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0 条相关资源
-
62019-11
[ 新闻 ]陕西省文化厅
来源: -
272019-11
[ 新闻 ]一场隆重的秦腔活动周六银川上演!汇聚西北秦腔名家,数位梅花奖得主登台!
8月17日星期六19:00,银川市第五届“梨园秦韵”秦腔票友大赛暨优秀剧目展演将在银川市兴庆区玉皇阁文化广场盛大开幕,本次启动仪式融艺术性、文化性、专业性于一体,届时将有数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登台演出,让票友们看好戏,过足瘾!来源:搜狐新闻 -
82019-10
[ 词条 ]蓝田县蓝关古道过街戏楼
陕西古戏楼。位于蓝田县蓝桥镇东街。建造年代不详。坐北向南,横跨蓝关古道,台上演戏,台下通行,别致风情。戏楼为砖木结构,硬山式屋顶,台前有檐柱两根,台面呈方形,楼高8米,台面宽4.1米,进深4.45米。基高2.1米。此楼破旧,久无演出。 -
82019-10
[ 词条 ]《青荷吟》
新编秦腔历史本戏。谢迎春、谢艳春编剧。生旦唱做戏。事出唐白行简《李娃传》、宋元戏文《李亚仙》、明薛正衮《绣襦记》传奇等。2004年9月渭南市文化局演出团首演。导演宋玉香,作曲党中田、王音、张崇安,舞美李康。樊惠琴、蔺新武、党美丽、赵超峰等主演。本剧讲述了青楼歌伎李亚仙,与进京赶考的郑元和一见钟情,倾心相恋。但由于彼此身份地位悬殊,注定要经历太多的磨难,由此谱写出荡气回肠的人间真情。 -
82019-10
[ 词条 ]徽县庙坪戏楼
甘肃古戏楼。位于徽县柳林镇庙坪《始建年代失考,重建于清光绪八年(1883)。坐南向北,砖木结构,两面坡歇山顶。台宽7.8米,台口宽5.8米,深7.5米,台基高1.8米,总高10米有余。前后台有木屏风相隔.。左右有木刻对联:“点破炎凉世态,描画风土人情横额:“飞霞遏云”。 -
82019-10
[ 词条 ]朝天子
秦腔曲牌。源于元杂剧。昆曲《浣纱记》与京剧《连环套》等剧均有所用,亦均入词可唱。在秦腔中为唢呐吹奏的器乐曲牌。其曲体长大,中间乐段还可进行自由反复。正调为正宫调,相当于现代的F调,即筒音为1。由两只唢呐吹奏,牙子、铰子掌板,单楗加花敲击堂鼓,散板起头,四四拍子,转入正板后则加手锣垫衬,最后撤速渐慢而结束。常用于天坐帐、登殿等隆重场面,有[男朝天子]和[女朝天子]之别,也可用笛子吹奏。秦腔《无影簪》中群臣参拜纣王,《青梅宴》中许田射鹿都用[朝天子]伴奏。 -
82019-10
[ 词条 ]旬阳县帝王宫戏楼
陕西古戏楼。位于旬阳县南蜀河镇帝王宫山门处。台上中梁书有“清同治十二年岁次癸酉黄州阖属阳元班建立”字样,始知为1874年所建。坐西向东,南靠汉江,北依山坡,后台与帝王宫山门复合而成。为重檐歇山顶,平面呈品字形,灰色筒瓦覆盖,琉璃牡丹坐脊,四檐起翘远出。三面观式。台面通宽7米,台基高2.15米,两边置有耳房,宽2.9米,进深3.5米。后台深于前台,进深7米,台面上悬斗八藻井,前檐柱上支柱上承柱头枋、大额枋、栏额枋、挑檐枋,枋上满布彩绘,四角飞檐远出。平板枋悬一匾牌,上书“明凤楼”三字,台中以木板屏风相隔,两边为上下场门,后部与山门相连处为硬山式屋顶,入山门即为台下通道,沿阶而上便可进入戏场。 -
82019-10
[ 词条 ]《孙仁玉研究资料》
中国近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之一。王鸿绵编。1992年6月三秦出版社出版。书中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孙仁玉秦腔剧作及演出评论,有肖润华的《看秦腔三回头》、王鸿绵的《论孙仁玉剧作的时代风貌》、焦文彬的《试论孙仁玉秦腔短剧的艺术特色》等;二是孙仁玉剧作内容简介。还收录起草有《易俗社章程》和一些悼念文章,附录有《孙仁玉剧作排导、首演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