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秦腔
检索到 2515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
秦腔 音乐秦腔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剧本、表演、舞台美术等艺术手段相结合,集中地 表现戏剧内容。秦腔音乐结构属板式变化体,并 拥有大量丝弦和唢呐伴奏曲牌。主要包括唱腔、 念白、伴奏(见场面)三个部分,其中唱腔和念白是秦腔音乐的主体,在不同剧目的情节和不同 行当的表现形式上各有侧重。秦腔音乐在秦腔演出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不仅以散一慢一快一散的板式变化构成成套大 段唱腔极尽抒发人物的内心感情,更重要的是 为剧情创造和渲染出各种场景和气氛,尤其打 击乐,.规定并控制舞台节奏,统一并协调表演章近 60多年以来,由于新音乐工作者参加了秦腔音 乐的改革工作,秦腔音乐的构成,在演唱的形 式、乐队的组成,以及和声、复调、配器等作曲技 术的运用上,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新创作的成分曰益增多,从而使秦腔音乐有了很大的发展 -
82019-10
[ 词条 ]
秦腔 发声秦腔发声术语表名词-释义本音:亦称“本嗓”“真嗓”。秦腔声乐术语。演员行腔发声方法之一。与“二音”相对。演唱时,气从丹田出,通过喉腔共鸣,直接发出声来,称为“本音”或“本嗓”“真嗓”。如秦腔小角演唱的各种“彩腔”,花脸演唱的“犟音”等,都属于用假嗓翻高八度唱出的“二音”范围。“二音”在曲谱中通常以“+……:”符号标出。鬼音:演员行腔发声方法之一。秦腔“二音”的另一称谓。天罜音:秦腔生行演唱音色的一种。秦腔艺人所称之“天罜”,通常指两个部位,一为口腔内的上腭(俗称天花板),二为脑顶。一般发音,气从丹田出,经喉腔共鸣,直接发出声来。秦腔《草坡面理》之金兀术、《满床笏》之郭子仪,以及《坐窑》之吕蒙正、《吃鱼》之简仁同的演唱中多有运用。鼻音:亦称“鼻韵”。秦腔生行演唱音色的一种。满口嗓:秦腔生、旦演唱音色的一种。与“满口音”同义。云遮月:秦腔生行演唱音色的一种。这种嗓音,开始听来似觉干涩,朦朦胧胧,|嗓子溜开唱热,便愈唱愈觉嘹亮动听,使人感到寓韵丰富、潜力无穷。 -
82019-10
[ 词条 ]《
秦腔 舞台美术》中国秦腔文化丛书之一。 主编刘斌,王治国、李明瑛编著。2011年10月 陕西出版集团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内容包括 “秦腔舞台美术发展综述、秦腔人物造型、秦腔 景物造型、舞台美术人物简介”4个部分,其中 “秦腔人物造型”有概述、秦腔化妆、秦腔服装3 个方面;“秦腔景物造型”包括概述、秦腔砌末道 具、秦腔砌末的种类及应用、秦腔布景装置、舞台灯光、舞台效果6个方面。 -
82019-10
[ 词条 ]《
秦腔 艺术论》秦腔文论集。陕西振兴秦腔艺术系列丛书。张晋元著。1994年11月陕西人 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全书汇集了作者发表于各 地报刊约40篇秦腔评论文章,包括《秦腔的流 派与传播》《秦腔艺术在台湾》《秦腔是京剧西皮的远祖》《用数学揭开戏曲美学之奥秘》《论秦腔 艺术“三”形态》《戏曲滚白论》《秦腔彩腔研究》 《略谈秦腔中的“借韵行腔”》《“鸿雁捎书”溯源》 《“乱弹”的称谓及其由来》《大荔剧种何其多》 等。 -
82019-10
[ 词条 ]《中国
秦腔 脸谱》秦腔脸谱画册。张江中编著。2011年2月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全书含秦腔脸谱概说、秦腔脸谱的特殊髯口及名称、秦腔花脸的勾脸膛、中国秦腔脸谱图录和秦腔花脸领衔剧目5个部分,收入陕西东、中、西、南及甘肃陇南、陇东、陇中和“耿派”等9路脸谱608幅,附西北花脸前辈彩装剧照若干幅 -
82019-10
[ 词条 ]《
秦腔 史瑰》秦腔史专著。杨志烈著。1982年10月陕西省艺术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市文化局印行。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记述了清代秦腔由陕西传入新疆的社会历史背景及途径;第二部分记述了新疆第一个秦腔班社——新盛班的发展演变历程。 -
82019-10
[ 词条 ]《
秦腔 音乐》①安波版《秦腔音乐》。秦腔音乐最早的曲谱集和研究 著作。是延安新文艺工作者研究秦腔音乐的重 要成果。1948年上海海燕书店出版。由作者在 延安时期收集整理而成,并几经波折才保存下来。理论部分的“秦腔音乐概述”,用新观点研究探讨了秦腔音乐的调式、板式、进行等特点。主 要内容包括秦腔的传说及流布情况,秦腔的乐器配置,秦腔的剧曲形式,秦腔的调式,秦腔的板眼节奏及演唱、记谱、定弦、定调法等。曲谱部分,收录了秦腔常用板式。在秦腔音乐继承与改 革和创新中起到重要作用。前者收录了王依群《秦腔板眼研究》、安波《秦腔音乐概述》、 梅丝《秦腔曲调的几个问题》、王绍猷《秦腔之音 调板眼》等论文6篇,后者收录了秦腔打击音 乐、弦乐曲牌和各种唱例。完整地保存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前陕西秦腔音乐的全貌。曰益荣 “引言”称:“这里所收集的材料,不但可解决实 际学习,而且能指给人以初步研究和开展秦腔的途径。”③《中国秦腔文化》丛书之《秦腔音乐》。 -
82019-10
[ 词条 ]《品评
秦腔 》中国秦腔文化丛书之一。主编刘斌,翼福记、陈昆峰、卢恺编著。2011年10月陕西出版集团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秦腔评论文章汇集。按内容分列关爱秦腔、记忆秦腔、理论秦腔、评说秦腔四个方面,收录数十位评论家撰写的评论文章4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