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秦腔
检索到 2516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八仙寿图》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迎仙桥》《八仙图》。须生、正旦、老旦、丑角唱做并重。西秦腔演版西张德明秦腔抄录本;甘肃省图书馆藏口述秦腔抄录本。 -
82019-10
[ 词条 ]阎良
阎良(生卒年不详)秦腔演员。工花脸。陕西周至县人。清光绪末年华庆班之台柱,其声嗓洪厚。王绍猷《秦腔记闻》有评:“似梦中吼狮,天空雷鸣。” -
302019-09
[ 词条 ]亮靴底
但陕西、甘肃秦腔中的“亮靴底”程式略有不同。陕西秦腔为抬腿、绷脚面,提腿微屈稍向侧倾斜,顿住,亮靴帮,左右腿均如此。甘肃秦腔则是提腿于台沿,右手抓袖,左手療袍襟,左腿棚脚面搭至台边,把靴底直接亮给观众。另外,陕西秦腔多穿京靴,甘肃秦腔旧时多穿本省民勤靴,该靴底扎花、帮高、底窄、中间不足一寸,形同葫芦。 -
302019-09
[ 词条 ]清官册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雁门关》《审潘洪》《三审潘仁美》。文武须生、大净、正旦唱戏。含折子戏《调寇》《摘印》。事出《杨家将演义》第二十回及《昭代箫韶》。各路秦腔常演。银福子、和家彦代表剧目之一。今存版本现有多种版本存世,有陕西省城南院门义兴堂书局刊行秦腔本,1948年西安同兴书局刊行秦腔《调寇准》折戏本,西安德华书局刊行《调寇准》秦腔本,长安书店刊行武纪坤整理秦腔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刘太利、李长发口述秦腔抄录本,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藏清代文星堂木刻本,《甘肃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二集收录本,青海省湟中县土门公社贾尔藏大队藏清代秦腔抄录本。 -
202019-12
[ 词条 ]谭建勋
谭建勋(1996~)秦腔演员。工小生、须生。陕西凤翔县人。1978年在靖远县秦剧团工作。1990年调甘肃省秦剧团。2009年调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现任甘肃省秦剧团艺委会主任。曾获西北五省区秦腔新秀电视大赛一等奖、全国戏剧小品比赛优秀表演奖、甘肃省首届敦煌文艺奖、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表演奖、甘肃省文化艺术人才金飞天奖、全国人口文化奖。2001年获得第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
82019-10
[ 词条 ]冯杰三
冯杰三(1901~1973)秦腔剧作家、服装设计师。陕西西安市人。曾任陕西省政府编译室科员。由于酷爱秦腔,工作之余常住陕西易俗社,兼任编辑。后正式加入该社,历任剧务主任、教育主任等职。对秦腔服装、头盔、发式颇有研究,曾与封至模为易俗社戏装的改良与革新做了贡献,也为电影《火焰驹》《三滴血》服装的设计出过大力,其设计的图案花纹、深受行内行外普遍赞赏,有许多至今仍为北京、江浙戏衣作坊保留并沿用 -
82019-10
[ 词条 ]罗士奎
~1989)秦腔演员。初学生角,后改工花脸。陕西渭南市人。1953年参加西北戏曲研究院,原演同州梆子,后改演秦腔。师从同州梆子艺人王麦才,功架特好。表演上,在继承同州梆子和秦腔花脸粗犷、豪放、威武的同时,又吸收了庙堂艺术的特点,造型夸张,气势威武,架势大,富有雕塑美。 -
32019-10
[ 词条 ]谭建励
(1996~)秦腔演员。工小生、须生。陕西凤翔县人。1978年在靖远县秦剧团工作。1990年调甘肃省秦剧团。2009年调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现任甘肃省秦剧团艺委会主任。曾获西北五省区秦腔新秀电视大赛一等奖、全国戏剧小品比赛优秀表演奖、甘肃省首届敦煌文艺奖、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表演奖、甘肃省文化艺术人才金飞天奖、全国人口文化奖。2001年获得第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