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秦腔
检索到 2515 条相关资源
-
112019-12
[ 音频 ]
秦腔 【张宁】01 -
82019-10
[ 词条 ]业余
秦腔 戏班业余戏班不仅是秦腔好家演唱秦腔和自娱自乐的艺术团体,也是研究秦腔艺术、切磋表演技艺、传播和普及秦腔艺术乃至咅养专业艺术人才的重要力量。清末和民国时期的业余秦腔戏班清同治、光绪年间,正是秦腔的繁荣昌盛时期,业余秦腔戏班遍及西北各省,最早以唱曲子自乐的演艺组织纷纷改唱秦腔。如青海省乐都高庙镇业余秦腔班、平安县古城业余秦腔班、西宁市三其村业余秦腔班等,都是清同治以前先由唱曲子后又改唱秦腔的较早业余班社。甘肃省会兰州的秦腔市场被遍布各处的秦腔茶社所占据,全市多达两三百家的茶社,秦腔好家或登台自娱或品茶清赏,已经成为兰州市民的社会流风,自发组合的秦腔演唱班子随处可见可闻。1976年以来,较著名的秦腔业余剧团有:宁县太昌业余秦剧团、哈密市业余秦剧团、长庆石油勘探局业余文艺宣传队、西安碑林职工业余秦剧团、博乐县燎原农民秦腔剧团、乌鲁木齐市秦腔联谊社、乌鲁木齐市振兴秦腔自乐班 -
82019-10
[ 词条 ]《
秦腔 打击乐》秦腔音乐资料汇编。陕西地方戏曲音乐丛书之一。中国音乐家协会西安分版。第一本公开出版发行的秦腔打击乐谱。书前有王依群写的“前言”及整理者的“秦腔所用打击乐器”及乐队分工、记谱符号等说明。正文乐谱共200多首,秦腔表演中所用过的打击乐谱基本上都汇集在内。包括开场类、动作铜器类和板头铜器类3大部分。其中动作铜器类又分37小类,板头铜器类分4小类。 -
302019-09
[ 词条 ]西
秦腔 二犯清初,中原人就称[西秦腔]为[甘肃梆子腔]。清乾隆吴长元《燕兰小谱》载有“蜀伶新出琴腔,即甘肃调,名西秦腔。其器不用笙笛,胡琴为主,月琴副之,工尺咿唔如语。徽剧之[高拨子]正是[西秦腔二犯]在当地发展的结果。还徒涉东南一路畅传,直抵浙、闽、台、粵,为正处在初创阶段的当地戏曲剧种奉献了自己的骨血。浙江绍兴乱弹中的[尺调二凡],即由[西秦腔二犯]演变而来。从广东粵居鹏子腔[中板]唱腔的板眼结构和旋律起伏中,还可体味到西秦腔“六板”[两句腔]的原始痕迹;粵东、闽南、台北、香港甚至流播于东南亚各国的西秦戏,之所以取“西秦”为名者,同样也辱到过西秦腔的催发滋润清末,涂珂还为当时西秦腔冠以“北派之秦腔”,称山陕调为“秦腔”,称甘肃调为“西腔”,以示二者间的区别。 -
82019-10
[ 词条 ]《
秦腔 传统剧目选粹》秦腔传统经典剧目舞台演出本汇集。王正强选编。2009年12月读者出版集团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全套共12册。前10册分别以《白蛇传》《乾坤带》《玉堂春》《法门寺》《四进士》《五典坡》《游龟山》《玉虎坠》《忠保国》《周仁回府》为书名,每册名下各含秦腔传统经典剧目四五本,总汇剧目48本;第十一册为《秦腔传统折子戏》,内含26个秦腔流行折戏剧本;第十二册为《甘肃曲子戏》,精选最受群众欢迎的曲子戏剧本《张连卖布》《十里亭》《下四川》等28本。 -
82019-10
[ 词条 ]《
秦腔 唱段选·西安秦腔 一团专辑》秦腔唱腔集锦。西安市文联创作指导部1980年编印。收录了西安秦腔一团(即原尚友社)王君秋、王玉琴、康正绪等10多位演员的唱腔资料,大都是该社常演剧目。 -
222019-11
[ 音频 ]大
秦腔 十三狼 -
82019-10
[ 词条 ]《
秦腔 音乐分析一论秦腔 传统曲调及其发展》秦腔音乐理论专著。潘哲著。1993年12月陕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作者结合实例对秦腔旋律与地方语言关系,对欢苦两种旋律的构成与特点,各种板腔的形成及其变化形式,乃至旋法、调式结构、曲牌、现代戏旋律等均做出较深人、较系统的探讨。书首、书尾有作者之“序言”与“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