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0 条相关资源
-
92019-10
[ 词条 ]《台湾秦腔自乐班通讯》
台湾秦腔自乐班主办的内部戏曲刊物。1982年6月创办。总编董吉安,编委王普、吕学恭、何子文、陈绍淳、张作鹏。是该班为会员传达信息、学术交流和互通情况的不定期杂志。除辟有“聚会概述”“经费收支报告”“编辑人语”“来函照登”等固定专栏外,围绕秦腔艺术以“艺苑寻踪”“演员介绍”“学术探研”“两岸交流”等栏目发表会员和各方专家文论。陕西秦腔界评论家杨文颖、张晋元、刘恩沄等经常为其撰稿。所出刊物除分发岛内会员外,还寄赠北京、陕西、甘肃等戏剧团体和专家阅览。 -
82019-10
[ 词条 ]卜凤
秦腔《八义图》人物造型。此人物正史不存,仅作为一艺术形象而存在。卜凤为庄姬公主的贴身侍女,对主人忠心不二,一片赤诚。庄姬寒宫生子,幸亏有她极力掩饰,最终为救赵氏儿在严刑拷问之下碰柱而死,成为“救孤”献身的“八义”之一,位列忠烈祠堂。属旦行,以小旦应工。要命娃、王彩霞、马蓝鱼、霍慧君等都饰演过这一角色。人物扮相为俊扮,梳古装头,水钻头搭,穿古装衣,红绣花袄带水袖,搭云肩,系四喜带,下穿白色筒裙,素色彩裤,足穿白袜子,彩鞋。渭南市人民剧团史玉国饰《赵氏孤儿》之屠岸贾、樊慧芹饰卜凤(孟云提供) -
82019-10
[ 词条 ]魏虎
秦腔《五典坡》中人物造型。官居左参军之职,后拜征西大元帅,成为薛平贵上司。与王允合谋,征西途中,借机置薛平贵于死地,阵前逼使平贵陷于西凉,反骗王宝钏说薛平贵已死。18年后,被自立为王的薛平贵所杀。此人物属净行。阎全德、雷劳儿、王庚寅、畅金山、葛正兴、罗树德、刘全禄、姚裕国、米新洪、李买刚、牛义等都饰演过这一角色。尤其刘全禄,有“活魏虎”之誉。勾大白脸,鱼形眼窝,如意眉,额面画一红色火焰通天柱,鼻翼画倒八字髯,挂黑满,插耳毛。《击掌》《降马》中戴尖翅乌纱,穿绣金团龙黑蟒,围玉带,下穿素红彩裤,足穿厚底高靴;《征西》坐帐,帅盔、黑硬靠,搭三肩,掩黑龙蟒,下穿红彩裤渭南市人民剧团牛义饰《五典坡》之魏虎(王正强提供) -
82019-10
[ 词条 ]丧葬戏
亦称“门丧戏”。秦腔演出习俗。旧时,富豪人家办丧事、过三年时,在祠堂或席棚设台,邀约戏班专门演出的悲凉伤感剧目,故名“丧葬戏”。如《诸葛亮吊孝》《刘备祭灵》等,皆系常演剧目。若悼念长辈则唱《北海祭祖》、祭奠弟兄则唱《哭桃园》、悼祭晚辈则唱《双金丹》等。“丧葬戏”一般先演折戏后演本戏,短者一天一夜而止,长者三天四夜不限,承应“丧葬戏”的班社,不仅演戏,有的地方还要承担“献饭”“迎宾”“送天”等乐人职能。主家除给台上送规定的饭菜、烟酒之外,在戏价、招待等方面一律从优。 -
82019-10
[ 词条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陕西戏曲演出、研究团体。前身为1952年12月西北民众剧团、西北实验戏剧学校、西北行政委员会文化部戏改处合并成立的西北戏曲研究院。1955年4月,又同陕西省秦腔实验剧团、陕西省眉户剧团合并,更名陕西省戏曲剧院。马健翎首任院长,柳风、姜炳泰、黄俊耀任副院长。历任院长杨兴、陈彦等。下设三团、一个演员训练班和一个艺术委员会。一团为秦腔团,王群定首任团长;二团为眉户团,李文宇首任团长;三团为华剧团,高鲁平首任团长。李正敏任演员训练班主任。王绍猷、袁多寿、王烈等为编剧,导演封至模、韩盛岫、史雷、张云、王小民、任保国、王伯芳等。秦腔教师有师淑琴、苏蕊娥、韩启民等。秦腔作曲有王依群、米晞、肖炳等;名琴师荆生彦、王东生、杨天基等;舞美设计祭鹤汁、祭鹤洲、戴战友等。主要秦腔演员有李正敏、刘易平、田德年、任哲中、高登云、阎更平、冯改民、杨金凤、华启民、王正秦、阎振俗等,陆续培养出马友仙、郝彩凤、蔡志诚、李继祖、炱宗汉、李东桥、李小锋、李梅、李娟、孙存蝶等一批新秀。1980年,改为现名,黄俊耀任院长。1983年杨兴继任院长。