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1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黛玉葬花》
秦腔小戏。别名《惜花记》。小旦唱做戏。事出《红楼梦》第二十六、二十七回。陕西易俗社首演。陕西刘箴俗演出代表作。1921年赴武汉演出,以此戏获“南欧”“北梅”“西刘”之誉。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抄录本。本剧讲述了林黛玉往访贾宝玉,丫鬟误拒门外,黛玉疑宝玉薄己,伤感不已。遂在园中作葬花诗。刘箴俗饰演《黛玉葬花》之林黛玉(易俗社提供) -
82019-10
[ 词条 ]雷劳儿
雷劳儿(生卒年不详)秦腔演员。工净。陕西泾阳县人。清光绪中叶,福盛班之花脸。他所演復州城》《打张仪》《假金牌》《打一鞭》等戏,均名噪西安古城;其余所饰包公、敬德、姚期、张飞等更是英气吞云,神虎啸风。时称秦腔黑头一绝。 -
82019-10
[ 词条 ]社教剧团
宁夏和甘肃都曾有以社教剧团为名的秦腔班社。①泾川社教剧团。甘肃秦腔班社。1938年,径川县章永福、洪锡武、肖十娃、席子厚等,合资购置戏箱,修建南关戏园,将由豫返平凉途中逗留在西安的高希中、阎更平、景乐民等部分平乐社人员接到泾川,创建秦腔戏班易风社,欲同西安的易俗社媲美。不久,高希中等人离开泾川回平凉,该社又从平凉、庆阳等地接来了袁兴民、余庆民、唐利民、荆国鉴等参加演出。1942年,章永福的侄儿章少雄联合国民党泾川县党部多人以县党部名义接收了易风社,更名为社教剧团。县党部书记长强正英为团长,县党部委员齐思贤为副团长,赵冠英为总干事。是泾川第一个在戏园售票演出的戏曲团体。组织规模较大,分总务、编审、组织、业务、游艺五个股,订有《组织章程》(八章三十条)。1943年8月底,因“物价昂贵,生活日高,入不敷出,亏累日增”,具表上报县党部后,封箱散班。上演的剧目多为西安易俗社的新剧目,有《夺锦楼》《软玉屏》《韩宝英》《三滴血》《比翼鸟》《鱼水缘》《玉镜台》等。主要演员还有丁醒民、王益民、王397超民、牛利民、何端秦、华启民、王定秦、魏双喜、148陈惠英(女)等。②永登社教剧团。甘肃秦腔班678社。1944年10月10日创建于永登县。主办人为国民党永登县党部书记长孙昌荣,并任团长。主要演出场所在永登县城各戏楼及永登县的大小庙会。演职人员主要有李化仁(须生)、王化兰(小旦)、王化成(小生)、惠子廉(大净)、张廷杰(须生)、华玉明(须生)、苗高云(小生、花旦)、梁培华(小旦)、韩玉兰(女,小旦),司鼓周玉民、谭化美,板胡蒋正印,导演李至成(工丑)等。刘金荣、王正端等人也一度在该团搭班演出。该团演出阵容强大,表演水平高。上演的主要剧目有《大上吊》《卖华山》《太湖城》《黄金台》《杀子报》《杀马芳》《牛头山》《破宁国》《蜜蜂计》《九莲灯》《长坂坡》《花云带箭》《伐子都》《过巴州》《临潼关》《黄逼宫》《高平关》等百余出。曾在永登及邻近县区产生过很大影响。1946年因孙昌荣盘剥,演职人员逃散而解散。③固原社教剧团。宁夏秦腔班社。1946年组建于固原,是由国民党固原县党部、县政府、县参议会、县三青团联合组织筹建。社长丁醒民。主要演员有屈效梅、张桂楼、张晓霞、李林平、王彩霞、王维琪、乔良平、苟易民等,其中屈效梅、张桂楼、张晓霞、王霞彩四人被固原人称为“四大小旦”。另外,该团还招收了张聚民、肖贵生等30余名学生,边学戏边演出。1948年在固原三十里铺演出时,丁醒民、屈效梅、乔良平、张浩仁等几十名演员被国民党八十一军劫持到宁夏中卫县成立八十一军塞上剧团,改社解体。 -
