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69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黄河阵》
《黄河阵》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收三霄》《九曲黄河阵》《三霄妹下山》《混元斗><捧铜斗》等。武旦、武生、净龟唱打并重。事出《封神演义》第四十七至五十回,清无名氏著《黄河阵》传奇。甘肃、陕西各路秦腔班社常演。清代咸丰同治年阆甘肃名宿三元官饰三教主一角,以赤金画脸,后福庆子、张寿容、唐华、耿忠义等均宗此法。今存版本现存多种版本,包括梆子、豫剧和秦腔等不同艺术形式。分别为甘肃省图书馆藏清光绪二十一年(1896)文明堂谓行秦腔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西安南院门义兴堂书局刊行秦腔本,山西省戏剧研究所藏中路梆子油印本、蒲州梆子抄录本,山西省上党戏剧院藏上党梆子抄录本,山西省忻州戏剧研究所藏北路梆子冯金泉口述抄录本,河南省戏剧研究所藏豫剧抄录本,河北省艺术研究所编《河北梆子传统剧霞汇集》第六十六集收录孙福祥述本,山东省艺术研究所藏王会春口述.山东梆子抄录本等。剧情简介赵公明被陆压以“钉头七箭法”射死归阴,申公豹挑唆赵之三妹云霄、碧霄、琼霄为兄报仇。三霄各带法宝下山,布下“九曲黄河阵”,并用混元金斗困住十二大仙,道教主、通天教主、阐教主、截教主#力助周、共破黄河大阵,将雛三霄收伏。人物扮相主要角色赵公明大净应行,勾通天柱脸,戴黑貂,挂黑满,着黑靠,插表角;《坐台》一场还吊白纸幡。燃灯,二净,塑型脸,勾金脸而不写“佛”字,仅在脑门绘以蝴蝶纹,再用棉花塑一燃灯粘贴其上,以获得立体造型效果。代表唱段此剧代表唱段如“半空中霹雳响明光闪闪”,《黑虎坐台》一场,赵公明阴魂于云头会见三霄妹,以大段唱腔抒怀,全段唱参为:[欢音尖板]半空中霹露响明光闪闪,[转欢音慢板]云头上打坐了黑虎旋坛,缠海鞭拨云头往下观看,望一望三霄妹十指相连。一刹时天鼓响半明半暗,有仙家骑金牛已过玄关。盘古时开天地一同修炼,罗浮洞兄修就—洞神仙。太师闻下西岐练兵布战,兵不胜罗浮洞来把兄搬。下山去兄带着宝双三件,定海珠金铰剪缠海锢鞭,头一阵杀周兵望风丧胆,第二阵兄战败十二大仙,第三阵杀子牙闻风逃窜,周营里门人多各显手段。杨二郎他凭的七十二变,李哪吒足蹬起乾坤二雷震子展双翅空中交战,黄飞虎扬石块搬闽泰山,众周兵下山来与兄交战,围营军和肖升不敢进前金铰剪把燃灯梅鹿剪断,直杀得那周兵神魂魂归天。恨陆压离昆仑身背七箭,(喝场:三霄妹!三霄妹!)缚草人祭为兄一命天。白昼间受尽了风吹日炼,到晚来亮尸台白骨悬天,叫三霄念同胞将兄尸掩,你速快下西岐与兄报冤。正讲话引魂幡迎风招展,(喝场:三霄妹!三霄妹!)放大声哭奔在封神台前。(喝场:罢了三霄妹!三妹妹!三妹妹!三妹妹!)音像资料甘肃省百通影视发展有限公司录制有2006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剧团排演的全剧音像光碟并出版发行。 -
82019-10
[ 词条 ]西北秦剧社
新疆秦腔班社。1949年4月在骑锋剧社基础上组建,并得商界刘子良、马文德资助,又从甘肃接来部分演员。王义民任剧社经理,符子和任财务经理,柴茂山、张新国分任外务、业务经理。主要演员有陈福林(小生)、梁玉凤(正旦)、王宝华、黄致中(须生),以及楼英杰、史韵秋、王北平、王正民、薛金花、薛再平、刘育华等。常演剧目有《虎狼关》《苏武牧羊》《五典坡》《鸡大王》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排演了《穷人恨》《逼上梁山》等戏。1950年4月停业。 -
82019-10
[ 词条 ]徐正国
徐正国(1922-1998)秦腔演员。工花脸。陕西人。14岁时先后在陕西景明社、益民社、明胜社等戏班跟班学艺。出科后常在陕、甘、青搭班演戏。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一军三师政治部宣传队。同年随军西进至青海,后并入西宁市秦剧团。曾任西宁市戏剧学校校长。所主演的剧目有数百本之多,尤以包拯一角最辱观众喜爱,因其扮相威武、雄健,气势夺人,尤其嗓音洪亮,声出着众,故得“活包公”之誉。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青海省剧协理事、青海省政协委员、西宁市人大常委。 -
82019-10
[ 词条 ]《伐西岐》
《伐西岐》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殷洪记》《苏护归周》等。生、净武打表演为主。事出《封神演义》第三十四回。清末民初甘肃南路、西路秦腔却王社常演。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甘陕名宿陈德胜、傅邦、孙广乾、谢玉堂等人的代表剧目之一。本剧讲述了纣王无道,宠信妲己,任诛良臣,朝纲不宁,大臣冀州侯苏护早有归周之意,惜无良机。适纣王命其领兵伐周,兵往西岐途中,周文王得赤精子相助,其徒殷洪奉师命以助周伐纣,连伏四将。后受申公豹挑唆,又背师而助纣伐周。赤精子愤之,下山用太极图将其化为灰烬,最后苏护率众归周。 -
