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秦腔
检索到 2516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帝王珠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铁笼山》《元朝乱》。须生、小生、正旦唱做工并重。含折子戏《铁笼山》。各路秦腔常演。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新疆猛进秦剧团印行李静慈和段文奇改编秦腔本、长安书店刊行陈显改编秦腔本、陕西人民出版社刊行同名改编秦腔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秦腔抄录本、甘肃省图书馆藏曹洪口述秦腔抄录本。 -
302019-09
[ 词条 ]《折桂斧》
秦腔传统本戏。小生、幼生、小旦唱做并重。含折子戏《打柴劝弟》(又称《打柴训弟》)。事出《避暑录话》、明人秦淮墨客《折桂》曲品、清无名氏《折桂斧》传奇。各路秦腔常演。有1429年西安同兴书局刊行秦腔本,1441年西安德华书局刊行秦腔本,1981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刊行赵新民改编秦腔本,另有中路梆子整理本,蒲外I梆子抄录本和河北梆子抄录本。 -
302019-09
[ 词条 ]打瓜园
秦腔传统小戏。西路、中路、东路、南路秦腔剧目。别名《郑子明吃瓜》《郑恩吃瓜》。其中有名折戏《郑恩相亲》单独演出。净角、武生、武旦、小旦念打工戏,以短手对打为特点。事见《飞龙传》及李涣《风云会》传奇。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魏甲合口述秦腔抄录本;山西省戏剧研究所藏中路梆子抄存本。本剧讲述了郑子明卖油,路经陶洪庄园,摘食其瓜,为丫鬟所见,陶女三春与斗不胜。 -
302019-09
[ 词条 ]清凉殿
甘肃秦腔剧目。秦腔传统本戏。生、旦、净唱做戏。现存版本有甘肃省图书馆藏铁世英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唐时,红梅仙被贬下凡,爱慕王鹅之才,假冒张玉英与王成婚。 -
82020-01
[ 词条 ]现代戏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戏曲工作者,就已经编演出不少现代剧目,如秦腔《穷人恨》《血泪仇》《中国魂》《阎王寨》等,为实践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推陈出新”的方针,创造了成功的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秦腔现代剧目的创作更加繁荣,如《祁连风雪》《索南的控诉》《六盘曙光》《一罐银元》《说书阵地》《西安事变》《枣林湾》《白龙口》《大河情》《西京故事》等。现代剧目的创作和演出,为秦腔事业注入新的艺术活力,也使古老的秦腔剧种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
82019-10
[ 词条 ]甘肃音像出版社
先后出版了陕甘秦腔名家演唱的《庚娘杀仇》《周仁回府》《骂四贼》《五典坡》《游西湖》《白蛇传》《葫芦峪》等1000多种音像制品,尤以极具西北地方特色的秦腔、丝路文化特色的戏剧、花儿等产品著称,其中秦腔和花儿等产品已成为其品牌产品近年来,又拍摄秦腔数字电影《锁麟嚢》《周仁回府》等。 -
82019-10
[ 词条 ]雷震中
雷震中(1927~)秦腔演员,工丑。陕西蓝田县人。笔名震文、雨田。10岁考入西安易俗社,先习小生,后改工文丑,师承马平民、袁乃中。在现代戏《红梅岭》中扮演的王进财,个性鲜明而生动,参加秦腔电影艺术片的拍摄,并扮演周仁祥一角。也常在当地报刊发表传记、评介文章等,另有《秦腔名演员传记》一稿待刊。1989年退休后专志研究秦腔艺术和易俗社。曾任西安易俗社副社长。 -
302019-09
[ 词条 ]《白玉钿》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骂和尚》《戳纸墙》。生、旦唱做并重。含折子戏《戳纸墙》。事出清代李十三《白玉钿》碗碗腔本。中路秦腔常演。李正敏、靖正恭、余巧云代表剧目之一。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秦腔抄录本、长安书店刊行《戳纸墙》秦腔折戏本。另有河北省艺术研究所收藏河北梆子抄录本。本剧讲述了元顺帝命番僧江南选美,秀才李清彦面斥番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