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1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汗巾记》
甘肃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生、旦、丑唱做并重。甘肃省图书馆藏有汪树存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明代秀才陈秀芳偕妻江氏,逃荒至河南。杨强诬陈秀芳入狱,谋娶江氏,未成。杨表兄林显亦图谋江氏,乃贿买县令,放出陈秀芳,留做仆役,后借故支走陈秀芳,逼江氏为婚,江氏不从,自缢,林藏尸于米仓。后陈告于巡按汪桂,捜出江氏后救活,遂斩杨强、林显。汪桂之子汪清河,偶遇段宗之女段春英,段有意于汪,被屠夫朱桓窥见。汪遗绣有名讳的白汗巾,被朱桓拾得,夜持巾至段家偷情,为段母发现,朱杀段母,弃巾于尸旁。段宗告汪于官,县令逼招下监。陈秀芳中翰林任巡按,审明汪清河冤案,斩朱桓,段春英配汪清河为婚。 -
302019-09
[ 词条 ]戏班
旧时民间艺人演出团体。最早的秦腔戏班“高台县乐善堡忠义班”可能明初就已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甘肃省文主管部门调查发现该社有“洪武十一年整建乐善忠义班”字样账簿一卷;另在乐善堡关帝庙戏楼发现该班历次购置戏箱的记载,以及现存该班清代早期戏曲文物数件。该班最早以演唱曲子戏为主,至清乾隆嘉庆时依然沿袭着曲子、秦腔“两下锅”。建班以来,因其“亦农亦艺,好乐好善”,故称“乐善忠义班”。明正德十六年(1521),由陕西周至举人张附翱在周至乐户王锦班底基础上建立的张家班,也是目前所知创建较早的戏班。除此还有创建于清乾隆年间的“临泽沙河渠忠义班”“营武班”。严长明《秦云撷英小谱》载:“西安乐部著名者凡三十六,最先者保符班。”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各地组班演戏风气更为盛炽,陕甘各地戏班林立,仅以凤翔府为中心的西府秦腔就出现了义兴班、聚顺班、顺义班、永顺班等四大班,还有八小班、二十四个馍馍班等三十多个班社。兰州也相继建立牛家班、福庆班、东盛班等,还有宁远(今武山)的于家戏班、张掖的大众班及景泰同乐社、秦州魁盛社等。民国初年,北京戏曲艺人行会组织正乐化育社以与同称为“清吟小班”的妓院相区别,倡导改京剧班为京剧社,各大秦腔戏班也效法,从此改班为社,如易俗社、三意社、化俗社、榛苓社等。但习惯上仍旧常把秦腔演出团体称为戏班,有时也笼统称其为“班社”。戏班组班秦腔班社就其性质可分为四类。一是由知名老艺人出资或集资创建,俗称内行班。这种班社大多为求生计,占戏班的多数。二是由地方豪门富户或巨商大贾出资建班,俗称外行班。这类班社多为牟利赚钱,带有商业性质。三是由开明知识分子或军政要员出资或集资建社,旨在改良戏曲,宣传政见,承担社会教育与移风易俗之任。这类班社在民国时期居多数,多在城镇设址。四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团体集资组建,旨在宣传革命,为工农大众服务。戏班人员戏班中的起班人,称班主、班长或东家(剧社称社长,剧团称团长)。各戏班人数不等,多由40~80人组成。设有管班人,俗称领班长,管理班内班外重大事宜;账房一人,管理内外经济、财务收支;派师一人,负责排定演出剧目和分派演员及演职人员考勤工作;跑班长一人,负责联系台口,签订演出合同。