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69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刘伯荣
(1934~)秦腔演员。工小生。陕西西安市人。1949年参加第一野战军三军七师文工团。1950年随军西进。1952年集体转业为酒泉地区文工团(后改为张掖地区七一剧团)。1953年参加赴朝慰问演出。从艺50多年中,曾在数十本剧目中担任主角,擅演《游电山》之田玉川、《游西湖》之裴瑞卿、《火焰驹》之李彦贵、《周仁回府》之周仁、《情探》之王魁、《十五贯》之熊友兰,以及现代戏中的李玉和、郭建光、杨子荣、雷刚、赵永刚等人物。曾获西北五省区“太阳杯”戏曲邀请赛演员一等奖。 -
302019-09
[ 词条 ]张兴裕
(1927~)秦腔演员。主工小生。陕西西安市人。11岁入武功友民社,后又转入玉庆社。15岁加入王朝建的警钟社,并拜沈和中为师,沈亲授其《凤仪亭》《黄鹤楼》,深得真传。1950年加人武都地区五一剧团。因从小经过科班正规训练,基本功扎实,扮相潇洒,台架优美,嗓声洪亮,道白清晰有力度,不论饰靠把生、贫生、翎子生都获观众好评。尤其《黄鹤楼》一出,在沈和中传授基础上又有革新创造,已成为艺术精品。擅演《激友》之张仪、《杀狗劝妻》之曹庄、《白玉楼》之张彦、《坐窑》之吕蒙正、《游龟山》之田玉川、《周仁回府》之周仁、《回荆州》之赵云、《凤仪亭》之吕布、《黄鹤楼》之周瑜等。 -
302019-09
[ 词条 ]杨觉民
(1920~ )秦腔演员。工小生。宁夏人。宁夏觉民学社甲班学生,师从沈和中,在沈和中的悉心指导下,很快以《黄鹤楼》之周瑜名动塞上。勤奋好学,文武兼备,广泛吸收京剧、蒲剧、汉调二黄的技法,丰富了秦腔的打击乐。擅演剧目有《黄鹤楼》《木兰寺》《激友》《详状》《周仁回府》《白水滩》《金雁桥》等。另在现代戏中塑造了《刘介梅》之刘介梅、《人间天上》之陈大勇、《西吉滩》之穆红等。1956年,在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大会中获奖。 -
302019-09
[ 词条 ]高登云
(1921~2005)秦腔演员。工武小生。陕西礼泉县人。12岁入咸阳新兴社学艺,师从黄德潭、梁德旗、董育生等。后到咸阳益民社科班以及陕、甘、豫诸省搭班演戏。1952年参加陕西省秦剧实验剧团。1955年随团并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擅演剧目有《黄鹤楼》《伐子都》《反大同》《凤仪亭》《打柴劝弟》《翠屏山》《截江救主》等。 -
302019-09
[ 词条 ]刘清华
(1917~2001)秦腔演员、导演。工小生。陕西西安市人。早年考入陕西易俗社。出科后,到国民党十七军猛进剧团演戏,并任团长、导演。其后参加了甘肃省秦剧实验社。后调甘肃省艺术学校任教。常与爱人沈爱莲同台合作演戏,以演勇猛小生最为得手,也在新排剧目中担任过重要角色。如在《黑旗刘》中饰刘永福、《李秀成》中饰张国良等。其导演方面也很有才华,曾导演有秦腔《貂蝉》、陇剧《洛枫池》等戏。刘清华饰《投笔从戎》之班超(易俗社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雒秉华
(1915~1946)秦腔演员。先工小生,后改须生。陕西咸阳市人。1925年考入陕西易俗社,系该社八班学生。是继耿善民之后易俗社又一须生名角。其声嗓好,无任何师承。“上下无碍,出其自然”,唱念做打倶佳。演《哭墓》一场尤为出色,其中周仁所唱大段唱腔,凄切哀怨之情,令观众失声泪下。擅演剧目有《梅花岭》《杀妻复汉》《忠烈殉国》《桑园寄子》等。后病逝于西安,终年30岁。雒秉华饰《山河破碎》之岳飞(易俗社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李清云
(18861~975)秦腔演员。初工小旦,后演贫生。陕西商县人。1921年落户于泾阳。又名海娃子。早年同陈雨农在临潼胡奎“华清班”同科坐艺,因声脆姿丽,名噪一时。此后,在长安、临潼、渭南等戏班客串演出。1925年组建起自己的“清俗学社”,凭其演员阵容之强大、戏衣道具之新异,再加上经营有道,同行难以与之争雄抗衡。以扮相英俊、行腔圆润而享誉,《坐窑》《激友》《详状》《皇姑打朝》等都是其拿手之作。 -
302019-09
[ 词条 ]年儿
(生卒年不详)清光绪秦腔演员。工文武小生。擅演《清河桥》《辕门进酒》中的陆文龙、郑庄公、王冕、赵云等,英姿飒爽,艺技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