驻军在西安榛苓社基础上建立。特邀西安名丑苏牖民领班。聘李振声、何振中、车百亭、孟遏云,颜春苓、杜干秦、王义民等做教练和主演,招收三班学员。甲班驻西安、乙班驻大荔、丙班驻武功。甲班以售票演出为主,乙、丙两班以演神会戏为主。并教出尚恒志、惠居民,贵安民等一批新角。后三班合并,改称第八区抗建剧团,又被国民党部队收纳改为第一军剧团。1945年交回大荔,不久解散。 -
82019-10
[ 词条 ]《关中书院》
秦腔连台本戏,共两本。范紫东所编。正生、须生唱做工戏。事见李孟符《春冰室野乘》。陕西易俗社首演。有陕西人民出版社刊行《范紫东秦腔剧本选》书录本和《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十五集书录本。本剧讲述了岳宗武、牛鉴同在关中书院肄业,得灶夫周可传助银,赴京应试。牛因替奸相穆彰阿之子作文,得点翰林,任河南巡抚。岳宗武中进士,任江苏宝山知县,并接周可传至府同享荣华。时,林则徐因禁烟与英国起战事,穆彰阿屈膝投敌。牛鉴出任两江总督,贪图名利,丧权辱国,使战事失败,林则徐被治罪。战事结束,岳宗武升迁道员,牛鉴被革职,解京伏法。 -
32019-10
[ 词条 ]李正华
(1923~1999)秦腔旦角演员。工青衣、老旦。陕西西安市人。12岁从事戏曲活动,后到西安三意社。唱腔节奏稳健,旋律性强,韵味在《岳母刺字》的唱腔中,还将眉户曲调“苍龙哭海”的旋律音调糅于其中,丰富了人物的思想感情。擅演剧目有《黄花岗》《压发》等。 -
82019-10
[ 词条 ]周元鼎
周元鼎(生卒年不详)清乾隆时期戏曲作家。陕西三原县人。字象九,号勉斋。为乾隆辛卯(1771)进士,历任兵部郎中、翰林等职。工琴善弈,精篆刻。中年病聋,弃官归里。热心于地方戏曲,与当地木偶、皮影、乱弹艺人常有来往,在皮影戏班操琴击鼓20多年,有著作《影戏考》及剧本《杨孝子传》传世。 -
82019-10
[ 词条 ]《山河破碎》
封至模所编剧目。生、旦、净、丑行当齐全之唱念做打并重戏。事出《续资通鉴》卷九十五。陕西易俗社演出本。现存版本有中国戏剧出版社刊行《易俗社秦腔本选》书录本和《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二十九集书录本。本剧讲述了北宋徽宗时,方腊起义,韩世忠往征有功,被封为承节郎,并偶遇梁红玉结成婚姻。时金兵南下,直逼汴京,徽、钦二帝被俘。高宗南渡继位后,又被逼禅位于太子明受。韩世忠、梁红玉遵太后密诏,举义勤王,杀奸臣、扶高宗复位。金兵再犯,韩、梁合力奋战大败兀术。黄执中饰《山河破碎》之李师师(易俗社提供) -
82019-10
[ 词条 ]孙家班
甘肃秦腔班社。1929年崇信县柏树乡孙富魁创建于灵台县,两年后带回原籍,与平凉陈作福、荆有祥合资扩建,改名三胜班。1933年,陈、荆二人退出,故名孙家班。因箱具破烂,当地群众多戏称为“孙烂片戏班”。1946年后,先后被国民党一二〇军十一团办的铁血剧团和国民党骑二旅办的秦光剧团抢走一批演员,勉强维持到1949年解散。孙富魁酷爱戏曲,更爱演员,戏班无论亏盈,从不减演员薪水,戏班封箱后,还给无家可归的演员提供食宿。所以,慕名前来搭班的演员很多,如余庆民、鱼得水、荆有祥、陈作福、王化民、祁文彩、张明义、张成位、刘汉玉、李发民、马文采、魏进芳、韩文华、吴新民、冯德海等人,都曾在该班演过戏。 -
32019-10
[ 词条 ]平安儿
(生卒年不详)清光绪时期秦腔演员。工正旦,兼演花衫。陕西蒲城人。光绪初年习同州梆子,擅演剧目有《崔子試齐君》《乌龙院》《审录》《捡柴》《孟姜女》《李亚仙》《挂画》《打路》《曰月图》《红灯记》等。王绍猷作诗赞曰:“雨后春笋,风前梨花,清柔流丽,疾2到家。” -
32019-10
[ 词条 ]齐娃子
(生卒年不详)清光绪中期秦腔演员。主工正旦、青衫。歌唱极其幽雅。最擅于饰演《抱琵琶》《哭道庭》《铡美案》《天仙帕》《乾坤鞘》《抱火斗》《乾坤带》《观表章》之类的苦唱戏。王绍猷赞曰“黄钟雅曲,广陵别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