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秦腔
检索到 2516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高升平
(1922-1990)秦腔演员。工须生。陕西咸阳市人。8岁被招进长安剧社学艺,专攻旦角。14岁入平凉平乐学社学艺,师从高希中。15岁随部队辗转于潼关、中条山等抗日战场,为西北军第19路军演出。1952年加入宁夏平罗县秦腔剧团,后任该团副团长。其唱腔高亢洪亮、音色优美、吐字清晰。擅演剧目有《游龟山》《放饭》《审石龙》《打镇台》《四进士》等。 -
302019-09
[ 词条 ]康正中
(1907~1962)秦腔演员、教练。主工老生,兼演红生。陕西西安人。早年在兰州搭班演戏。后入正俗社学艺,师从党甘亭、高天喜、王德荣等。1934年到宁夏。次年参加觉民学社,任该社教练、演员,后任社长。1949年后,先后担任人民剧院副院长、银川秦腔剧团副团长等职。擅演的老生戏包括《祭灵》《烙碗计》《走雪》《卖画》等,红生戏有《古城会》《单刀会》《白马坡》等。1956年宁夏戏剧汇演中获表演一等奖。 -
302019-09
[ 词条 ]萧信中
(1925~1988)秦腔演员。工须生。1935年入宁夏觉民学社甲班学艺。曾任宁夏吴忠市秦腔剧团副团长。以做工见长,工架大方。擅演剧目有《挑袍》《周仁回府》《斩经堂》《孙膑下山》《天台山》等。 -
82019-10
[ 词条 ]《孙仁玉研究资料》
一是关于孙仁玉秦腔剧作及演出评论,有肖润华的《看秦腔三回头》、王鸿绵的《论孙仁玉剧作的时代风貌》、焦文彬的《试论孙仁玉秦腔短剧的艺术特色》等;二是孙仁玉剧作内容简介。 -
82019-10
[ 词条 ]《王婆骂鸡》
中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小戏。别名《骂鸡》。彩旦唱念做并重。事出《目莲传》戏文。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西安德华书局刊行秦腔本和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牛桂英演出本。本剧讲述了王婆养鸡一群,每R鸡都有其名。 -
302019-09
[ 词条 ]黄龙关
西路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正旦、小丑、丑旦唱做并重。现存版本有甘肃省图书馆藏逯喜进清代光绪十六年(1891)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宋时,河东张明王造反,杨序挂帅征剿。 -
302019-09
[ 词条 ]拳式
秦腔的拳式有方拳、翅指拳、佛手拳等。其中一些为生、净专用,也有生、净、旦通用的,主要区别为生净左丁步,旦角右踏步。①方拳。秦腔《五台会兄》杨延昭在“洒家的劈拳下来了”道白之后的手式表演即为方拳。若将两臂上抬,双手向里扣腕,两拳架于两胯边,拳的虎口朝前,则称“架拳”。秦腔《古城会》中关羽、《辕门斩子》中穆桂英出场时均有穿插表演。若以此拳式两手从身体两侧撩至两肘旁,或两拳架于两胯边(两拳虎口朝前),则称“端拳”或“架拳”。秦腔生、旦武将亮相、扎势、拉架子等,均有穿插运用。③佛手拳。秦腔基本功。手姿中“拳式”一种。拇指向掌心收垅,食指弯曲以指尖轻按在拇指尖上,同时中指、小指向掌心弯曲,中指贴靠在拇指旁。秦腔旦角常有贯穿运用。 -
302019-09
[ 词条 ]《一捧雪》
有两部:一部系中路秦腔演出本,为单本戏;一部西路甘肃秦腔演出本,系连台本戏(二本),第一本《斩莫成》、第二本《大审戚继光》、第三本《审头刺汤》。须生、丑唱做工并重。含折子戏《捜杯》《审头刺汤》。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长安书店刊行陈显远改编秦腔《捜杯》折戏本、《甘肃传统剧目汇编?秦腔》刊行谢龙整理改编秦腔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