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6 条相关资源
-
22019-10
[ 词条 ]张润民
张润民(1925~2008)戏曲活动家、秦腔票友。陕西县人。1942年,曾邓宝珊部二十二军任宣传队队长兼秦剧团指导员。1949年绥远起义后,随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后转业于地方,先后在甘肃省外贸局、财经学院、中医学院、正宁县商业局任职。曾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甘肃省政协委员,民革甘肃省委常委、副秘书长,甘肃省振兴秦腔学会副会长等。一生酷爱秦腔,曾和不少名家同台合作演出。其戏路较宽,生、旦、丑行均能应工,尤以丑行最为出色。其中演《杀狗》之老旦、《柜中缘》之淘气、《小姑贤》之姚氏、《拾黄金》之胡来、《杨三小》之杨三小、《起解》之崇公道等,均有一定影响,还能自编自演快板、小戏曲。一生热心秦腔公益事业,倾全力积极参与各种秦腔演艺活动,对来兰州演出的省外和基层剧团,都能主动扶持、组织观众甚至排忧解难。 -
22019-10
[ 词条 ]柳风
柳风(1905~1980)戏剧家、作家。河北大名县人。1930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大名县麦收暴动,做地下工作。1937年赴延安,先后任延安市政府教育科长、解放军干部教导团副团长、省剧目工作室主任等职。后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临时党委书记、副院长等职。曾出版诗集《血在沸》《擎旗手》,发表短篇小说《妻的条件》《爱妻的逃亡》《乡下丫头》《麦收》及说书词《常二叔大破一贯道》,改编童话剧《金色鲤鱼》等。 -
22019-10
[ 词条 ]水梓
水梓(1884~1973)教育家、戏曲活动家。甘肃兰州市人。九岁入兰州名师杨辛伯所办私塾就读。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以童生秀才人兰州书院。光绪三十四年(1908)考人北平京师政法学堂。1914年毕业后任甘肃省立第一中学校长。1919年代表甘肃参加国民政府教育部考察团,和黄炎培、袁观澜等十余著名教育界人士赴欧、美考察。曾出任甘肃省教育会会长,狄道(临洮)县县长,安徽省政府秘书长,国民政府考试院甘、宁、青桂叙处处长,甘肃省教育厅厅长,甘肃省国大代表等。1949年后,曾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政协常委等职。一生钟爱秦腔,不仅会唱,还颇有研究。在《陇上旧剧琐谈》一文中,对秦腔的源流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并根据个人幼年看戏之经历,详述了清末兰州几个秦腔班社的演出情况,成为研究秦腔在甘肃发展的重要史料。曾与魏绍武在兰州创办觉民学社,先后两期,共培养学员70名,大部分学员学艺有成,如黄致中、梁培华、郜守中、李益华、吴俊卿、李智中等,均成为甘肃秦腔舞台上的优秀演员或琴师。 -
22019-10
[ 词条 ]苏长泰
苏长泰(1862~1919)戏曲活动家。陕西商县人。字子和。自幼热爱戏曲,年轻时曾在家乡、关中一带唱戏。民国初年加入西安榛苓社,担须生演员兼任教练,后与班主不和而禽社。1915年自己创办长庆班(后改为三意社)招收学员,阎国斌、刘光华、刘禄林、王保兰、曹安民等红极一时的演员,均出自其手。1907年收耶金山为徒,耶在外充当“跑班长”,在内照料家务,日益显其组织才能,深得苏之欢心。1919年苏在临死之前,委耶以掌管社务。 -
22019-10
[ 词条 ]安裕群
安裕群(1935~)舞台美术家、舞美设计师。贵州省贵阳市人。1958年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毕业后,分配至甘肃省秦剧团担任舞美设计。曾为秦腔《战洪州》《李秀成》《央金卓玛》《善士亭》《满江红》《李秀成》《打神告庙》《苍山劲松》《赵氏孤儿》等50余出剧目设计绘景,创作秦腔剧本《央金卓玛》(合作)等。有舞美论文《戏曲布景浅深 》《戏曲本性与布景》《寻找新的语汇》《富有特色的<抉择>舞美设计》以及音乐论文《他从民族音乐的沃土中崛起》等发表。担任电视剧《麦基烟云》《走向外面的世界》界美术设计,获甘肃省首届敦煌文艺奖。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理事、甘肃省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甘肃省美术员。 -
22019-10
[ 词条 ]樊天佑
樊天佑(1934~)戏曲舞美家。陕西渭南市人。先后在陕西省秦腔实验剧团、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担任舞台美术工作。以舞台道具设计和制作为主,先后创制出组合折叠的桌椅、灵活轻便的小舞台,并仿制战国玉器与铜器,为《司马迁》《兄行》《千古一帝》等设计制作各种道具。1985年全国戏曲调演中获“舞台布景制作设计奖”。 -
22019-10
[ 词条 ]李光天
李光天(1933~)舞台美术家。陕西汉中市人。1963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艺术系。1963年调入甘肃省陇剧团从事舞美设计工作。1978年调入甘肃省群众艺术馆。精于天幕幻灯片的绘制。曾为秦腔《山乡风云》《假婿乘龙》等20多个剧目设计布景。曾创作版画《金色的秋天》、年画《七仙女》《兰州的节日》等作品,并参加甘肃及全国画展,有多幅作品获奖。 -
22019-10
[ 词条 ]朱进才
朱进才(1917-1982)舞台美术家。上海市人。12岁当学徒学扎纸,15岁始绘布景、广告,20岁独立开业。1949年到西安,加入时新布景公司。1954年参加西安三意社。该社新上演剧目《红娘子》《打虎计》《大破东平府》《白毛女》《红珊瑚》等舞美皆出其手。其作品不拘一格,手法简洁。《赵氏孤儿》为木刻效果,《火焰驹》又似水粉画,《灯笼红》则又充满写意笔法,《状元媒》又变之为民间剪纸,其功力与创新思想引起舞美工作者的关注。为秦腔现代戏《母女俩》所设计的布景,获1956年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學演出大会舞台美术三等奖。1978-1979年所设计的《闯王平叛》《杨八姐盗刀》均获辱舞台美术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