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0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罗长发
罗长发(1892~1949)秦腔演员。工花旦兼演须生。陕西省兴平县人。乳名罗墩墩,艺名墩墩红。自幼在陕西跟班学艺。1912年到宁县早胜,先后在三胜班、清顺班、同家班、姜老五班、杨大爷班、聚义班等班社演戏。后在宁县早胜三柳村娶妻安家生子。1933年曾自组罗家班。虚心好学,勤奋苦练,功底雄厚,戏路颇宽,生丑净旦,样样皆通,蜚声陇东,人称“八面红”。表演认真,道白吐字清晰,行腔浑厚凝练,配以恰到好处的帽翅,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饰演过的主要旦行角色有《法门寺》之孙玉娇、《柜中缘》之许翠莲、《游西湖》之李慧娘等。特别是《游西湖》“杀生”一场的吹火表演,一口气数十次,赢得满堂喝彩。主演过的须行角色有《翠花宫》之程咬金、《玉凤钗》之王连、《法门寺》之赵廉、《八件衣》之杨连、《春秋笔》之吴承恩、《辕门斩子》之杨延景等。平日为人和善,仗义疏财。对徒弟要求严格,耐心传艺,从不保守。1949年贫病交加,走投无路自缢身亡。 -
302019-09
[ 词条 ]永顺班
陕西秦腔班社。亦称高家班。清光绪四年(1878)岐山县蔡家坡武生高玢创办。与华庆班、聚顺班、义兴班同列为清末民初西府四大班。有著名演员雷大坪、长江(一声雷)、大卯、王子忠(绛帐红)、抱抱、韵娃、腊娃子、死鹌鹑、胡安学、唐娃子、文儿、朱来、高建亭、张德民等。常演剧目有《太和城》《草坡面理》《黄河阵》《文王回西岐》《假金牌》《游地狱》《十王庙》《蛟龙驹》《绝龙岭》《七星剑》《炮烙柱》《出汤邑》《出五关》《甘露寺》等70多本。1951年由岐山县人民政府接管,改称岐山县人民剧团。 -
302019-09
[ 词条 ]李聚财戏班
甘肃秦腔班社。清同治八年(1869)创办于宁县。董志塬最早的秦腔戏班。创办人李聚财自任班主。主要演员有石娃子、才娃子、次娃子等。组班初期,因人手不够,行当不全,只能演出折子戏,如《二娘教子》《曹福走雪》等。主要活动在宁县东区一带。光绪三十年(1904),宇村庙戏楼重修后,李聚财戏班常在该戏楼演出。在董志塬一带颇具影响。解散年代不详。 -
302019-09
[ 词条 ]《失火印》
西路、中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别名《空印盒》。纱帽生、花旦、老生唱做工并重。有《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九集书录本。本剧讲述了新任按院柳彦生乔装私访,适遇丞相项彦龙之千金飘彩入赘相府。府台黄守信欲用按院印玺派人来讨,出门遭打失印,被恶少毕公子所得。送印于府台。府台与毕公子以贺喜为名,入相府欲捜彦生未果,无趣而归。项千金以食盒藏彦生,送入按院府,又将空印盒封好交知府护印。知府开盒无印,只好将所得之印放入盒内,叹服彦生年幼做官,才智过人。 -
302019-09
[ 词条 ]《长坂坡》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当阳桥》《单骑救主》《单骑夺阿斗》。武生、净唱念做打并重。含折子戏《单骑夺阿斗》。事出《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四十二回,明人许自昌《报主记》,王异《保主记》。各路秦腔常演。现存版本有甘肃省图书馆藏王建庭收存清嘉庆二十九年(1805)秦腔抄本;长安书店刊行王绍猷秦腔改编本;甘肃省靖远清嘉庆古钟有铸目。另有《陕西传统剧目汇编汉调桄桄》第六集收录程海清口述本,山西省戏剧研究所藏蒲州梆子抄录本,山西省上党戏剧院藏上党梆子抄录本,河北省艺术研究所《河北梆子传统剧目汇编》第十二集杨金陵口述本。本剧讲述了刘备从新野撤走,被曹兵追至长坂坡,刘备与部下及其家眷失散。赵云单枪匹马杀入曹营,七进七出,救出糜、甘二夫人。