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话秦腔戏班和演员之间的专门用语,行外人一般听不懂也不大理解。行话是旧戏班艺人保守积习的产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渐废。秦腔行话大致可分为三种类...
-
言子班社内部瞒哄他人相互交流信息的一种特殊语言。类似于行帮黑话,只有自家人听得懂,行外人甚至外班社都难解其意。通常主家让两个班社同在一个戏台“打...
-
华庆班陕西秦腔班社。亦称张家班。据传,为明末崇祯年间(1628~1638)周至县谭家寨张显、张明兄弟创办。清道光时,张显家道畋落,以“卖箱不卖班名...
-
保符班陕西秦腔班社。创建于清康熙末年。乾隆中叶已成为西安著名的36个班社之一。著名的旦角艺人有宋子文,以色艺素佳而享誉一时。据严长明《秦云擷英小谱...
-
西安乱弹又称“中路秦腔”。陕西秦腔发展的一个支派。原以西安为活动中心,较多地吸收了“同州梆子”的唱腔和表演。清中叶的渭南腔、礼泉腔和周至腔都是它的先...
-
江东班陕西秦腔班社。乾隆初年创建于西安。西安最著名的三十六班之一。拥有一大批色艺俱佳的艺人,如以扮相俊美著称的姚琐儿,以声音优美而人称绝唱的樊小惠...
-
双赛班陕西秦腔班社。前身为江东班。成立于清乾隆初年,西安曲部著名的36班之一。据严长明《秦云擷英小谱·金队子》云:称“双赛”者,谓所出保...
-
营武班与六合班甘肃秦腔班社。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创建于敦煌。初为军营戏班,由兵士演唱曲子戏在庙会演出,后改唱秦腔,并从外地招聘演员,起名营武班。光绪...
-
同州梆子又称“老秦腔”“东路秦腔”。陕西秦腔发展中的一个支系或流派。起于明末,崇祯时李自成起义军以“西调”(有人认为即同州梆子)为军戏,后随军带往北...
-
泰来班陕西秦腔班社,清乾隆间西安曲部著名的三十六班之一。成立于乾隆中叶,一度与双赛班齐名。著名艺人有张连官、张世功、张德官、百顺官等。乾隆四十五年...
-
西府秦腔又称“西路秦腔”“西路梆子”。陕西秦腔发展中的一个支系或流派。以原凤州府(今凤翔)所属地区为活动中心。凤州府旧称西府,故名。据传,明万历时周...
-
德胜班陕西和新疆都曾有以德胜班为名的秦腔班社。①陕西德胜班。前身为光绪初年成立于长安县的双翠班,主要艺人有须生李云亭、十八红;小生党金良、茂盛儿、...
-
义兴班义兴班亦称田家班、成顺班。陕西秦腔班社,是西府历史最悠久的秦腔班社之一。清道光年间(1821-1850)宝鸡虢镇西堡田家创办。至光绪年间,箱...
-
于家戏班甘肃秦腔班社。清道光十年(1830)由宁远县于家庄(今武山县清池峪村)于氏兄弟组建。于家先袓曾系明代进士,任鸿胪寺鸣赞,为当地首富。于氏四兄...
-
牛家班甘肃秦腔班社。成立年代不详,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至咸丰十年(1861)间在兰州有演出活动。班主为牛怀顺。主要演员有三元官、桑旦(大嘴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