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69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斩马谡》
秦腔传统本戏。又称《挥泪斩马谡》。须生唱做工戏。多与《失街亭》《空城计》连演,统称“失、空、斩”。事出《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关中、甘肃班社常演。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秦腔抄本,甘肃省靖远清嘉庆古钟有铸目,另有山东梆子、莱芜梆子抄本、中路梆子本。本剧讲述了马谡违反军令,失守街亭,诸葛亮虽惜其才,奈军法难容,挥泪斩之。并上表自贬,以罚用人不当。 -
302019-09
[ 词条 ]戴春荣
戴春荣(1961~)秦腔演员。女。工小旦。西安市人。1972年考入西安市艺术学校。毕业后分配到西安市尚友社,后又进修三年。在校期间,以饰演《花烛恨》刘春兰一角获得西安市青年戏曲演员汇演优秀表演奖。后调至西安易俗社任演员。曾受教于李德富、宋上华等,以扮相端庄秀丽,表演含蓄,气度大方,嗓音甜润,唱腔委婉而夺人,先后主演了《三滴血》《春草闯堂》《八件衣》《孟丽君》《真与假》等剧目,是秦腔舞台上深受观众喜爱的青年演员之一。1984年,戴春荣在《卓文君》里扮演卓文君,荣获西安市首届戏剧节表演一等奖。同年再次获得陕西省秦腔青年演员表演一等奖。1987年,随陕西省振兴秦腔汇报团晋京演出,成功塑造了既有传统美又有现代美的卓文君的舞台形象,受到观众和戏剧界专家们的高度评价,并以她的出色表演,获得第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这是中国秦腔界首位女演员获此殊荣,她也从此成为秦腔舞台上的领军人物。1995年,又在大型秦腔《日本女人关中汉》中饰演日本女人佐藤芳子。她把一个善良、温厚、贤妻良母般的日本女子,从17岁到70岁演绎得丝丝入扣,惟妙惟肖。在由文化部举办的陕、晋、豫三省“金三角”汇演中获得表演一等奖第一名。现为西安易俗社演员,陕西省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 -
302019-09
[ 词条 ]《明月楼》
南路、西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另u名《康熙王访贤》。丑角、小生、净角唱做并重。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西安德华书局刊行秦腔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戴荣口述秦腔抄录本和甘肃省图书馆藏清代益成堂刊行秦腔木刻本,另有中路梆子及蒲州梆子抄录本。本剧讲述了康熙出京访贤,与明月楼堂倌刘三结为兄弟,二人对饮大醉,掌柜安三太索要酒资,与康熙厮打,后康熙接刘三入宫,逮捕安三太,火烧明月楼。 -
302019-09
[ 词条 ]表演技艺
秦腔表演中技术性强、技巧性高、表演难度大,必须经过专门训练才能掌握的技艺。大致可分为服饰表演技艺、道具表演技艺、特技表演技艺(见表演特技)三类。服饰表演技艺主要包括口条功、梢子功、翎子功、棺翅功、水袖功等。道具表演技艺主要包括扇子功、手帕功、盘子功、椅子功等。表演特技主要包括变脸、耍牙、咬牙、踩跷等。 -
302019-09
[ 词条 ]《山海关》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搬鞑兵》《请清兵》《吴三桂刺字》《拆书》。须生、正旦、大净唱做工戏。含折子戏《红拆书》。中路、西路、南路秦腔常演。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温玉堂口述秦腔抄存本、甘肃省图书馆藏沈德福口述秦腔抄存本,另有河北梆子抄存本、中路梆子抄存本和蒲州梆子抄存本。本剧讲述了明末,李自成带兵攻占北京,此时吴三桂把守山海关。自成以三桂不除为患,特派李虎为吴三桂送一假信,以便诱而除之。吴三桂见信生疑,反勾结满族统治者,合力攻打自成,清朝肇始。西和县秦剧团演出《山海关》剧照(孟云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卖苗郎》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三孝堂》《周苗郎认母》《背公公》《孝妇泪》。正旦、须生唱做并重。含折子戏《摔碗》《背公公》。各路秦腔常演。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西安德华书局刊行秦腔本,另有长安书店刊行《卖苗郎》折戏本、河南省戏剧研究所藏豫剧抄录本、甘肃省图书馆藏清光绪二十八年(1903)禄薄贤抄录本、山东梆子本等。本剧讲述了周文选赴考,原郡荒旱,母饿死,其妻柳迎春卖子苗郎奉养公爹周至善。至善盼孙,杖责儿媳,迎春苦诉,翁媳相依为命。文选得中,被招赘相府,修书命吴用原郡搬取家属。其岳父杀吴用,欲害至善翁媳。迎春背公爹逃命,拦道喊冤,恰遇苗郎得官出巡。苗郎认亲。带回京城,请文选过府,至善痛斥文选,苗郎代父求情,迎春也恕之,全家团圆。2008年甘肃百通影视发展有限公司录制甘肃省甘谷县排演的该剧光碟并出版发行。甘谷县秦剧团王永进饰《卖苗郎》之周志善(中)(孟云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陈素贞
陈素贞(1939~2010)秦腔演员。主工花小旦。甘肃武都市人。13岁考入武都地区五一秦腔剧团,师从京剧教练张玉如。1985年调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演员训练班任教。其间,所演大小剧目70余出,擅演《拾玉镯》之孙玉娇、《柜中缘》之许翠莲、《走雪山》之曹玉莲、《雌雄剑》之莫牙P、《鲍三娘》之鲍三娘等。还在现代眉户戏中扮演过许多主要角色,如《朝阳沟》之银环、《比翼双飞》之桂芝、《开锁记》之赵月秀、《认亲记》之儿媳等。 -
302019-09
[ 词条 ]大顺舞台
甘肃秦腔班社,亦称大同舞台。清宣统三年(1911)创建于平凉,社长常俊德。1926年,常俊德带部分人去庆阳,被当地“复兴里”(堂号)接收,另组班社。其余人员,以秦鸿德(须生)为首,继续以大顺(同)舞台名义坚持在平凉演出。1928年解体。主要演员有罗大净、刘大净、秦鸿奎(泾州红)、徐生华、何生辉、秦鸿德、廖大净、八百黑、金叶子、祁文彩等。上演剧目有《姚期绑子》《宁武关》《太和城》《阴阳河》《千秋剑》《月光带》《四贤册》《雁塔寺》《双出五关》《春秋笔》《游西湖》《白叮本》等150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