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0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巴里西烧瓷》
秦腔小戏。孙仁玉编剧。西装做工戏,重于表演。陕西易俗社首演。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有抄录本。本剧讲述了法兰西人巴里西,醉心烧瓷。家财耗尽,又毁家具。其妻、子极力阻拦,哭闹不休。正在纠纷难解之时,新瓷器烧成,全家皆大欢喜。 -
82019-10
[ 词条 ]《晴雯撕扇》
秦腔小戏。小生、花旦唱做戏。事出《红楼梦》第三十、三十一回。陕西易俗社首演。刘迪民演出代表作。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有抄录本。本剧讲述了贾宝玉侍婢晴雯,因不慎摔断宝玉折扇,宝玉讥之。晴雯性刚,怒目反噬。袭人解劝,晴雯又冷讽之。一日,宝玉醉归,误t白晴雯,晴乃负气,宝玉笑为宽解,并使撕折扇,惹其一笑。 -
82019-10
[ 词条 ]《黛玉葬花》
秦腔小戏。别名《惜花记》。小旦唱做戏。事出《红楼梦》第二十六、二十七回。陕西易俗社首演。陕西刘箴俗演出代表作。1921年赴武汉演出,以此戏获“南欧”“北梅”“西刘”之誉。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抄录本。本剧讲述了林黛玉往访贾宝玉,丫鬟误拒门外,黛玉疑宝玉薄己,伤感不已。遂在园中作葬花诗。刘箴俗饰演《黛玉葬花》之林黛玉(易俗社提供) -
82019-10
[ 词条 ]雷劳儿
雷劳儿(生卒年不详)秦腔演员。工净。陕西泾阳县人。清光绪中叶,福盛班之花脸。他所演復州城》《打张仪》《假金牌》《打一鞭》等戏,均名噪西安古城;其余所饰包公、敬德、姚期、张飞等更是英气吞云,神虎啸风。时称秦腔黑头一绝。 -
82019-10
[ 词条 ]张寿全
张寿全(1873-1938)秦腔演员。工净。陕西西安市人。艺名假科儿。清光绪末年,为德盛班演员,后入陈雨农之玉庆班。西安三意社成立后,一直在该社从艺演出。戏路宽博,大花、二花皆精。既擅演以念白为主的《甘露寺》《抱琵琶》,又擅演以唱工为主的《铡美案》《铡郭槐》,更擅演以架子为主的《破宁国》《玉虎坠》等,而且一出场亮相,持重庄严,精神焕发,年逾花甲也不染老态。王绍猷《秦腔记闻》咏其为“狂风怒吼,雷电交鸣,三峡波涛,河岳声灵”。 -
82019-10
[ 词条 ]社教剧团
宁夏和甘肃都曾有以社教剧团为名的秦腔班社。①泾川社教剧团。甘肃秦腔班社。1938年,径川县章永福、洪锡武、肖十娃、席子厚等,合资购置戏箱,修建南关戏园,将由豫返平凉途中逗留在西安的高希中、阎更平、景乐民等部分平乐社人员接到泾川,创建秦腔戏班易风社,欲同西安的易俗社媲美。不久,高希中等人离开泾川回平凉,该社又从平凉、庆阳等地接来了袁兴民、余庆民、唐利民、荆国鉴等参加演出。1942年,章永福的侄儿章少雄联合国民党泾川县党部多人以县党部名义接收了易风社,更名为社教剧团。县党部书记长强正英为团长,县党部委员齐思贤为副团长,赵冠英为总干事。是泾川第一个在戏园售票演出的戏曲团体。组织规模较大,分总务、编审、组织、业务、游艺五个股,订有《组织章程》(八章三十条)。1943年8月底,因“物价昂贵,生活日高,入不敷出,亏累日增”,具表上报县党部后,封箱散班。上演的剧目多为西安易俗社的新剧目,有《夺锦楼》《软玉屏》《韩宝英》《三滴血》《比翼鸟》《鱼水缘》《玉镜台》等。主要演员还有丁醒民、王益民、王397超民、牛利民、何端秦、华启民、王定秦、魏双喜、148陈惠英(女)等。②永登社教剧团。甘肃秦腔班678社。1944年10月10日创建于永登县。主办人为国民党永登县党部书记长孙昌荣,并任团长。主要演出场所在永登县城各戏楼及永登县的大小庙会。演职人员主要有李化仁(须生)、王化兰(小旦)、王化成(小生)、惠子廉(大净)、张廷杰(须生)、华玉明(须生)、苗高云(小生、花旦)、梁培华(小旦)、韩玉兰(女,小旦),司鼓周玉民、谭化美,板胡蒋正印,导演李至成(工丑)等。刘金荣、王正端等人也一度在该团搭班演出。