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68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求贤鉴
西路、中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岳飞夺元》《枪挑小梁王》。武生、武净唱做打并重。其他梆子戏有同目。事出《说岳全传》第十二回,清人《夺秋魁》传奇。现存版本有甘肃省图书馆藏曹洪有口述秦腔抄录本,河北省艺术研究所藏河北梆子抄录本。本剧讲述了宋时,朝廷比武求贤,梁王柴桂倚势欲占状元,岳飞愤之,与柴桂立下生死甘愿书比试,将柴桂枪挑而死,试官张邦昌欲斩岳飞,宗泽阻之,众举子殴张,岳飞逃走。 -
302019-09
[ 词条 ]《白玉罐》
西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小生、正旦、彩旦唱做并重。现存版本有甘肃省图书馆藏王万钟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宋朝时,秀才曹龙欲赴京应试,继母张氏不与盘费,其妻王氏赠以白玉罐,又得继母张氏之子蒋常子资助。张氏为谋家产,药毒其夫曹百万,反诬王氏所为,王含冤入狱。张氏又迫王氏子女宝童、桂枝荒郊拾柴。蒋常子责母恶行,携曹龙之子女赴京寻父。时曹龙中魁,得知家中变故,奏明宋王,调县令和张氏、王氏进京复审,冤明。 -
302019-09
[ 词条 ]忠义堂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斩李虎》。须生、武生唱做并重。事出《水浒》第七十五、九十一回。西路、中路、南路秦腔常演。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徐德喜口述秦腔抄录本,甘肃省图书馆藏曹洪有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宋徽宗命司马光说服宋江招安,梁山英雄知之不悦,李虎愤,杀司马光,宋江斩李虎,率军南下,剿灭田虎。 -
302019-09
[ 词条 ]《清素庵》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四素》《囊哉装箱》。小生、小旦、小丑唱做喜剧。含折子戏《囊哉装箱》。事出清李桂芳剧本《清素庵》。各路秦腔常演。现存版本有甘肃省图书馆藏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水长清催书童囊哉赴京应试,至镇江遇范真素幽会,藏于箱中,恰遇贼盗箱,遇薛玉素而辱救。有女颜如素、若素,亦辱薛清乾相救,互定终身。几经波折,真素、玉素得配水长清,如素、若素辱配薛清乾。 -
302019-09
[ 词条 ]薛志秀
(1940~2011)秦腔演员。女。工须生。陕西户县人。1949年入户县剧团学艺,师从王集荣。1959年加入兰州市秦剧团。气质壮伟,声音浑厚,表演、扮相、声嗓皆不露女相女腔。所演剧目甚多,擅演《辕门斩子》之杨延景、《葫芦峪》之诸葛亮,以及《诸葛亮吊孝》《玉支玑》《五典坡》等剧目。尤以《辕门斩子》《葫芦峪》两出最为享名。 -
302019-09
[ 词条 ]史艺风
(1920~1959)秦腔演员。工须生、老生。陕西周至县人。原名江绳。12岁入陕西蒲城“培风社”学艺,拜师于张洪业。1937年入宝鸡“新民社”。后又转辗于平凉“新胜社”。1954年加入武都专区五一秦剧团。他在艺术上颇有建树,为人聪敏好学,技艺超人,戏路宽,扮相俊,嗓声洪亮,表演细腻优美。代表剧目有《秦香莲》之陈世美、《劈山救母》之刘彦昌、《游龟山》之田云山、《闯官抱斗》之梅伯、《打镇台》之王震等。但因长时间混迹于江湖戏班,染上吸毒、赌博等不良习气,又误入红帮反动组织,1959年在“反右倾”运动中自杀。 -
302019-09
[ 词条 ]谢鸿民
(1920~1988)秦腔演员。工须生。陝西蒲城人。小名丑丑。为谢芳之孙,谢玉堂之子。13岁父亲去世,随姨父沈德福入天水鸿盛社跟班学艺。他结合陝西吴映堂“化民社”的化妆技术,不论角色大小,一律画眼窝、提眉;还将刘毓中“新声社”的改良新腔调融入自己的唱腔之中,听来起伏跌宕,韵味醇厚,耐人咀嚼。他个子高,体形好,长脸型,棱角鼻子,高额颅,一经化妆,分外俊秀,风度潇洒,加上嗓音洪亮,吐字清晰,无论演唱、念白还是表演都十分出色,此外又能博采众长,不断创新,很受观众青睐。20岁成为该社的须生台柱。1953年鸿盛社解体,加入兰州“新声剧社”。曾任该社工会主席,临洮县秦剧团书记、团长及定西地区秦剧团书记、团长等职。“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1979年平反,恢复团长职务。1988年病逝于定西。擅演角色有《黄河阵》之闻太师、《七下生》之韩信、《李白醉写》之李白、《闯宫抱斗》之梅伯、《四郎探母》之杨四郎、《审姜理》之姜理、《八义图》之程婴、《四进士》之宋士杰、《太湖城》之孙武子、《上煤山》之崇祯王、《红楼二尤》之贾政、《三滴血》之周仁瑞、《刺苏秦》之苏秦、《葫芦略》之孔明、《雁塔寺》之唐王、《路遥知马力》之路遥、《辱胜图》之岳飞、《秦琼卖马》之秦琼等。 -
302019-09
[ 词条 ]董孝义
(1920~?)秦腔木偶戏演员、导演。陕西西安市人。8岁随父学艺,后浪迹江湖,练就较深的秦腔木偶艺术功力。1949年后曾赴朝鲜慰问演出,受到广泛欢迎。后自组剧团,演出于西安等地。成为陕西传统木偶“内杆”表演的代目有《钉缸》《卖水》《庞涓搜府》等。为陕西省民间艺术剧团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顾问。曾在1956年陕西省首届木偶皮影汇演中获表演一等奖。此外,他还多次担任剧院导演工作,所导演的《孙悟空三借芭蕉扇》《金鳞记》深受观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