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秦腔
检索到 2517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顺义班
顺义班在秦腔艺术界称顺义班的有两个,一个是陕西秦腔班社,另一个是甘肃人于陕西顺义班基础上组建的甘肃秦腔班社。①陕西顺义班。清同治十年(1871)前后陇县商人张履祥创办。因其衍用商号顺义成而名。②甘肃秦腔班社。1921年由张家川回族宗教人士马锡武出重金在原陕西陇县顺义班基础上组建。班长赵福红。主要演员有贾抱抱(生角)、刘旦(旦角)、何生辉(丑角),还有刘大净、冯大净、牛大净等。 -
302019-09
[ 词条 ]打銮驾
秦腔传统小戏。别名《闯道》。大净、小旦唱戏。路秦腔。有个本世,有西安德华书局刊行秦腔改良本、西安同兴书局刊行秦腔改良本、长安书店刊行《秦腔汇编》第一集书录本。其他梆子戏有同目。另有蒲本抄录本。 -
302019-09
[ 词条 ]《汾河湾》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柳家坡》《薛礼还家》。须生、正旦唱做戏。含折子戏《柳家坡》。事出《征东全传》第四十一回。各路秦腔常演。今存版本 现有多种版本存世,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余林华、刘太利口述秦腔抄录本,山西省忻州戏剧研究室藏蒲州梆子抄本,山西省戏剧研究所藏蒲州梆子油印本,山西人民出版社刊行张金榜整理蒲州梆子抄本,河北省艺术研究所藏赵殿元口述河北梆子本 -
302019-09
[ 词条 ]《葫芦峪》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胭粉计》《六出祁山》《上方谷》。须生、净唱做戏。含折子戏《司马拜台》。事出《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三園。各路秦腔常演。王文鹏、刘易平、杨改民、文汉臣、薛志秀代表剧目之一。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魏甲合口述秦腔抄录本;甘肃省靖远清嘉庆言钟有铸目。本剧讲述了诸葛亮六出祁山,欲与司马父子决一胜负。司马懿坚守不出者葛亮赠以凤冠霞帔,令其穿戴以辱之,司马懿居然穿戴拜合。 -
302019-09
[ 词条 ]荆生彦
荆生彦(1913~1960)秦腔琴师。陕西西安市人。原名生炎,字香亭。出身于袓传吹鼓世家,精通民间吹鼓音乐及秦腔、汉调二黄、关中道情等地方戏曲。1935年,中国百代公司为李正敏灌制的一批唱片,正是三人所创造的艺术结晶,也使李正敏在秦腔唱腔和演唱方面,鳳得“秦腔正宗”之声誉。1949年后,加入西北野战军文工团。1952年,调入西北戏曲研究院。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他对板胡的制作、演奏技巧,乃至过门旋律等皆进行了重大革新和发展:首先确立了板胡在秦腔文场中的主奏地位,使长期沿用的二股弦从此退居一隅;其次,将原秦腔板胡的大壳、短杆、低千斤、粗弓子, -
82019-10
[ 词条 ]牛芮青
牛芮青(1882~1942)秦腔理论家。甘肃通渭县人。为陇右名士,出身世代书香。对戏曲研究颇深,并有《陇右优伶志》遗稿传世。该书稿含前后两部分,后部已遗,前部完好。不仅对其各自之表演、唱腔、念白以及化妆、脸谱、特技绝活一一点评,也对各人之生活嗜好、趣事佚闻多有涉略,尤其“序”文还对明代甘肃之西秦腔,做出简约论证和详考。该书对研究甘肃近代秦腔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参考价值。 -
82019-10
[ 词条 ]《伐子都》
《伐子都》秦腔传统本戏。别名《牛脾山》《烧子都》等。含折子戏《伐子都》。小生、武生、净唱做并重。事出《左传鲁隐公十一年》《东周列国志》第四、第七回。元有李直夫《考谏庄公》杂剧。现存多种版本,有甘肃省图书馆藏沈德福口述秦腔抄录本、陕西省《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十二集书录本。另有上党、中路、北路梆子抄录本,蒲剧梆子抄录本,豫剧抄录本,山东梆子抄录本等。 -
302019-09
[ 词条 ]《红绫帕》
甘肃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小生、小旦、小丑唱做并重。甘肃省图书馆藏有吴岐山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书生苏捧章洪鸿侯与张世杰相约游冥王寺,苏题诗于寺墙,白太公之女白遇红观诗和之,互生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