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秦腔
检索到 2516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斧劈老君堂》
西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别名《箭射宝屏》《老君堂》。武生、净唱做打并重。事出《说唐演义》第四十二回。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张太口述秦腔抄录本;甘肃省图书馆藏口述秦腔抄录本。 -
302019-09
[ 词条 ]走边
秦腔传统表演程式。原系京剧用语,后为秦腔所借用。戏中大都由小打扮装的武戏演员用以表现夜间潜行、快捷疾进的表演套路。分为单走边和双走边两种。一人独行的称为“单走边”,如秦腔《石秀探庄》中石秀“走边”即是。双人同行的称为双走边,如《打焦赞》中焦赞与杨排风的走边即为双走边。另外还有多人齐舞的集体走边。如秦腔《四杰村》《黑旋风李逵》等戏中均有此表演。 -
302019-09
[ 词条 ]杨天基
杨天基(1928~ )秦腔琴师、演奏员。陕西西安市人。幼从雷致甲学习秦腔板胡,后得荆生彦真传。1953年调西北戏曲研究院,任秦腔板胡演奏员,并从事教学工作。参加了《祝福》《杨七娘》《盗仙草》《悟空借扇》等剧目的作曲,编写并出版《秦腔板胡简明教材》及《秦腔音乐基本常识通俗讲义》两种教学专著。系陕西省戏剧家协会、陕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等。 -
82019-10
[ 词条 ]《双罗衫》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黄天荡》《罗衫记》《白罗衫》。须生、小生、正旦、老旦唱做戏。含折子戏《汲水》《详状》(又称《夜审姚达》)《哭灵》。各路秦腔常演。沈和中、庄正中、伍富民、米钟华代表剧目之一。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甘肃省图书馆藏田养公口述秦腔抄录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王振鳌口述秦腔抄录本,另有中路梆子抄录本。 -
302019-09
[ 词条 ]《罗成叫关》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淤泥河》《罗春查关》《罗成写书》《破守关》《罗成征北》。武小生唱做打并重。各路秦腔常演。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郭建民、徐德喜口述秦腔抄录本;甘肃省图书馆藏口述秦腔抄录本。 -
22019-10
[ 词条 ]吴复兴
吴复兴(1943~ )秦腔作曲家、一级作曲。陕西西安市人。1958年进入陕西省戏曲剧院学艺,师从炱金魁、张万、荆生彦、李正敏、王东生等。1973年始学作曲。1975年以来,曾与人共同创作秦腔《洪湖赤卫队》《祝福》《艳霞》《梁玉娘》《宇宙锋》《卧虎令》《千古一帝》的音乐。2010年为秦剧《锁麟囊》作曲获第五届西北秦腔艺术节作曲一等奖。后任陕西戏曲研究院秦腔团艺术组长、陕西省秦腔花脸研究会副会长。 -
82019-10
[ 词条 ]粉妆
秦腔面部化妆的一种。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秦腔生、旦角化妆,所用化妆颜料系粉剂,故名“粉妆”;又因当时尚无电灯照明,舞台灯光十分暗弱,生、旦化妆颇为清淡,故又称为“淡妆”。秦腔旦角面部化妆之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秦腔旦角化妆较为仔细,擦粉、抹胭脂,并用烟墨勾眉画眼,同时用手指蘸黑墨子淡揉眼窝以衬托眼神,并在下唇正中点一个小红圆点;老旦则不擦粉,或素脸、或抹一点土黄、或加几道白皱纹即成。秦腔生角面部化妆之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秦腔须生、老生化妆均不擦粉,仅用辛红勾画印堂纹,再简单画出眉毛即可;小生、生则擦粉抹、少许胭脂即可成。 -
302019-09
[ 词条 ]王军武
王军武(1946~)秦腔剧作家。陕西西安市人。197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任陕西省秦腔爱好者协会常务副会长、陕西省文化厅振兴秦腔办公室主任等职。1967年开始剧本创作,代表作品有秦腔《荆辅刺秦王》《鸿门宴》《千金买笑》《药王孙思邈》《刘志丹》《鲁迅在西安》《不能公开的秘密》《金州银果》《陪嫁的宰相》《鹑觚原》《刘胡兰》《大寨之路》等;与人合作创编的剧本有曾获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剧本奖、陕西省艺术节优秀创作奖等奖项。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文学学会会员。现为陕西唐梨园秦剧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该公司所属秦腔剧院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