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69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秦香莲
秦腔《铡美案》中心人物。其人史书不 载,仅见者皆系小说、戏曲人物造型,如明安遇 时《包龙图判百家公案》、清焦循花部剧目《赛琵 琶》和《秦香莲征番》等。以此人物为主要角色的 剧目并不多,秦腔仅就《铡美案》一剧。为宋仁宗 朝驸马陈世美的元配结发妻子,湖北均州人士, 膝下有儿女一对。以品德之贤,柔顺孝道被各种 戏曲作品树立为女性道德的楷模,也因丈夫陈 世美弃婚再娶而成为弃妇,受到世人同情。此人 物属旦行,以正旦应工。清光绪中叶以来,五喜 儿、梁箴、齐娃子、赵杰民、关雪琴、陈景民、何振 中、靳伟、杨金凤、赵桂兰、李爱云、王玉琴、郭明 霞、余巧云、王晓玲、刘棟华、刘培兰、张慧侠、王 素梅、刘玉明、杨凤兰、熊月玲、刘月娥、刘群芳、 李淑贤、窦凤琴等擅演此人物。其中,梁箴(船户 娃)所饰秦香莲尤以唱工擅胜,而且唱词愈多, 嗓音愈健。江南某名士垂青嗓音,有书扇长歌之 赠。王绍猷作诗赞日:“老蚌泣珠,声震层峦;惊 心动魄,见重时贤。”人物以俊扮出场,上黑头 搭,梳大头,戴线尾子,贴片子,扎贞节结,银泡 巴巴半副,穿黑褶子(近年多改穿灰或蓝灰褶 子,以避沉重),系白腰巾、白腰包,下穿白素裙, 足穿白素袜、彩鞋。近年来,又有新编《秦香莲后传》流传。还有人称,秦香莲的生活原型名叫秦 馨莲,是陈世美的第二个妻子。陈世美的元配夫 人张玉梅,结婚第二年不幸死于火灾。后与秦馨 莲结婚,夫妻相敬如宾,白头偕老。孰真孰假,文 献无证,有待史学家们继续钩沉稽考,故只能将其作为戏剧家的虚化之笔。李娟饰《铡美案》之秦香莲 -
82019-10
[ 词条 ]王妈
秦腔《三滴血》人物造型。原系韩城周仁瑞邻居,为人热情,善解人意,乐于助人。周仁瑞之妻何氏产后身亡,长子天佑托其乳养,又经她劝说,将次子卖与李三娘为养子,改名李遇春。此人物属旦行,以正旦应工。孟遏云、刘棣华等均饰演过这一角色。人物扮相为俊扮,梳大头,戴线尾子、银泡巴巴,扎犄角,穿青素褶子,下穿白裙,足穿白布袜、彩鞋。 -
82019-10
[ 词条 ]周天佑
秦腔《三滴血》中人物造型。山西五台县商人周仁瑞长子。此人物属生行,初为娃娃生,《虎口缘》以武小生应工。最初由沈和中扮演,后多由陈妙华扮演,后张保卫擅演此角色。人物扮相为俊扮。《回家》一场,戴孩儿发,穿淡蓝色茶衣,系小腰巾,下穿淡蓝色裤,足穿白布袜、級鞋;《虎□缘》一场,改戴网子、梢子,身穿青素滚身子,足穿白布袜、薄底鞋;《结拜》一场改戴青色软罗帽,穿青色素道袍,下穿青素彩裤,足穿白布袜、平底鞋;《团圆》一场,则戴纱帽,穿绣金团龙绿蟒,下穿大红素彩裤,足穿厚底高靴。 -
82019-10
[ 词条 ]周瑜
秦腔三国戏中人物造型。此人物见于《三国志》,《三国演义》描述更详。以周瑜为主要角色的剧目有《舌战群儒》《火烧赤壁》《取四郡》《鲁肃献金》《黄鹤楼》等。周瑜(175~?210),字公瑾,汉末名将,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县)人。洛阳令周异之子,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以中护军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208),率江东孙氏军队与刘备联合,大败曹军于赤壁,由此奠定三分天下的基础。后为荆州之事与刘备多发冲突。建安十四年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病逝,年仅36岁。正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此人物属生行,秦腔戏中均由武小生应工。满曹子、岳钟华、李景华、沈和中、康顿义、魏启元、肖正惠、张新华、程镜生、骆彦芳、郑翰卿、高登云、杨觉民、张新国等都饰演过这一人物。其中,沈和中所饰周瑜,在生角唱腔中创用“傲音”唱“狂风吹动了长江浪”一段,成为一时新调;舞双翎、跳垛子、翻蟒扎靠等表演亦为绝活,有“活周瑜”之誉。人物扮相为俊扮,戴紫金冠系飘带,插翎子,扎白靠掩白蟒,搭三肩,围玉带,下穿红彩裤,穿厚底高靴。《芦花荡》一场,改戴梢子,穿白色素箭衣,系大带,换薄底靴。甘肃省秦剧团孔桂玲饰《回荆州》之周瑜(王正强提供) -
82019-10
[ 词条 ]法海