该团演出阵容强大,表演水平高。上演的主要剧目有《大上吊》《卖华山》《太湖城》《黄金台》《杀子报》《杀马芳》《牛头山》《破宁国》《蜜蜂计》《九莲灯》《长坂坡》《花云带箭》《伐子都》《过巴州》《临潼关》《黄逼宫》《高平关》等百余出。曾在永登及邻近县区产生过很大影响。1946年因孙昌荣盘剥,演职人员逃散而解散。③固原社教剧团。宁夏秦腔班社。1946年组建于固原,是由国民党固原县党部、县政府、县参议会、县三青团联合组织筹建。社长丁醒民。主要演员有屈效梅、张桂楼、张晓霞、李林平、王彩霞、王维琪、乔良平、苟易民等,其中屈效梅、张桂楼、张晓霞、王霞彩四人被固原人称为“四大小旦”。另外,该团还招收了张聚民、肖贵生等30余名学生,边学戏边演出。1948年在固原三十里铺演出时,丁醒民、屈效梅、乔良平、张浩仁等几十名演员被国民党八十一军劫持到宁夏中卫县成立八十一军塞上剧团,改社解体。 -
82019-10
[ 词条 ]文化社
甘肃秦腔班社。1937年文汉臣在原共和社和云育社基础上创建于兰州。负责人先后有文汉臣、魏永斋、耿忠义、岳钟华、张砚芳、张玉书等。剧社演职人员一般在40人左右,最多时达80余名。主要演员有:文汉臣、郗德育(麻子红)、岳钟华、田德年(花脸)、刘全禄(红净)、刘金荣(须生)、党玉亭(须生)、傅荣启(旦角)、王晓玲(女,九龄童,旦)、肖正蕙(文武花旦)、黄致中(须生)、孔新晟(须生)、王义民、楼英杰(旦)、杨汝霖、吴德育、王定秦(丑角)、关雪亭(青衣)、周正俗(须生)、吴俊卿(须生)、袁天霖(大花脸)、魏牡丹(女,旦)、牛利民(小生兼须生)、韩玉兰(女,旦)、杨金民(花脸)、王兰玉(女,旦)等。此外,尚有花脸赵福海、杨全民、苗兰亭,以及坤伶李屏卿等新秀。主要上演剧目有《五典坡》《考文》《反延安》《下南唐》《白玉楼》《宇宙锋》《玉堂春》《六部大审》《哭秦廷》《走雪》《太和城》《破洪州》《祭灵》《烙碗计》《出裳邑》《八件衣》《潞安州》《古城会》《金沙滩》《出五关》《游西湖》《八仙阵》《黄河阵》《铡丁勇》《杀楼》《富贵图》及连台本戏《岳飞传》《狸猫换太子》《包公案》《七侠五义》《封神演义》等百余出。是兰州秦腔班社中阵容强大、组织严密、管理较好的一个大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度与福利社合并,改名为文化福利社,于海如任社长。1953年民主选举牛利民、张砚芳任正副社长,排演了一批现代剧目。1955年与新光剧社合并,改名为文光剧社。1959年转国营后,组建为兰州市秦剧团。 -
82019-10
[ 词条 ]《柜中缘》
秦腔小戏。孙仁玉所编剧目。小生、小旦、小丑、正旦唱做工并重戏。陕西易俗社首演。1932年易俗社赴北平演出剧目。今存版本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中国戏剧出版社刊行《易俗社秦腔剧本选》书录本、《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十九集书录本和河南省戏剧研究所藏豫剧抄录本,另有蒲州、中路梆子抄录本和山东梆子抄录本。剧情简介宋代,李都堂遭害,其子映南自家中逃出,因公差追捕甚紧,急躲进一许姓家中,向许女翠莲求救。翠莲将他藏在柜中,并骗走前来捜查的公差。时翠莲兄在送母外出途中返回取物,发现柜中的映南,疑妹不贞。兄妹正在争吵之际,许母回来,问明原委,方知映南是忠良之后,乃鼎力相救,并将翠连许他为妻。代表唱段许翠莲(花旦)所唱“许翠莲来好羞惭”[苦音二六板]唱腔较流行。唱词为:许翠莲来好羞惭,悔不该门外做针线。相公进门人瞧见,难免得背后说闲言。又说长来又道短,谁与我女孩人家辩屈冤。这才是手不逗红红自染,蚕做下茧儿自己拴。无奈了我把相公怨,你遇的事儿本可怜。不向东走不西窜,偏偏来到我家园。我本是女孩人家心肠软,怎忍将你向外掀。一时救你离灾难,倒为自己惹祸端。哥哥嘴里要胡拌,旁人背后要作践。我在人前难立站,不死落个没脸面,等我娘回来讲一遍,我定要碰死在你的面前。王天民饰演《柜中缘》之许翠莲、汤涤俗饰淘气(易俗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