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秦腔
检索到 2515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甘肃
秦腔 唱论》秦腔唱派理论专著。甘肃艺术研究丛书之二。王正强著。1990年甘肃文化艺术研究所出版。分5章。第一章为引言,通过引证阐述了甘肃秦腔唱腔音乐及其艺术个性形成与沉浮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根源;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别以生行、旦行、净行与丑行各行当唱腔谱例和念白实例进行分析,通过与陕西秦腔唱腔音乐的比较研究,从中寻绎甘肃秦腔唱腔音乐在其旋律 -
82019-10
[ 词条 ]《
秦腔 优秀唱腔荟萃》秦腔唱腔集。谭建春编整。1994年8月陕西摄影出版社出版。选收任 哲中、刘易平、员宗翰、李正敏、苏蕊娥、马友仙、 田德年、马蓝鱼、李东桥、李小锋、李梅、李娟、孙存蝶等26位秦腔演员演唱的33段精彩唱段。 -
82019-10
[ 词条 ]《
秦腔 剧目初考》秦腔剧目集。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编,杨志烈、杨忠、高非、仲居善编撰。1984年8月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共收集明清以来秦腔剧目1600余个。分甲、乙、丙、丁四编。 -
82019-10
[ 词条 ]《
秦腔 唢呐曲牌汇编》秦腔音乐专集。周坛口述,李力整理。西安市文联创作联络部1980年11月编辑刊行。文前有周坛生平简介,应用乐器及其指法、定弦标准、符号与乐器照片。正文收秦腔各类曲牌谱300余首,其中包括弦乐类44曲、唢呐类158曲、海笛(唢呐)类4曲、昆曲类41曲、笙管类3曲、套曲类24套116曲。 -
92019-10
[ 词条 ]中国
秦腔 发展基地中国戏剧家协会为“发展先进文化、弘扬秦腔艺术、增进文化交流、繁荣戏剧舞台”,于2005年确定兰州市为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节常设举办地,并命名兰州市为“中国秦腔发展基地”,成为全国确立的第一个中国戏曲发展基地 -
82019-10
[ 词条 ]《
秦腔 常用曲调选》秦腔唱腔曲调汇编。康榕选编。1981年甘肃省群众艺术馆刊印。全书含音乐简介、定调、文武场及伴奏、弦乐引子及过门、常用曲牌、各种游弦6个部分。 -
182019-11
[ 图片 ]陈妙华在
秦腔 《三滴血》电影艺术片中饰李遇春(易俗社提供) -
82019-10
[ 词条 ]清代
秦腔 脸谱折1966年户县剧团演员余艺鹏在凤县河口乡安多寺村捜集。原折用粗毛边声源纸裱背高16厘米,宽13厘米,厚2厘米,50折页,共长650厘米,正反100码,封面正中竖题“光绪二十二年绘”,四周画回纹花边,封底题绘制者姓名,中间画脸谱98幅。1978年以来,余常照谱画脸,为使用方便,将其裁开,致使14页共27幅脸谱及封底绘制者姓名散失。现存72幅脸谱,均呈瓦块形,具有清代脸谱技法特点。原折所署脸谱人物有张天师、闻太师、南天王、西天王、北天王、中天王、崇黑虎、赵公明、张衍行、李忠、“鬼面杨奇”、通天蛟、通天教、王灵官、陈武、“赵云郎”、斗越椒、黄宗道、王彦章、魏仇、“赢秦始皇”、侯上官、华勋、庆忌、毛奔、姜绍、崔秋娥、“雷霸师和朱异”“祖师(额去白即燃灯)”、项羽、专诸、吴威、朱温、孙选、黄巢、马武、张飞、列熊、许褚、黄龙、护法、杨任、张魁、晋怀王、公孙枝、柏天卒、黄汉升、司马师、盖苏文、李元霸、颜子威、“呼延赞(红额即周将)”、杨广、单童、颜良、文丑、周通、庞统、仓额、邓华、潘璋、姚期、包拯、常遇春、金兀术、尉迟恭、夏侯惇、郑恩、武松、孙悟空、猪八戒等。实物现存西安市戏剧研究所资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