法海秦腔《白蛇传》中人物造型。此人物见于明,冯梦龙著《警世通言》(卷二十八)之《白娘子永镇雷锋塔》、明人陈六龙《雷峰塔传奇》、清《义妖传》弹词及《白蛇宝卷》等。秦腔中以法海为主要角色的传统剧目仅此一出,后又在《状元祭塔》(亦称《白蛇后传》)中出现过一次。法海为得道于禅宗的金山寺住持,深知许仙新娶娘子白云仙乃系蛇精幻化,不遗余力欲用法器“捉妖”收伏,终使白云仙入钵并压在雷峰塔下。此人物属净行,以毛净应工。清光绪中叶以来,不少秦腔名家均饰演过这一角色,较著名者有台台子、即娃子、大木头、阎全德、田德年、畅金山、罗树德、黄新闵等。净扮,勾和尚脸,瓦色打底,刀千眉,圆眼,表示凶恶之气,脑门画一红圆砣,说明是神话人物,挂念珠、黑虬髯口,戴和尚帽,穿黄道袍,掩袈裟,下穿素色彩灯裤,足穿白布头、和尚鞋。张掖市七一秦剧团高峰饰《白蛇传》之法海(王正强提供) -
82019-10
[ 词条 ]张彦
秦腔《白玉楼》人物造型。人物造型见于清人袁栋的《白玉楼》杂剧。作为新科状元的张彦,奉旨拜见驸马、公主,看到了《苦节图》,始知图中所绘为其妻白玉楼之悲惨经历,痛不欲生。该人物造型属生行,以小生应工,先贫生、后官生。高符中、李景华、苏育民、王秉秦、陈新贵、靖正恭、杨觉民以及后起之秀王建军等均饰演过这一角色。人物出场为俊扮,戴纱帽插金花,内穿红素褶子,外穿红团花帔,下穿淡青彩裤,足穿厚底靴。当时靖正恭演出时,可能限于当时条件,穿红官衣,挂玉带。 -
82019-10
[ 词条 ]包文正
秦腔包公戏中人物造型。此人物见《宋史包拯传》,明小说《包公案》、清小说《三侠五义》等。以包拯为主要角色的秦腔剧目还有《铡国舅》《铡包勉》《赤桑镇》《黑驴告状》《铡八王子《《打銮驾》《水银罗帐》《九头案》《鸳鸯绦》《铡丁勇》《鲤鱼峡》《平妖传》《避风簪》《天仙帕》《八件衣》《花亭相会》《收五鼠》《包公审虎》《捉老虎》《月光带》《阴阳扇》《梅鹿镜》《血手印》〈白狗争妻》《无云寺》《封御猫》等。包拯(999~1062),字希仁,庐州合肥人。北宋天圣年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天章阁待制、龙图阁大学士、开封府尹等职。为官刚正不阿,断案铁面无私,欧阳修称赞他“少有孝道,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于朝廷”(欧阳修:《论包拯除三司使上书》)。是位竭忠于君、施爱于民的“劲正之臣”,人称“包青天”,死后谥号“孝肃”。此人物属净行,由大净应工。清光绪以来,出演该角色的有四金儿、刘五儿、雷劳儿、张福庆、陈德胜、张寿全、傅邦、唐华、阎良、大木头、五五子、郝来三、王庚寅、田德年、袁天霖、赵福海、辛兴安、李应才、张建民、周辅国、华启民、米新洪、王新奎等。其中,四金儿所饰《铡美案》之包拯戏词最多,始终不懈。而躯干伟岸,台架尤雄。吐字发言,虽数百句而一毫不苟……”有诗赞曰“身似金刚,声如雷鸣,响震山谷,气贯长虹。”(王绍猷《秦腔记闻》)。四金儿之后,又有田德年、张建民、周辅国、华启民等人,尤其田德年,则以“独到的‘犟音’‘膛音’‘傲音’而雄踞舞台,并被专家赞为秦腔史上正宫老调之佼佼者,当代之花面魁首”。当今扮演包公的年轻净行演员更是层出不穷,张兰秦、卫保善、张忠义、司存瑞等,都是现代观众所崇尚的“包公”偶像。人物勾黑脸,白眉子,脑门白日套一上弦红月牙(早期还绘一支笔管),戴黑相纱(见公主则披红纱),挂黑满,穿金绣滚龙黑蟒,围玉带,下穿红彩裤,足穿厚底高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华启民饰《铡美案》之包拯(戏曲研究院提供) -
82019-10
[ 词条 ]周仁瑞
秦腔《三滴血》中人物造型。山西五台县人,在陕西韩城经商,妻子何氏生下双胞胎儿子后因病去世,隔壁王妈妈出主意,将小儿子卖给李三娘做养子,改名李遇春;长子周天佑由王妈妈乳养。16年后生意倒闭,周仁瑞携子周天佑回老家,兄弟周仁祥为了独吞家产,受妻子挑唆指控周天佑不是哥哥的亲生儿子,兄弟两人对簿公堂。五台知县晋信书,想到古书有滴血认亲故事,便依法炮制,令周仁瑞父子当堂滴血验证。该人物属生行,以须生、老生两门抱应工。西安易俗社历次演出,均由刘毓中饰演该角色,该剧已成为刘毓中演出代表剧目之一。后郭葆华亦饰演过这一角色。人物扮相为俊扮,挂麻三绺,戴道冠,穿青素褶子,系丝绦,下穿青素彩裤,足穿白布袜、方口皂鞋。《路遇》一场,改挂白三,道冠稍歪斜,穿古铜色素褶子,并将左襟角反拽提起系于腰绦;《团圆》一场,改戴蓝底绣花员外巾,上穿男绣花对襟蓝帔,下穿古铜色素彩裤,足穿白布袜、福字履。电影《三滴血》中刘毓中饰周仁瑞、陈妙华饰周天佑、雷震中饰周仁祥、樊新民饰晋信书(易俗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