还配有杂工和伙管、炊事人员,负责生活。服装行头4~5人,分管大衣箱、二衣箱、头帽箱、刀枪把子箱。文武场面12人,负责文场、武场演出伴奏。演员按行当角色,每个行当都有挑梁把式、二把式、三把式。戏班与演员的关系一般为雇佣关系,雇用期多为一年,也有搭班后长期雇用的。雇用时双方要签订合同,合同期满,才能解雇。无特殊情况,不得中途解雇和离班。演员薪金按合同所订的戏份分钱。民国以后的剧社大多通过民主选举选出社长,成立社委会和多种委员会,实行民主管理。根据社章社长规定任期,可以连选连任。演员采用聘任制,待遇实行供给制、薪金制和奖金制三结含制度。根据表演水平评定薪金。解放区戏曲剧团团长由主管上级任命,演职人员由革命队伍中有文艺特长的人员组成,实行战时供给制。戏班演出形式戏班的演出形式主要有庙会演出、节会演出、戏院演出、堂会演出等。其中庙会演出和节会演出,是大多数秦腔戏班的主要演出形式,各戏班跑班长提前一年联系好台口,次年戏班严格按照所签含同的戏码(演出剧目)及格外要求(地方忌讳),按时开戏,不得有误和擅自改动戏码,会方将按合同商定戏价支付酬金。戏院演出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有固定演出场所的戏班,如易俗社在易俗社戏院演出,三意社在三意社戏院演出等。有的班社虽无自己的戏院,但常年合同租用别家戏院,如牖民社租用榛苓社戏院,天水鸿盛社租用“醉白楼”饭庄并改建为戏院常年售票演出等。堂会演出虽然不是戏班的主要演出活动,但酬金较高,特别是名角经常被富户人家点名请去,作为红白喜事或祝寿、辱子等喜庆活动招待宾客,当地军政要员也常提调戏班演唱堂会。堂会演出除商定好的酬金外,还多有赏金,演员多喜欢参与演出。 -
302019-09
[ 词条 ]《血带诏》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白逼宫》《逍遥津》《三拷吉平》。须生、二净、旦唱做并重。含折戏《白逼宫》《拷吉平》。事出《三国志魏志》卷一“武帝纪”、《三国演义》第二十至二十三回。各路秦腔常演。耿忠义、杨金民代表剧之一。今存版本 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青海省隍中县土门贾尔藏大队秦剧团藏民国抄录本;甘肃省图书馆藏清末秦腔抄录本;甘肃省靖远清嘉庆古钟有铸目。另有《陕西传统剧目汇编汉调桄桄》第六集收录张庆云口述本;山西人民出版社刊行《山西地方戏曲汇集》第十二集收录中路梆子本;山西省戏剧研究所藏薛书田收存蒲州梆子抄录本;山东省艺术研究所藏董世礼口述山东梆子抄录本。剧情简介 曹操专权,威迫献帝,势压百官。献帝修血沼密命董成除曹。董联络马腾、王子服等共议除曹大计。太医吉平,毒曹未遂,曹操三拷吉平,不屈而死。董成家人苗泽,投曹告密,曹杀董成、马腾,又闯人禁宫,溢死董妃,毒死二位太子,立逼献帝册封己女为后。马超得知其父马腾被害,率兵伐曹,曹急迎战,大败而逃。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李小锋饰《白逼宫》之汉献帝(戏曲研究院提供)代表唱段《白逼宫》汉献帝(小生)所唱[苦音慢板]转[二六板]唱腔较著名。唱词如下:叹汉室多不幸权奸当道,卓莽诛又逢奸贼曹操。肆赏罚擅生杀不向朕告,欺寡人霸朝纲下压群僚。欺寡人每日里心惊肉跳,欺寡人好一似猫追鼠逃。欺寡人好一似金鹿遇豹,欺寡人好一似霜打花凋。欺寡人好一似乌云遮月海水闽流天地昏昏星光惨淡日月颠闽,欺寡人好以似鸠占鹊巢。欺寡人好一似浪里孤舟飘飘荡荡荡荡飘飘上下颠簸左无依来右又无靠,欺寡人好一似雪压青松日晒雪消滴滴答答答答滴滴犹如泪珠四下抛。咱父子好比那笼中之鸟,纵然间有双翅也难脱逃。眼看这千秋业寡人难保,眼看着大厦倾风雨飘摇。忆往事思将来忧心如捣,做天子反落个无有下捎。音像资料 2004年,甘肃百通影视发展有限公司录制甘肃省西和县秦剧团演出的《三拷吉平》全剧,兰州市秦剧团王建军主演的《白逼宫》光碟并出版发行。 -