82019-10
[ 词条 ]《功狗记》
中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小戏。唱做工时装戏。甘肃省图书馆藏有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葛扬言和妻武鸾花收割鸦片,女晓云看家。邻居雇工郎新之妻骗晓云至家用饭,郎新乘隙入葛家盗去鸦片三碗。晓云发觉,往告父母,被郎新杀死,将头丢于古墓。葛扬言夫妇至郎家索讨鸦片,郎新要晓云对证,葛家之犬衔来晓云之头,并咬郎新,葛始知女儿被害。揪郎见官。 -
82019-10
[ 词条 ]《怕婆娘》
西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小戏。双丑、双泼旦滑稽闹剧。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秦腔抄录本,甘肃省图书馆藏曹洪有口述秦腔抄录本和河北省艺术研究所藏河北梆子抄录本。本剧讲述了冉砸、孟学孔惧内,却言不怕婆娘,二人以10丈布做赌,当面分出输赢,结果二人均被自己婆娘罚之。2008年甘肃百通影视发展有限公司录制甘肃省西和县秦剧团李建国主演的该剧光碟并出版发行。西和县秦剧团演出《怕婆娘》剧照(王正强提供) -
82019-10
[ 词条 ]尚友社
陕西秦腔班社。1945年由刘光华、骆彦芳、郭育中等组建于三原。刘光华任社长,王伯谋任董事长,何振中任理事长。成立初,除招回原集义社艺术骨干之外,还先后聘请了一些著名演员加盟。有旦角何振中、杨金声,须生陆顺子、王文鹏、王益民、康正绪、闯国斌、李正斌,名净张建民、吴济民,名丑晋福长等。1947年,租西安三皇庙场地,搭盖了席棚剧场营业演出。因营业萧条,负债累累,处境十分窘迫。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剧社得新生。又有王伯谋、张镜伯、寇遐等社会知名人士赞助,使剧社辱以复兴。成立董事会和理事会,王伯谋任董事长,何振中任理事长,刘光华仍任社长。在东木头市修建了砖木结构的“尚友剧场”和办公用房。秦腔名家孟遏云、大麻子、任哲中、李爱琴、肖若兰、余巧云、宁秀云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都曾在该社做过短期演出。1971年“文化大革命”中与易俗社合并为西安市秦腔一团,联合演出了《西安事变》《智取威虎山》《于无声处》等剧。1979年,易名“西安市秦腔一团”。尚友社擅演剧目最初排演了现代戏《穷人恨》《血泪仇》和新编历史剧《鱼腹山》等,又延聘著名教练兼导演惠济民、戏曲音乐家周坛、朱自忍、彭义生,鼓师刘文辉,琴师王兴福、周建邦,美术师李健,绵剧鱼闻诗、范角,著名小生李益中、张新华及四大坤伶王玉琴、李爱云、华美丽、傳凤琴,形成了一个名家荟萃、艺术力量雄厚的艺术阵营。①代表剧目。有何振中的《游西湖》《玉堂春》,张建民的《草坡面理》《斩单童》,康正绪的《醉写赫蛮《闯官》,杨金声的《抱火斗》《压发》,阎国斌的《水淹七军》《挑袍》,张新华的《黄楼》《拷寇》,大麻子的《三搜府》《张松献图》,王玉琴、李正斌合演的《三娘教子》,李爱云与刘茹慧合演的《庵堂认母》,华美丽、傳凤琴合演的《斩秦英》,还有何、康、张联袂演出的《黑叮本》《二进宫》等剧,皆是珠联璧合,相映生辉,脍炙人口,久演不衰。因此,尚友社很快在西安走红,每场戏票抢购一空,场场爆满,出现了建社以来空前的盛况。2获奖情况。1952年,何振中、惠济民、张新华、朱自忍等人随陕西省代表团赴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演出大会,张新华获表演三等奖。1953年参加中国人民第二届赴朝慰问团西北分团文工团赴朝鲜慰问演出。1955年《属原》参加西安市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主演康正绪、傅凤琴、华美丽均获表演二等奖。1956年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参加的折子戏《黑叮本》《三上轿》《拷寇》和现代戏《刘莲英》,获得多项奖,何振中、康正绪、张建民、张新华李爱云均获表演一等奖,李正斌、傅凤琴获等奖。尚友社科班共招五期学员。第一期学员以”尚”字起名,如陈尚华、周尚易、王尚志、傅尚德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连办四期,学员中的佼佼者有刘茹慧、王君秋、李宝珍、董狗、苗长幸、陈民贤、齐海棠、龚彩莲、广雪琴、刘晓玲、车春芳等。“文化大革命”后又聘请京剧著名旦角演员李德富任教练,并吸刘美丽、陈俊义、康少义、杨三榆、严德安等,先后培养出学员200多名。学员毕业后分布在西北五省区。 -
82019-10
[ 词条 ]新伶社
甘肃秦腔班社。1944年陈景民在武威组建。一年后,陈景民返回兰州,由陈新贵任社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与永和社合并为共和社。主要演员先后有靖正恭、李爱云、王晓玲、韩柏林、韩玉兰、肖顺和、田德年、田慧琴、王新民、白彦卿、李化仁、刘正德、张新裳、赵连璧、薛新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