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秦腔
检索到 2517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火云洞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红孩儿》。娃娃生、武生、净武打戏。含折子戏《红孩儿》。事出《西游记》第四十至四十二回。西路、中路秦腔常演。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强堆口述秦腔抄录本。 -
302019-09
[ 词条 ]李密投唐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双带箭》《双投唐》。武生唱做打并重。含折子戏《血灌李密》。事出《隋书列传》第三十五回,《旧唐书列传》第三。各路秦腔常演。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蒲天信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瓦岗李密,拒不降唐。李世民率兵欲伐,后经王伯当劝说而投降,又嫌官封八台总镇太低,愤而催伯当逃走,世民追兵以乱箭射死。 -
302019-09
[ 词条 ]丁金龙
丁金龙(1942~)秦腔剧作家、一级编剧。袓籍河南信阳,云南人。曾任西安市秦腔第一团书记兼团长、西安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西安文史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其中,与其子丁爱军合作改编的大型秦腔现代戏《白鹿原》曾获第十五届中国曹禺戏剧奖剧本提名奖。 -
82019-10
[ 词条 ]板式
板眼形式 板眼组合是构成秦腔板式的基础、秦腔有一板一眼、一板三眼、有板无眼、无板无眼四种板眼形式。①一板一眼。节奏形式为2/4,每一小节含一个强拍(板)、一个弱拍(眼),故称“一板一眼”板眼形式。秦腔[慢二六板][碰板二六]即是。②一板三眼。节奏形式为4/4,每一小节含强拍(板)一弱(眼)一次强一弱,故称“一板三眼”板眼形式。秦腔[慢板][中三眼板][快三板]等即是。③有板无眼。没有固定板眼,也无小节,节奏自由的散板,秦腔[尖板][滚板]包括不带伴奏的新板[清板]等即是。秦腔《央金卓玛》唱腔里,就贯穿运用了 [二眼板]的新板式。②清板。板式作用板式是秦腔唱腔的基础,不同 板式有不同情感表现特性,板式越丰富,唱腔表 现力就越广,揭示人物感情的手段越多。 -
302019-09
[ 词条 ]沙桥饯行
南路、西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小戏。别名《唐僧取经》。生角为主唱做工戏。事出《西游记》第十三回、《慈悲愿》传奇。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杨春生口述本。 -
302019-09
[ 词条 ]水娃子
水娃子(生卒年不详)清代末年秦腔演员。工花旦。陕西西安市人。扮相俊美,唱腔委婉清秀,表演逼真细腻,文武不挡。以闺阁旦驰名三秦。所演剧目有《铁弓缘》《金钟罩》《审苏三》《春秋配》《拾玉镯》等。王绍猷在《秦腔记闻》里对他的表演赞道:“如黄花晚菊,上林翡翠。” -
82019-10
[ 词条 ]《李刚打朝》
《李刚打朝》秦腔传统本戏。别名《黑打朝》《斩李广》《双尽忠》等。须生、二净唱做并重戏。含折子戏《斩李广》。事出《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二、九十三回。袁克勤、李发民、陈仁义等代表剧目之一。现存版本有西安德华书局刊行秦腔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抄录本;甘肃省图书馆藏沈德福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周厉王宫中摆宴,为李广贺功。 -
82019-10
[ 词条 ]晋(福长)派
晋福长(1890-1965),秦腔演员。陕西西安市人。9岁入长庆社,与阎国斌、刘光华、王禄林同科。以演木偶、皮影小戏开蒙,三年工夫,练就了唱念敲击多种技能。遂被榛苓社看中,从此由小戏改学大戏。因其自知身架功力稍欠,加之赋性洒脱是崇尚自由之人,而秦腔之丑行,“有临场发挥的余地,随时可以颂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尤其对于世态炎凉,满眼不平,恰如骨鲠在喉,以吐为快。”另外他的多才多艺也是“屈指无几”,秦腔之外能唱眉户、道情、汉调二黄、山西梆子、河北梆子等。因而,秦腔丑角的“晋白”,极有可能始于晋福长,倘果真如此,还当追记首创之功。《捉鹌鹑》出场后的“大徒弟叫踏打,二徒弟叫打蹬”,还有《拾黄金》的“说一个一,道一个一”,以及“一个小伙爱放羊”等大段绕口令式的快板,均为其独创,已成秦腔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