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秦腔
检索到 2515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梨园店铺
秦腔戏班购货,一般都是提前订做,店铺或作坊则按购方要求再行制作。由此形成店铺与作坊、制造与营销相兼的通例。如甘肃民勤的芦家靴铺、西安的聚庆福戏装作坊等皆是。苟在秦腔戏班从事箱倌多年,精通戏装、盔帽、道具等制作工艺,后创办家庭戏装作坊,专为周边剧团制戏剧用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他绣制的各色蟒靠、官衣、男女褶子、软硬头帽、五路须口条等十分畅销。故从光绪初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有影响的甘肃秦腔演员郗德育、耿忠义、岳中华、李富贵、牛百顺等都穿芦家靴子,后陕西、新疆、青海等地戏曲艺人,也慕名前来定做。1956年,该靴部撤销,芦向乐改行。1947年秦腔演员何振中在兰组建精华社,邀请该公司经理陶渠来兰为其制景,陶率石存真、宋发、李健、朱理、陶杰、周杰一行抵兰,并为《白蛇传》首绘布景,鸣动全城;继而又为该社《济公传》一剧绘出“机关布景”,更是轰动一时 -
82019-10
[ 词条 ]白娘子
秦腔《白蛇传》中人物造型。 -
82019-10
[ 词条 ]苏(育民)派
素有“苏氏三兄弟”之称的苏育民哥哥苏哲民和苏琦,也是秦腔小生行当中的佼佼者。三兄弟艺术造诣虽然各有所别,但戏路和唱派风格并无太大差别,故观众统称其为“苏家腔”。尹良俗 秦腔演员。工文武小生。1933年生。陕西西安市人。10岁入西安易俗社,从师苏育民、杨令俗等。擅于演唱慷慨激昂的大段唱腔,表演干净、大方。炱宗汉 秦腔一级演员。工须生兼演老生。1940年生。陕西咸阳市人。12岁入西安三意社学艺,从师苏育民、封至模、张朝鉴等。尤擅长唱功,音域宽广、稳健刚劲。 -
302019-09
[ 词条 ]戏曲改革运动
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边区,开始了初步的改革工作,演出了京剧《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秦腔《血泪仇》等新剧目,为实践中国共产党提出“推陈出新”的方针创造了成功的经验。 -
82019-10
[ 词条 ]张(建民)派
张建民(1913~1963),秦腔演员,陕西临潼县人,主工大净。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崛起的一花脸明星。13岁入榛苓社学艺,满师后多在渭南、铜川等地搭班。1942年参加西安尚友社。 -
302019-09
[ 词条 ]山膀
旧时秦腔戏班训练此功与练耗山膀功一样,须耗完一炷香方可歇息。山膀基本训练动作术语表山膀动作-动作要领翻手:双掌自腰间上撩,至头顶上方,掌心向上,双臂微圈。多用于旦角“亮相”,尤以武旦表演运用较多。 -
82019-10
[ 词条 ]带板
秦腔板式唱腔之一。是一种节奏非常独特的“散板”类板式唱腔。 -
302019-09
[ 词条 ]脚位
秦腔基本功。演员舞台表演中,站式的分解动作之一,即包步式、八字式、丁字式、戳腿式、踏步式、存腿式、盘卧式、大掖步、踮丁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