糜夫人托子阿斗于赵云,投井而亡。赵云怀抱阿斗,突出重围。曹兵追至,幸得张飞立马于当阳桥头,怒吼三声,桥断,曹兵惊而不敢前追。2006年甘肃百通影视发展有限公司录制甘肃省秦剧团演出的《长坂坡》全剧光碟并出版发行。甘肃省西和县秦剧团《长坂坡》演出剧照(孟云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火烧赤壁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三国志》《群英会》《借东风》《火攻计》小生、须生、大净、文丑、武生唱做并重。含折子戏《蒋干盗书》《打黄盖》。事出《资治通鉴》《三国演义》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回,《三国志?魏志武帝记》《三国志吴志孙权传》《三蠢志吴志黄盖传》,元王仲文《破曹瞒诸葛祭风》杂剧。各路秦腔常演。现有多种版本存世,有西安德华苇局刊行《草船借箭》奏腔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秦腔抄录本。另有《山西地方戏曲汇编》第二集收录蒲州梆子《火攻计》本、十二集收录中路梆子《祭风台》本,山西省戏剧研究所藏霍五儿口述中路梆子《火攻计》抄录本。本剧讲述了曹操统兵八十余万,南下浸吴。诸葛亮奉命来吴,与周瑜参赞军务,合力抗曹。瑜之故友蒋干过江来访,瑜测知其意,以反间伪书,使蒋中计。蒋盗书回见曹操,曹怒斩头领蔡瑁、张允。瑜忌亮才高,命亮三日内造箭十万,欲借机杀亮。诸葛亮得鲁肃协助,草船借箭。周瑜又与吴将黄盖定“苦肉计”,使其假意降曹。周瑜与诸葛亮拟用火攻曹营,命庞统献“连环计使曹营战船连环锁起。孔明又于南屏山设坛祭风。东风起时,黄盖以归降为名,乘小舟驶进曹营,火烧战船。周瑜、刘备遣兵马夹攻,曹兵大畋,逃归许昌,诸葛亮为刘备夺得荆州。 -
302019-09
[ 词条 ]四海儿
四海儿(生卒年不详)陕西秦腔演员。主工花旦,兼演正旦。泾阳人。俗称兰州红。善唱,歌声清雅,悲惋凄凉,唱做微妙。光绪末叶,名重一时。演《阴阳河》《杀妲己》《刘金定别母》《骊姬打宫》《辛安驿》《拾玉镯》各做工戏,如微风吹柳,群鸟鸣春。 -
302019-09
[ 词条 ]表演艺术
表演艺术秦腔表演艺术是指将唱念做打进行融合,并佐以各种道具,在舞台上进行程式化表演的艺术形式。程式是生活中动作行为和感情行为经过提练而成的技术形式和表演技巧。演员通过对程式材料的再组合、再创造,形成戏剧展示舞台方法的基础。秦腔演员行当分类严格,且各有其不同的表演程式系统。唱腔是板式变化的体制,念白讲究语言的发声和韵律,做工和武打是演员以形体动作表现人物在规定情境中的戏剧行为。秦腔的各个行当和门类都有一套完整的程式系统,并在乐队(见场面)伴奏下协调地结合在一起,构成秦腔展示舞台方法的基础,偏重于唱工的剧目形成以文场乐队伴奏的文戏,偏重于武打的剧目形成以武场乐队伴奏的武戏。就舞台方法而言,秦腔表演艺术具有综合性、程式性、虚拟性、舞蹈化、夸张化等特点。秦腔表演的综合性 秦腔集唱念做打于一身的表演特征,体现了其舞台艺术的高度综合性,是构成舞台表演艺术核心的基础。唱中兼说,说中兼做(身段),做中兼打(舞蹈),形成难以拆分的程式系统。《破洪州》《挑滑车《罗成叫关》等,就是唱、念、做、打(舞)高度综合的剧目=另有一些剧目依据戏剧情节、人物行当、表演风格的不同需要,对唱、念、做、打(舞)四种手段各有侧重。由此在剧形成文戏和武戏类别。文戏有唱工戏、做工戏(袍带戏、折子戏)等,武戏有长靠戏、短打戏等。文戏中以唱做工为主的有《辕门斩子》《三娘教子》《斩韩信》《下河东》《李陵碑》《斩单童》《三堂会审》《逃国》《收严颜》《黑虎坐台》等。《下河东》赵匡胤所唱《河东城困住了赵王太祖》一段长达114句唱词的唱段中,还贯穿着较著名的“五十六哭”,以[苦音尖板:[慢板][慢二六板][紧二六板][散板]等构成完整的成套大段唱腔。偏重于念工的“白口戏”有《抱琵琶》(见《铡美案》)《相亲》(见《回荆州》)等。唱、念、做工并重的戏有《徐策跑城》》金殿装疯》《四进士《等。