302019-09
[ 词条 ]韩盛岫
韩盛岫(1910~1988)戏曲导演、教练。北京市人。早年入京剧富连成班坐科学艺,专工杂角,生、旦、净、丑皆演,尤擅架子花脸。抗日战争爆发后,曾在獅吼剧团任教,后在西安莲湖公园开设茶馆。1940年任教于陕西省戏剧专修班,后又到西安上林剧院。战争中,一度在家闲居。1950年进西北民众剧团,后转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任导演、教练。一生排戏甚多,《赵氏孤儿》《游西湖》《窦娥冤》《飞虹山》《大审》《满江红》以及《金琬钗》等重点剧目,均倾注着他的心血。他导戏有八字诀语,惜未能传世。曾为秦腔、豫剧、京剧培养了大批新生力量,秦腔演员刘茂森、王仲华、王定干、栗成荫、李应贞、马蓝鱼、李继祖、胡正有等,豫剧演员常警惕、孙建章、张敬盟、王景云、强庭栋等著名演员,皆出自他的门下。 -
302019-09
[ 词条 ]《初升的太阳》
现代本戏。段肇升、刘养民根袁据孙维世同名话剧改编。1966年西安市三意社首演。导演苏青、刘养民,音乐设计李克义,舞美朱进才。李淑芳、周辅国等主演。本剧讲述了某探井队家属郭德英(生产队指导员),为解决职工生活问题,率领家属搞农副业生产,遭丈夫反对。来自大城市的家属林彩英怕苦怕累,又经思想落后的铁旦妈挑唆,要禽开探井队回城,经郭德英耐心教育,终留在生产队。后家属生产队自告奋勇,要建干打垒的房子。郭德英丈夫及家属委员会主任认为:“驴子爬电杆,根本办不到。”后在总支书的支持下,家属们克服困难,取得胜利。 -
302019-09
[ 词条 ]唐虎臣
唐虎臣(1880~1951)京剧武净演员、秦腔武功教练。山东济南市人。名学寅,字虎臣。原系陕西枌榆社(京剧)演员兼教练。1915年3月受易俗社聘任,专门从事教练教学工作。对学生教导有方,体贴入微,有“严父慈母”之称。该社武打戏均由他亲授,对秦腔武打戏的发展具有一定影响。还粗通文武场面,演昆曲时,亲自吹笛伴奏;会画各种脸谱;所设计戏曲服装也别出心裁,为易俗社之服装改革也做出一定贡献。所培养的高徒有沈和中、杨启华、李可易、吕好易、王秉中等。 -
302019-09
[ 词条 ]《墨玉簪》
甘肃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小生、小旦、小丑唱做并重。甘肃省图书馆藏有口述秦腔抄存本。本剧讲述了明神宗时,刘玉琳进京应试,其母赠墨玉簪一支。刘途中遭劫,无奈出售玉簪,王英娘赠银10两,收下玉簪。事被英娘表兄陈宝儿窥见,陈在英娘继母面前诬英娘有私,并求娶英娘。英娘不从,易男装逃出,途中被强人击昏,得元帅李洪元相救,认作义女。刘玉琳赴京高中,李洪元许英娘为婚。 -
302019-09
[ 词条 ]《巧绣山花》
现代本戏。夏萍编剧、刘粵基修改加工。1964年陕西宁强县剧团首演。导演胡一笑,音乐设计吴文瑜,舞美赵世钧。牟小云、刘时琴、李安等演出。唱做戏。本剧讲的是山区姑娘梅红、桃红、翠竹坚持科学种田,实验用新方法代替旧的栽培方法,与以梅红爹为代表的保守派发生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