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秦腔
检索到 2516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周瑜
秦腔三国戏中人物造型。此人物见于《三国志》,《三国演义》描述更详。以周瑜为主要角色的剧目有《舌战群儒》《火烧赤壁》《取四郡》《鲁肃献金》《黄鹤楼》等。周瑜(175~?此人物属生行,秦腔戏中均由武小生应工。满曹子、岳钟华、李景华、沈和中、康顿义、魏启元、肖正惠、张新华、程镜生、骆彦芳、郑翰卿、高登云、杨觉民、张新国等都饰演过这一人物。 -
82019-10
[ 词条 ]姚裕国
姚裕国(1913-1966)秦腔演员。初工小生,后改唱二净。陕西西安市人。10岁入西安三意社学艺,师从李桂芳。出科后,以俊美的扮相和飘逸的做派,享誉西安剧坛。 -
82019-10
[ 词条 ]裕民社
陕甘宁边区秦腔演出团体。1943年春成立于陕甘宁边区新正县(今旬邑县)马栏镇。前身为蒲城县上王镇一财东私建之三义社(后更名”景存社”)。 -
82019-10
[ 词条 ]农十师秦剧团
新疆秦腔演出团体。前身为始建于1943年的青海省民乐县乌堂镇国民党骑兵第五师秦剧团。1945年随军入疆,驻扎迪化(今乌鲁木齐),更名“小小剧团”。 -
22019-10
[ 词条 ]耶金山
自幼学唱秦腔,因天赋制约,未能成才。1907年入长庆社,开始经管杂务,后来充任“跑班长”,日益显示出组织才干,深辱班主苏长泰的赏识和信任。 -
32019-10
[ 词条 ]韩坤仪
(1939~)秦腔演员、导演。女。主工正旦、小旦。陕西西安市人。15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军十七师猛进剧团,并随团学艺,师承侯承华、何玉秦、王尚茂等。后又拜京剧演员崔荣英为师,艺技大进。 -
302019-09
[ 词条 ]刘金库
(1897~1945)秦腔演员。主工小生,兼演须生。陕西武功县人。艺名“嘎子”。少时嗓音得天独厚,被一皮影班主收为学徒,学唱小生兼敲小锣,15岁已见名气。 -
302019-09
[ 词条 ]行话
后来该行话在秦腔戏班亦有流行,如秦腔大戏班视秦腔木偶戏班即为“外江派”长居一地固定演出的戏班,视来此地盘临时演出的戏班为“外江派”等。好好: 与“把式”同义。见“把式”。跑班长 :旧时秦腔戏班中服务人员的一种。任务是每年春夏两季,到乡镇洽谈商定演出的合同事宜。因其常年在外奔跑寻找营生,故名。领班长 :又称“班主”。旧时秦腔戏班的总负责人。旧时秦腔班社总管全盘业务的人。负责分配角色、排演、联络、经营等事宜。演出时,在后台“坐中”,监督指挥演出的进行。相当于当时京剧班社的“文武总管”和目前秦腔剧团的剧务组长。出自秦腔艺诀“吹唢呐的不会换气,锤皮的不知包戏,拉弦索的不懂托腔,管前场的尽放白气,将就班子凑合戏,不是散伙就倒闭。”谝闲传 :与“聊天”同义。出自秦腔艺诀“上了舞台莫乱窜,最忌后台谝闲传。”挂号 :秦腔艺人在演出过程中,与文武场面相互联络和沟通的一种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