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秦腔
检索到 2517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陈春华》
秦腔现代本戏。张星点所编剧目。唱做并重戏。陕甘宁边区警三旅宣传队首演。本剧讲述了国民党勤务兵陈春华不堪忍受压迫和打骂,毅然投奔人民解放军军队,获得新生。 -
82019-10
[ 词条 ]《试验移植革命现代秦剧〈红灯记〉》
秦腔唱腔音乐集。甘肃省革命现代秦剧《红灯记》移植组、酒泉地区文工团试验移植。1972年4月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含三个部分,一为前言,二为《红灯记》剧本(与京剧本同),三为秦腔主旋律乐谱,包括序曲、幕前曲、间奏曲和剧中人的全部唱腔等。 -
82019-10
[ 词条 ]碟碟子
碟碟子(生卒年不详)清光绪初年秦腔演员。工丑,擅长武技。为当时同州梆子武丑之最著名者,其技与皂皂子相并列。其饰演的文戏《紫霞宫》之宁知县、《三搜索府》之施不全等都非常出色。王绍猷《秦腔记闻》评赞曰:“猿臂猴形,武艺精通,滑稽突梯,妙趣横生。” -
302019-09
[ 词条 ]花雅之争
“花”即粗俗、下俚,指当时兴起的以梆子腔、板腔体为代表的民间戏曲,时称“花部乱弹”广雅”即正宗、高雅,指当时宫廷所倡导的以曲牌体为代表的昆曲,时称“雅部“花雅之争”主要指蜀伶魏长生率班进京以演唱秦腔(也有文献载指以演唱甘肃西秦腔乾隆五十年(1785)皇帝下诏,将秦腔班交步军统领,五域贴出告示“令改昆、弋两班”,演员不遵者,“查拿惩治,递解回籍”。魏长生由此改唱京腔,却依然被逐出京城。无奈之下,只好渡江南下,辗转于昆腔故地扬州、苏州,从此,秦腔又在苏、扬两地开始畅传。并与昆腔展开生死搏击的艺术较量,结果,又扭转了两地素习昆腔之世风。成为秦腔继北伐京腔之后,再南讨昆腔的又一次胜出。 -
302019-09
[ 词条 ]清风亭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天雷报》《雷打张寄保》。老生、老旦、正旦、小生唱做并重。含折子戏《赶子》《盼子》《认子》。各路秦腔常演。陈景民演出代表剧目之一。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长安书店刊行晨歌秦腔《忘恩记》改编本,山西省艺术研究所藏秦腔抄录本,甘肃省图书馆藏秦腔抄录本,《河北梆子传统剧目汇集》第三十三集收录刘振江口述本。 -
302019-09
[ 词条 ]《唐王游地狱》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拾万金》《刘全进瓜》《李翠莲游地狱》《打经堂》等。生旦唱做并重。含折子戏《刘全进瓜》。事出《西游记》第十二回,另有《唐王游地狱》小说、《钓鱼船》传奇等。各路秦腔常演。今存版本 现有多种版本存世,包括河北梆子、秦腔和东路梆子等。有青海省隍中县土门乡贾尔藏清代秦腔抄录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民国秦腔抄录本,甘肃省图书馆藏清代文明堂刻录本。 -
302019-09
[ 词条 ]《京兆画眉》
有《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十集收录本。本剧讲述了汉宣帝时,京兆尹张敞风流倜傥,闺房情深。 -
302019-09
[ 词条 ]田老四戏班
甘肃秦腔班社。清宣统二年(1910)由西峰市董志塬田老四(排行第四,真名不详)组建。主要成员有须生张新米、白聪聪,花脸禄祥、寿祥,旦角张新全、梁顺保、张有良,板胡张连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