82019-10
[ 词条 ]聚义社
聚义社亦称“高家班”。甘肃秦腔班社。1934年成立于陕西陇县,次年流动演出于甘肃而落脚平凉。社长张鸣山,主要演员有秦鸿德、高希中、牛利民、刘易平、李可易、段玉喜、王毓华、华启民、付荣启、苟义民、何振中、郭治秦、张新华等。常演剧目有《青梅传》《双明珠》《鱼水缘》《三滴血》《忠义侠》《洪羊略》《荆柯刺秦》《大报仇》《白蛇传》《玉堂春》《苟家滩》等。曾办两期科班,培训两批学员,优秀者如邵学义、王义国、王毓华等。1946年到固原演出时,被国民党十七军新二师六团强行收编,组建为精诚剧团随军演出。 -
82019-10
[ 词条 ]《万古香》
《万古香》秦腔小戏。孙仁玉编剧。别名《香妃恨》《伊帕尔汗》。花旦唱做戏。事出《清稗类钞》卷一、卷二十三,《清代十三朝演义》等。陕西易俗社首演。有《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十九集书录本。本剧讲述了乾隆时,西部酋长布拉敦之妃莎氏,因其身放异香,号为香妃。乾隆皇帝欲纳为妃,莎氏坚不从命,太后赐其自缢,完成其节烈志愿。 -
82019-10
[ 词条 ]《告御状》
西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须生、净角唱做戏。事出《杨家将演义》第十九二十回。现存版本有《甘肃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二集书录本。本剧讲述了杨继业碰死李陵碑前,七郎又被潘仁美乱箭射死。六郎逃回汴京,将潘之罪恶写成冤状欲奏宋王。潘之同党贺元,路遇六郎,将其强拉己府饮宴。六郎酒醉,贺从其身搜出御状,喂麻药于六郎之口,以墨涂面之后,弃六郎于街市,欲置其死。八贤王认出六郎,令人抬往南清宫,用开窍宝簪救醒,保其上殿告状,宋王命呼必显拿潘仁美进朝受审。 -
32019-10
[ 词条 ]熊月玲
(1940~ )秦腔演员。女。工青衣。兰州市人。原姓周。6岁随兄熊兆兰学戏。9岁入玉门石油管理局工会文工团秦剧队,师承王新民。1957年进新疆,加入乌鲁木齐新中剧院,后一直在乌鲁木鲁市秦剧团任演员。尤善于唱工,嗓音浑厚质朴,喷口遒劲,行腔委婉跌宕,具有鲜明的个性,有“天山奇葩”“边陲新星”之誉。所演剧目百十余本。擅演剧目有《五典坡》《铡美案》《火焰驹》《游龟山》《玉堂春》《桃花扇》等,在现代戏《江姐》《红灯记》《沙家浜》中也饰演主要角。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常委、区文联委员,区戏剧家协会常委理事,乌鲁木齐市剧协副主席等。 -
32019-10
[ 词条 ]郝彩凤
(1940~)秦腔演员。女。工青衣。陕西西安市人。14岁入陕西省秦腔实验剧团学艺,受李正敏、杨金声、杨金风以及马健翎、黄俊耀、王群定、任国保的指教。1955年随团并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嗓音饱满洪亮,唱腔流畅舒展。擅演剧目有《屈原》《春秋配》《蜜蜂计》《法门寺》《宫子奇》《薛刚反唐》《梁红玉》《游西湖》以及现代戏《两兄弟》《燕子河》《向阳川》《两颗铃》等。尤以《祝福》之祥林嫂最为享名,有“陕西祥林嫂”之誉。郝彩凤剧照(戏曲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