1987年,撤销演员训练班,成立青年实验剧团;1988年又并入陕西省同州梆子剧团,从此剧院共辖五个剧团。演出秦腔《刘巧儿》《屈原》《烈火扬州》《游西湖》《鱼腹山》《赵氏孤儿》《窦娥冤》《千古一帝》(两部)《西湖遗肢》等。陈彦创作的“西京三部曲”——《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多次获得五个一工程奖,中华艺文奖,并进入国家精品工程。还曾应邀赴曰本、芬兰、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国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演出。李东桥在《西京故事》中饰罗天福(戏曲研究院提供)秦腔方面出版了《秦腔晋乐》《秦腔打击乐谱》《秦腔板胡入门》《马健领现代剧选集》《秦腔板胡简明教材》《秦腔音乐唱板浅释》《秦腔语音讲座》《秦腔表导演艺术》《秦腔音乐概论》等专著。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剧场李梅、李小锋合演《西湖遗恨》李正敏、田德年、刘易平合演《二进宫》贠宗汉饰《智取威虎山》之杨子荣 -
82019-10
[ 词条 ]陕西文化音像出版社
音像制品出版机构。1988年成立。出版音像制品1800余种。秦腔《王宝钏》等20多种音像制品获国家级奖项。《西部叙事》《秦腔大戏》被列为新闻出版总署“十五”重点音像出版规划项目。24集《秦腔卡拉OK》和5集《中国秦腔音配像》被新闻出版总署列入向“农家书屋”推荐重点音像电子出版物选题目录。《秦腔戏曲CD系列节目》《秦腔折子戏系列节目》两大选题被新闻出版总署列为“十一五”国家重点音像出版规划,并被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列为精品出版工程。出版地方戏曲秦腔曲目有300余种,其中本戏65种,秦腔音频节目88种,视频节目128种。其中有郭明霞、张兰秦等名家联扶录制的秦腔经典名剧《铜美案》,王玉琴的《慈母泪》《白玉楼》,陈仁义的《四郎探母》,丁良生的《打镇台》《伍员拆书》《杀府》,李发牢的《哭祖庙》,著名丑角乔慷慨、孙存蝶、李淑芳、齐爱云等名家专辑等。2005年策划了康正绪、何振中、付凤琴、陈仁义、王玉琴、刘毓中、苏育民、孟遏云、杨天易、张咏华、郭明霞、陈俊义等秦腔界老前辈的原声《中国秦腔音配像》;2008年、2009年拍摄高清秦腔戏曲艺术片《铡美案》《十五贯》。 -
82019-10
[ 词条 ]青海昆仑音像出版社
音像制品出版机构。位于西宁市西大街25号。1986年成立。2004年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合并。累计出版各类音像制品500余种,其中《青海摇滚花儿》《美丽的仙鹤》《桑吉卓玛》《雪山恋歌》《西藏的诱惑》《铸剑昆仑》《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我们的家园——青海》《走进藏羚羊》等一批优秀音像制品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82019-10
[ 词条 ]卢恺
卢恺(1937~)秦腔剧作家、编剧。陕西城固县人。1964年陕西省戏剧创作研究班毕业。曾任西安市艺术学校副校长,西安市秦腔二团(三意社)副团长等。1957年开始从事戏曲创作,作品有《偷粮》《两个队长》《迎亲船》《终南晨曲》《焦裕禄》《老夫老妻》《迎春曲》等,整理传统剧目《比翼鸟》《蛟龙驹》《槐荫媒》《八仙上寿》等,含作创编剧目《关汉卿》《墙头马上》《红松岭》《真与假》及大型话剧《蓝天凯歌》。另有戏剧评论集《门外集》《访贤集》出版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