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0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扫台戏
会戏的最后一夜终场时,要扮黑虎灵官出场清扫舞台的邪气,叫作“扫台戏”。“扫台戏”之前,有的地方要加演送神的“神戏”,出场角色只有天官和四值功曹,所念的“诗”和对白全是保社家“万事大吉”之类的“官乱弹”。灵官上场时,戴扎有黄表的七星额子,手中的鞭每节都扎有黄表。他于烟火中在前后台间舞鞭,三进三出,念着“清吉平安”一类联句的“官乱弹”。于是台上、台下大放鞭炮,并由社家为灵官挂红(额子上勒一条红布或红绫子),灵官亮相,下场。灵官下妆的印脸麻纸也被观众抢走,用以辟邪。在灵官扫台亮相当中,台上检场人等要将社牌、减末等全部装箱;把台上的桌椅靠中墙一字儿摆齐。台下的会首等人则烧表敬神,抬走神像,撤掉香案,结束整个演出。 -
82019-10
[ 词条 ]石兴亚
石兴亚(1928~2013)秦腔剧作家。陕西渭南县人。1949年参加甘肃省文艺工作团,后调入兰州秦剧实验社搞创作。1951年考人西北艺术学院戏剧系。1954年分配到甘肃省秦剧团任编剧,后任创作组组长、艺委副主任等。与人含编大型秦剧《李秀成》《善士亭》《苍山劲松》《青莲外传》《和平将军》《三凤戏龙》《葫芦案》等,以及陇剧《枫洛池》《陇渠花开》等剧目。其中秦剧《李秀成》《和平将军》《善士亭》分获甘肃省创作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剧目。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戏剧家协会理事。 -
82019-10
[ 词条 ]青苗戏
秦腔演出习俗。各地村民为田间青苗庄农丰收兴旺敬祭神灵而筹演的戏,统称“青苗戏”。青苗戏大都由“青苗会”或“羊头会”牵头,按不同节令负责组织不同的酬神演出活动。“青苗会”会首(亦称会长)由一村或数村(社)的村民推举或各村头目轮流担任。会费按田亩分摊。演出约请戏班和天数由会首议定。每年清明前后,正是豆麦下种季节,为祈祷神灵保佑青苗旺盛组织的酬神社戏,称“保苗戏”,具体时间各地不一,有的地方直到农历五月前后还在下种,但倘若荞麦种讫,则不能再唱;有的地方多在春耕前或秋收后举办,而且既可一村独办,也可数村联办。届时,由“青苗会”或“羊头会”会首,负责约请戏班,决定会期天数,处理与会戏演出的一切事宜等。①青苗戏类别。“保苗戏”一般多在八赔庙或土地庙前设台,也无一定演出仪式,戏目内容视群众喜好择定;农历七月夏收秋熟之时,为谢苍天神灵保佑五谷丰登而筹演的戏,统称“谢茬戏”;一些天旱地区每逢春夏两季,还由地方士绅率众在龙王庙祈雨,除设香案供品礼拜外,戏班也要唱戏,谓之“祈雨戏”;有些地方村中发生瘟疫或偶发天灾人祸,以及迷信闹鬼、小儿受惊等灾情时,村人都将其视为村里招了邪气,也以演戏来祈求神灵保佑一方平安。谓之“驱邪戏②青苗戏剧目。所演的剧目,以《收三霄》《五雷碗》《钟馗捉鬼》及判官戏、关公戏居多。这些戏中的角色,都是法力很大的神灵,能够驱鬼逐疫,去除村里的邪气。青苗戏、驱邪戏不是神庙会戏,无一定演出仪式。剧目内容以群众喜闻乐见者而定,村民向神位晓香与否也各随自便。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后由于战乱,抓兵拉丁不断,农民无心再唱青苗戏,相关的组织也随之解体。 -
82019-10
[ 词条 ]《秦腔习俗》
中国秦腔文化丛书之一。主编刘斌,甄亮、史耀增编著。2011年陕西出版集团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引言为“文化生态与秦腔习俗”,主要内容有秦腔演员习俗、秦腔演出习俗、 秦腔观赏习俗、秦腔“新生态”和理说秦腔5篇。 -
82019-10
[ 词条 ]《中国西北“梅花奖”演员》
《中国秦腔文化》丛书之一。主编刘斌。李明瑛、贩亮编著。2011年10月陕西出版集团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收录陕西尚长荣、李东桥等19位,甘肃周桦、窦凤琴等8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柳萍等3位及青海屈巧哲共31位梅花奖演员的“艺术简介”和表演评论文章。书前有“中国戏剧花奖”简介和中国西北“梅花奖”演员一览表,书后有编著所撰“后记”。 -
82019-10
[ 词条 ]袁多寿
袁多寿(1918~1991)秦腔剧作家,一级编剧。陕西澄城县人。从小喜爱戏曲。1936年就曾编写秦腔剧本《簪影剑光》。大学毕业后,曾在学校任教。1953任西北戏剧研究院专职编剧。先后创作、改编的剧本达32种,如《宫之奇》《白蛇传》《游西湖》等。其中《白蛇传断桥》与《游西湖鬼怨》两折,成为西北地区秦腔盛演不衰的剧目。袁多寿(戏曲研究院提供) -
82019-10
[ 词条 ]杨公愚
杨公愚(1916-1989)秦腔剧作家、演员。陕西西安市人。历任七月剧团、绥德分区文工团团长,绥德分区文协会副主席,西安市易俗社社长,西安市文化局副局长,西安市秦腔剧院副院长,西安市文联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分会理事、副主席。边区时曾创作秦腔剧目《新教子》《壮丁鉴》《抓汉奸》等。擅演《鱼腹山》《三打祝家庄》《廉颇蔺相如》《林冲歼仇记》《斩马谡》《三滴血》等历史传统剧目,以及《大家喜欢》《保卫和平》《妇女代表》等现代剧。 -
82019-10
[ 词条 ]张季纯
张季纯(1907~2000)秦腔剧作家。山西阳城县人。1932年于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业。曾任西北剧社社长、民族革命实验剧团团长、鲁迅艺术学院教员、西北文艺工作团团长、西北文联副主席、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副部长、西北行政委员会文化局局长、北京市文化局局长、北京市文联副主席等职。195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在边区时,创作有《回关东》《鬼脸》《双投军》等秦腔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