侧重做工和舞蹈身段的有《拾玉镯》《贵妃醉酒》等。武戏中突出武功的戏有《长坂坡》《战太平》《反西凉》等,短打戏有《三岔口》《十字坡》《狮子楼》等。并且,秦腔在发展过程中将众多不同的艺术形式吸附到自己身上,经过融合化为己有,最终形成独特的剧本文学程式(结构、诗词、分场、冲突等)、唱腔音乐程式(板式、伴奏、曲牌、锣鼓经等)、舞台表演程式(手式、台步、身段、武打等)、舞台美术程式(砌末、服饰、脸谱、扮相等)。秦腔表演的虚拟性 以虚假的动作或道具仿效出真实的行为。秦腔表演的虚拟性体现在陈设、动作、时空等方面。①陈设虚拟。主要体现为舞台上的“无中生有”。舞台一般以“一桌二椅”为主要陈设。通过角色的运动,虚拟出特定的戏剧情境和不同的环境空间。如《三击掌》中,“一桌二椅”置于舞台中间,代表相府客厅;《拜台》中,诸葛亮坐在桌上,“一桌二椅”则成了土台。演员有时也充当道具陈设,堂角站四个兵,就可以代表数十或成千上万的大军。两三人扮的杂角,就可成为迎清官或英雄好汉的无数乡亲百姓。②动作虚拟。在表演中,演员往往通过一些动作表情来表现一些虚拟的场景或事物=如《走雪》中的曹玉莲和曹福攀柳过桥,台上原本无柳无桥,通过演员攀枝缀柳的手肢、碎步轻蹑的台步、左右晃动的身形以及惊恐失魄的眼神等综合表演,让观众感受到桥与壑的深绝和人物在桥动的境不戏中有的表演,却无饭食,只是空口吞嚼,如《放饭》中的朱春登之母讨来舍饭,《坐窑》中吕蒙正端过妻子做好的米饭等。尤其是《渔家乐》中的简仁同空口吃鱼的动作,细微到剔每一根鱼刺。③时空虚拟。包括时间与空间的虚拟。“圆场”是秦腔舞台表演中运用最广。各种“圆场”,都遵循着“○”“⊙”“~”“∞”“∧”“>”的特定路线,因此“跑圆场”也称为“走太极图”。“○”即是“圆”,代表太极图的外缘,《徐策跑城》中的老臣徐策往皇城奏本时,即跑起“○”“圆场”,当中还穿插着“水袖功”“帽翅功”“髯口功”“屁股坐”“凤点头”等艺术手段。“~”曲线也称为“太极曲线”,武将出征或帝王巡行时,龙套即走此路线。《龙凤呈祥赶驾》中,刘备、孙尚香、赵云身后,四龙套尾随其后绕“~”形路线通过,其后东吴八员大将也绕“~”形路线通过,在舞台上形成“龙摆尾”的效果。两个“~”形曲线合成一个“∞”字图形,包括“摆队胡同道”“二龙出水”“钻烟洞”“卷席筒”“倒脱靴”“倒挖门”“硬扎门”等。“∧”“>”路线形同“八”字,是舞台调度、演员表演处理形、身、动、静、意、象的基本原则。生净角色的台步,更要迈“八”字大步,龙套站堂要站成“八”字,一桌二椅的成字形。秦腔表演的舞蹈化 表现在演员以手式、形体所表演的一切做工戏和武打戏上。胡雪梅在《贵妃醉酒》中,利用手中的扇子、酒杯,通过台步、手式、前后翻身和下腰等形体动作表演的一段“三敬酒”,不仅非常舞蹈化,还将醉意中的杨玉环特有的郁闷心理和感情变化,表现得层次分外鲜明而突出;左秋芳则利用七尺长的特制水袖,表演的《深宵幽会》更是舞蹈化的典型。《游西湖杀生》中李慧娘救起裴生,慧娘在唱四句[尖板]唱腔时,每唱一句都要和裴在间奏“垫铜”中相互左右倒换步位,扎几个不同的高低式子,形成极有层次又很舞蹈化的身段造型,既具体又优美地表现出裴生丧魂落魄、如泥摊地的恐惧神态,并和李慧娘急切相救、奋力拉扶的紧迫心情形成对比;《水漫金山寺》白素贞的舞剑、四水卒的舞水旗等,都给人以舞蹈化的美感。秦腔表演的夸张化 唱念做打(舞),喜、怒、哀、乐等一切表演,都是生活行为的夸张化。《三滴血朝山》剧中,当贾莲湘哀求周天佑不要离她而去时,便用眼神、摇身、拭泪、唱腔、吸流等表演构成一段哭的情状,将生活化、夸张化、艺术化融合在一起。《五台会兄》当六郎问及五郎情况后,五郎便用[喝场]三次反复唱出“我五郎好惨伤”,最后用“犟音”挑高,其声像是号啕痛哭,让人闻之顿生凄惨之情。《古城会》“关某听言谢天谢地,幸喜三弟也在古城哇……”念白之后便有一笑,这一笑由“噢”韵过渡到“哈”韵而跌落,而且由低到高、由慢到快、由松到紧地弹字放音,直至高音点后慢慢回落,虽然夸张,但非常符合关羽的身份个性以及他惊喜交集、溢于言表的特殊心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