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秦腔
检索到 2517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和平使者》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陈稚延编剧。生、旦、净、丑唱做戏。本剧讲述了战国时,楚惠王欲灭宋国,鲁国墨子闻讯,以其“兼爱”“非攻”学说,为宋昭王定计,并徒步楚国游说。 -
82019-10
[ 词条 ]贺庆
贺庆(生卒年不详)清光绪秦腔演员。工须生,兼及老生、小生等。陕西人。人称“贺死人”。天水西秦鸿盛社最早的演员之一。 -
82019-10
[ 词条 ]喊堂
如秦腔《打镇台》之王震,遭八台总镇鞭挞后,二次升堂即有此表演。《铡美案告状》之秦香莲,唱到“我的夫名叫陈世美”处,四龙套也穿插“喊堂”表演。 -
302019-09
[ 词条 ]侯振华
擅长演秦腔小旦,先后演出剧目80多个。1957年后改作导演工作,并将合阳线偶戏搬上大戏舞台。 -
82019-10
[ 词条 ]开场铜器
王绍猷《秦腔记闻》:“钩锣来自湖广,亦称湖锣,为正宫声,即吾国古乐之黄钟也。秦剧中凡乐舞排场皆用之。”钩锣的音响浑厚深沉,余首绵长,具有秦腔之特色,故属大铜器的主要乐器。秦腔在正式表演之前击奏的击乐套曲,因主奏乐器为钩锣,故曲名亦称[湖广锣],由众多动作铜器联缀组合而成的大型击乐套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秦腔在广场演出中经常演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极少演奏。暴落亦称“马锣开场”。秦腔开场铜器中曲体最长大的击乐曲之一。秦腔开场铜器中曲体最长大的击乐曲之一。由众多动作铜器联缀组合而成的大型击乐套曲,通常在正戏开演前击奏。秦腔广场演出中经常演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极少演奏。串子亦称“豹子头开场”。秦腔开场铜器中曲体较为短小的击乐套曲之一。由众多动作铜器联缀组合而成的大型击乐套曲,通常在正戏开演前击奏。 -
82019-10
[ 词条 ]晓钟剧校
陕西秦腔班社。晓钟社与上林社于1942年合并后所建。演出教学兼顾。培养的学生有任哲中、殷守中、傅晓民、李晓俊、彭义钟等。1949年西安解放后撤销。①晓钟学社。1936年张秦伯创建于乾县。主教秦腔。封任校长兼编导。培养的学生,著名的有吕宁新、李子明、刘豆天、杨作翰、李清印等。后因经济艰难,改为上林社,主要从事演出。演出剧目多为封至模改编的新戏,无固定剧场,多在露天演出。 -
82019-10
[ 词条 ]《海瑞驯“虎”》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薛德元、刘克明、杨智编居u。须生、方巾生、二净唱做戏。事出《明史?海瑞列传》卷262。走近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首演。本剧讲述了明嘉靖年间,浙闽总督胡宗宪纵子胡行。 -
82019-10
[ 词条 ]《火化轩辕坟》
《火化轩辕坟》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比千剜心》《刨比干》《龙凤剑》《轩辕坟》等。红净、大净、花旦唱做并重。事出《史纪殷本纪》《武王伐纣平话》《封神演义》第二十五至二十七回。清末民初陕西关中、西府,甘肃秦腔班社常演。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孙太正口述抄录本。另外山两梆子、河北梆子、上党梆子及豫剧、平调有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