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0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福德班
甘肃秦腔班社。前身是德玉班,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由谢芳组建于西和,后因负债而解散。1920年县城知名人士杜荣等筹组新班。当铺东家杨某(山西人)将戏箱捐给县城隍庙福神爷,故以“福”字和“玉德当铺”的“德”字命名福德班。戏箱仍归城隍庙所有,杜荣等四人为箱主。魏葆为首任领班长。魏启元、罗树德、苟万德、王正紊、南生玉、何生贵先后继任班主。该班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出著名演员谢玉堂、罗树德等50余人。演出剧目极为丰富,1953年清理剧目时,该社共存有700多本戏本,仅连台本戏就有《兴汉图》《七侠五义》《精忠传》《粉妆楼》《东周列国》《三国演义》《万宝袋》《封神演义》《薛仁贵征东》等。拿手戏有八个“四”,即四大家人,四大刺客,四大纱帽,四个败朝皇帝,四个刀马旦,四个逼宫,四个丫鬟旦,四个剑等,另有“两吊”(《李翠莲上吊》《庄周妻上吊》)。1955年解散。1956年,在原班人马的基础上,成立西和县红光秦剧团。 -
302019-09
[ 词条 ]马振华
马振华(1923~1969)秦腔演员。工旦。陕西蓝田县人。小名家声。幼家贫,在理发店当学徒。因长得眉清目秀,鸭蛋脸庞,五官端庄,个头略高而偏痩,被惠济民慧眼识才,收为入室弟子,倾囊精心教授?随乃师在富平正风社、大荔牖民社边演边学,很快脱颖而出,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花旦演员。出师后,曾在汉中天汉社、渭南庄正社、高陵化民社、西安晓钟剧校、三原明正社以及甘肃天水、甘谷、定西、兰州等地搭班演出,名噪秦陇。1951年赴藏,先在西藏工委文工队。1954年调至西藏秦剧团,历任教练、队长、主任、副团长、支部书记等职。以做工见长,表演含蓄细腻,情态逼真,台风严谨,尤其眼神最能传情,却毫无轻佻过火之嫌;无论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演来神采奕奕,情态楚楚,观众无不为之倾倒,故有“万人迷”之誉。为所憾者,嗓音亮度欠佳,唱高音略带努挣“拉索”流弊,但却能沙中带甜,柔中见美。擅演剧目有《拾玉镯》《梅龙镇》《杀狗》《红鸾禧》《洞房》《苏三起解》等。“文化大革命”中饱受摧残,于1969年7月去世。 -
302019-09
[ 词条 ]李德民
李德民(1922~)秦腔演员、导演。工花旦。陕西人。系李民清之长子。13岁入宁夏觉民学社甲班。先后任银川剧社社长、青铜峡秦腔剧团团长等职。同时兼任导演工作,曾导演剧目几十本。擅演剧目有《黛玉葬花》《西施浣纱》《红娘子》《霸王别姬》《皇帝与妓女》等。 -
302019-09
[ 词条 ]王笃戏班
甘肃秦腔班社。清光绪十九年(1894)由正宁宫河人王笃组建。主要成员有须生墩子红、张长章、姜五得,旦角麦顺子,前场秋顺子等。演出的主要剧目有《玉虎坠》《紫霞宫》《回荆州》《金台将》《春秋笔》等。活动区域主要在正宁、彬县等地,还在西安设地摊演过戏。解散年代不详。 -
302019-09
[ 词条 ]王月华
王月华(?~1938)秦腔旦角演员,工小旦。陕西蓝田县人。陕西易俗社第十期学生。系陈雨农之高足。1935年初露头角,即显峥嵘,成为继刘箴俗、王天民之后最优秀的旦角演员。拿手戏有《走雪》《三回头》《周文送女》《蝶哭花笑》《殷桃娘》等。尤以《竹影斧声》最为出色,已成剧坛绝唱。1938年,因枪支走火而不幸身亡。终年只十几岁。身后有1934年上海百代公司为其所灌唱片《走雪》留世。王月华饰《蝶哭花笑》之绿波(易俗社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张宝华
张宝华(1933~)秦腔琴师、一级演奏员。陕西西安市人。1951年开始在咸阳大众剧团任板胡演奏员。1953年调西安易俗社,成为该社首席琴师。长期从事秦腔板胡演奏。先后为《三滴血》《火焰驹》《游龟山》《夺锦楼》《软玉屏》《双锦衣》《红梅岭》《智取威虎山》等50余本戏主奏操琴。演奏上,指法多变,引弓刚劲,轻松自如,清晰干净。《三滴血》《火焰驹》伴奏为其代表作。《游龟山》伴奏获1956年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音乐一等奖;1979年赴京演出《西安事变》获集体一等奖。陕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 -
302019-09
[ 词条 ]《碧玉簪》
中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别名《白玉簪》《碧落黄泉》。小生、小旦唱做并重。含折子戏《回娘家》。事出《碧玉簪记》。中路秦腔本佚。河南省戏剧研究所藏有豫剧抄存本。本剧讲述了礼部尚书张瑞华之女玉贞,许婚赵启贤。玉贞表兄欲娶不得,遂设计骗取玉贞碧玉簪一只,并伪造情书,暗置于洞房之中。启贤见之,疑玉贞不贞,时加辱骂,悒忧成疾。父张瑞华询之,乃知真情,表兄畏罪自尽,夫妻和好。 -
302019-09
[ 词条 ]福善班
甘肃秦腔班社。清光绪十六年(1890)由靖远地方绅士集资组建。因租用城隆庙戏箱,故起名“福善”,社长张七(红帮大爷),以演神会戏为主。清末民初,正兴德商号经理王效德赴西安贩卖水烟带回衣箱一副供该班使用。主要演员有高天喜、李招财、田偏牛、白云贵、陈宝宝等,陇南许多艺人也搭过该班。1929年,苗望春任社长,不久因受三灾影响而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