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秦腔
检索到 2515 条相关资源
-
32019-10
[ 词条 ]冯月秋
(1883~1964)秦腔演员。武山县城关镇人。艺名腊梅。自幼学艺,拜天水西秦鸿盛社张某为师。1927年回武山组建辅德班,活动于陕、甘、宁三省(区)交界各县。1934年收任建新为徒,共同创办祥盛社。 -
302019-09
[ 词条 ]肖玉玲
肖玉玲(1939~ )秦腔演员。女。工闺阁旦。陕西西安市人。13岁入西安尚友社学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曾以电影戏曲艺术片《火焰驹》之黄桂英一角而享名。 -
302019-09
[ 词条 ]云手
秦腔传统表演程式。常表现人物着急、气愤、激动等情绪。如《辕门射戟》中吕布射戟之前的激动心情,《赵云闯宫》中赵云欲闯宫的决心和大无畏的气概等。有正反两种。 -
302019-09
[ 词条 ]《凤仪亭》
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抄录本和《貂蝉》秦腔改编本。本剧讲述了东汉末,董卓专权,王允、张温联合袁术等十八路诸侯共讨之。董卓为避诸侯之兵,逼献帝迁都长安。途中,张温妻女遇落难貂蝉,遂收为婢女带往长安。 -
302019-09
[ 词条 ]《美人换马》
秦腔》第十三集书录本。本剧讲述了汉武帝时,西域进献一匹天马,帝命长安县令沈从周暂养。不慎天马失踪,帝怒,革沈职,命其戴罪寻马。沈女云波,为解父难,愿卖身赏金寻马。沈卖女与徐刚做妾。 -
302019-09
[ 词条 ]绪升戏班
由秦腔演员香玲在陕西招聘了80余名演员组班唱戏。香玲为领班长。徽、成二县观众对缙升戏班的演员有句口谚:大杨、二杨;苜宿花,赶郎。 -
82019-10
[ 词条 ]文化社
甘肃秦腔班社。1937年文汉臣在原共和社和云育社基础上创建于兰州。负责人先后有文汉臣、魏永斋、耿忠义、岳钟华、张砚芳、张玉书等。剧社演职人员一般在40人左右,最多时达80余名。是兰州秦腔班社中阵容强大、组织严密、管理较好的一个大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度与福利社合并,改名为文化福利社,于海如任社长。1953年民主选举牛利民、张砚芳任正副社长,排演了一批现代剧目。 -
82019-10
[ 词条 ]平乐社
甘肃秦腔班社。1930年国民党陇东陈桂璋部十三师参谋主任张本仁邀高天喜等著名演员创建于平凉。共办三期,招收150余名学员。同时又创办科班3期,培养学生150余名,在表演、音乐、舞美、化妆、服饰等方面立足于改革,成为甘肃秦腔走向改良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