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秦腔名角
检索到 2519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火烧绵山》
《火烧绵山》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憧耳回国》《焚绵山》《寒食节》等。须生唱做戏。事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明李贽《史纲评要?周纪》《东周列圈志》第三十七回。现存版本有西安南院门义兴堂书局刊行秦腔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李德远口述抄录本。另有蒲州梆子抄录本、豫剧抄录本等。本剧讲述了重耳逃国之时,因途中绝粮,随臣介子推割股奉君。 -
32019-10
[ 词条 ]屈巧哲
(1962~)秦腔演员。女。主工正旦。陕西周至县人。1980年考入甘肃省张掖艺校。两年后分配至张掖地区七一秦剧团。1985年底调入西宁市秦剧团工作。艺术上善于博采众长,潜心钻研,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先后在《五典坡》《白蛇传》《铡美案》《黑叮本》《三上轿》《赵五娘吃糠》《巡营》《祝福》《秦腔将军》《湟水情》《母亲》等50多部剧目中担任主角。 -
302019-09
[ 词条 ]贠安民
秦腔演员。工须生。陕西大荔县人。中共党员。10岁入当地班社学艺,出师后在东府一带搭班演出。1964年加入渭南地区秦腔剧团。 -
302019-09
[ 词条 ]安娜
安娜(1972~)秦腔演员。女。工小旦、花旦。陕西咸阳市人。自幼得其母马金仙教诲,9岁考入咸阳市戏曲学校,又师从名家全巧民,毕业后即为咸阳市大众剧团演员。也曾参加国家、省、市戏曲大赛,获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表演奖,“西凤杯”大赛一等奖,流派选拔赛一等奖,省优秀剧目展演一等奖等诸多奖项。被咸阳市人民政府授予“跨世纪五五人才”称号。 -
302019-09
[ 词条 ]水淹七军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取襄阳》《威震华夏》。红生、净角唱做并重。含折子戏《擒庞德》。事出《三国演义》第七十三、七十四回。西府、东府、甘肃班社常演。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刘兴汉口述秦腔抄录本。 -
302019-09
[ 词条 ]《铡美案》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秦香莲》《抱琵琶》《三官堂》《琵琶记》等须生、大净唱做并重。含折子戏《杀庙》《三对面》。删《抱琵琶》一场,全剧从《闯宫》始,《三对面》终。目前秦腔多演此本。有西安同兴书局刊行秦腔《铡陈世美》改良本,西安德华书局刊行秦腔《铡陈世美》改良本,陕西人民出版社刊行王绍猷《铡美案》改编秦腔本,长安书店刊行秦腔《杀庙》折戏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魏青山口述秦腔抄录本,甘肃人民出版社刊行《铡美案》秦腔本,甘肃省图书馆藏刘敬廷口述秦腔抄录本,敦皇文艺出版社刊行王正强选编《秦腔传统剧目选粹》舞台演出本,另有中路梆子抄录本等。 -
302019-09
[ 词条 ]《烙碗计》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铁莲花》《生死板》《赤玉盘》。须生、幼生、泼旦唱做工并重。含折子戏《哭坟》《雪地寻侄》。事出《贤良宝卷》《铁莲花宝卷》及《平安宝卷》等。各路秦腔常演。今存版本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西安市文联秦腔抄录本、甘肃省图书馆藏口述秦腔抄录本。 -
302019-09
[ 词条 ]《八件衣》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绣鞋记》《对绣鞋》。小生、小旦、小丑、须生、大净唱做戏。含折子戏《哄堂》(别名《对绣鞋》),各路秦腔常演。陆顺子、和家彦、康正绪、郗德育、李夺山、温警学代表剧目之一。今存版本 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民国时期西安同兴书局梓行秦腔本、1948年西安德华书局刊行秦腔本、《陕西传统剧目汇编腔》第二集书录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清代秦腔存抄本、甘肃省图书馆藏秦腔抄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