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秦腔
检索到 2517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广武山》
《广武山》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战山》。红脸、武生唱打做工戏。中路、南路、东路、西路秦腔常演。东路梆子由须生扮秦琼。现存版本有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藏沈德福、刘敬庭口述秦腔抄录本。 -
302019-09
[ 词条 ]《玉梅绦》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霍大堂回府》《卫子夫和番》。须生、正旦、武生唱做打并重。含折子戏《霍光回府》。事出《史记魏将军骠骑列传》《前汉书列传》第二十五卷。现存版本有《甘肃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九集书录存抄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秦腔存抄本。另有河北梆子存抄本。本剧讲述了霍光之妻卫巧云,乃子夫娘娘之妹、霍去病之母。去病为武帝之义子。 -
302019-09
[ 词条 ]《法门寺》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双玉镯》《宋巧娇告状》《双娇奇缘》《提赵廉》。小生、须生、小旦、媒旦、丑唱做并重。含折子戏《拾玉镯》。各路秦腔常演。乔新贤、姜能易、阎更平、杨金凤、李桂芳、马振华代表剧目之一。今存版本 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西安德华书局刊行秦腔本、陕西人民出版社刊行姜炳泰改编同名秦腔本、长安书店刊行《拾玉镯》秦腔折戏本、敦煌文艺出版社刊行王正强选编《秦腔传统剧目选粹》舞台演出本。 -
82019-10
[ 词条 ]动作铜器
秦腔舞台上各种人物的表演,无论身段、台步等,都有很强的节奏美和舞蹈美,而且须在锣鼓的配合下,借锣鼓音响使其节奏更加鲜明突出,情绪的表现更为强烈夸张。秦腔拥有的动作铜器谱式相当丰富,仅马凌元辑入《秦腔打击乐》的谱式就有210首(套),各个谱式随着节奏、音响、乐器配置而有别,生出各自不同的情绪和表现专长。用小铜器奏出的称[小一串铃],一般节奏平稳,音响淡雅,多用于丫鬟、小旦上下场,秦腔《三击掌》的丫鬟、王宝钏出场即用此。秦腔《拷红》一剧,红娘听见老夫人呼唤,在内应一声“来啦!”之后,即踩花步用此一串铃锣经送上。配合人物三上步表演者称[踏三锤],秦腔《打镇台》王震言毕“大人上得堂了”之后,李庆若三逼王震的上三步即是。 -
82019-10
[ 词条 ]古装
秦腔戏衣的一种。原为京剧大师梅兰芳创制。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陕西易俗社北平演出时带回,渐成秦腔定制之一。 -
82019-10
[ 词条 ]《三滴血主要唱腔及曲牌》
秦腔曲谱集。音乐设计薛增禄、荆生彦,记谱王振。1960年4月长安书店出版。全书收录秦腔《三滴血》主要唱腔,如李晚春之[慢板]转[二六板]欢苦音唱腔“兄弟窗前把书看”,贾莲香及周天佑之[二倒板]转[慢板][二六板]苦音唱腔“家住在五台县”,李遇春之[大带板苦音二六]唱腔“袓籍陕西韩城县 -
82019-10
[ 词条 ]蔡立人
蔡立人(1936~)秦腔剧作家、编剧。四川阆中县人。1951年参军后曾担任部队文艺指导、宣传干事、理论教员和报社文艺编辑等。1960年开始剧本创作,作品有秦腔现代戏《进军路上》(与人合作),大型历史秦剧《三曹父子》,移植整理的大型秦剧有《朱元璋斩婿》《汉宫秋月》等、话剧《众志成城》、电视剧《未被处决的新娘》,还与他人合作改编电视戏曲片 -
82019-10
[ 词条 ]钟纪明
钟纪明(1909~1969)秦腔剧作家。湖北武汉市人。原名冷善远。曾创作秦腔《三勇士》《放下你的包袱》《宣誓》《解放发电厂》等,电影文学剧本《雪海银山》《延安游击队》等,还发表专论《向民间文艺学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