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秦腔
检索到 2516 条相关资源
-
302019-09
[ 词条 ]天门阵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大破天门阵》。老旦、文武须生、武生唱做打并重戏。事出《杨家将演义》第三十二至三十七回,吴元泰《东游记》第三十三至三十四回、《孤本元明杂剧破天门阵》及《昭代箫韶》。中路秦腔常演。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甘肃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三集收录本、《山东地方戏曲传统剧目汇编山东梆子》第一集收录董世礼口述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秦腔抄录本。 -
302019-09
[ 词条 ]《全家福》
秦腔传统本戏。别名《砍船》《红心断》。须生、旦、小生、花脸唱做并重戏。含折子戏《砍船》《红心断》可单独演出。有时与《黑水国》连演。南路、中路,东路、西路秦腔常演。今存版本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山西蒲州,中路、北路梆子,山东莱宪梆子,四川梆子及怀梆、怀调、平调、豫居陏同目。有陕西省城南院门义兴堂书局刊行秦腔本,西安德华书局刊行秦腔本,西安同兴书局刊行秦腔改良本,《陕西传统剧目汇编西府秦腔》第一集收录魏叵元口述本,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藏甘渗鼎口述抄录本。 -
82019-10
[ 词条 ]《小姑贤》
秦腔传统小戏。摇旦、小旦、花旦、小生唱做戏。事出说唱本《小姑贤》。各路秦腔均演。现有多个版本存世,有民国西安德华书局刊行秦腔改良本、长安书店刊行鲁扬秦腔整理本、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刊行秦腔本、甘肃人民出版社1958年刊行秦腔本和敦煌文艺出版社刊行王正强选编《秦腔传统剧目选粹》舞台演出本 -
82019-10
[ 词条 ]李约祉
李约祉(1879~1969)秦腔剧作家。陕西蒲城县人。名博,字约祉,亦字约之。李桐轩之长子。清末举人。同盟会会员。一生创编秦腔剧目20余本,代表作品本戏有《庚娘传》《韩宝英》《仇大娘》《千子鞭》《优孟衣冠》等,折戏有《杨氏婢》《异卦骗人》等。李约祉(易俗社提供) -
302019-09
[ 词条 ]《刘海砍樵》
西路、中路秦腔常演。秦腔传统本戏。别名《秦地八仙庆寿》。事系民间传说八大神仙故事之一,清有无名氏《刘海上寿》杂剧。现存版本有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抄录本。本剧讲述了刘海每日上山砍柴,侍奉老母。 -
302019-09
[ 词条 ]唐王征东
秦腔传统本戏。江湖十八本之一。别名《海神庙》《敬德访白袍》《鞭打张士贵》《淤泥河救驾》《龙门阵》。生净唱做武打并重。含折子戏《访白袍》《淤泥河救驾》。事出《征东全传》第二十九回。现存版本有甘肃省图书馆藏曹洪有口述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了薛仁贵在张士贵营中任伙头军,虽屡立战功,但均被张记在其婿何宗宪名下,仁贵依然为军中伙头军。 -
302019-09
[ 词条 ]秦州魁盛社
秦州魁盛社,甘肃秦腔班社。清咸丰二年(1852)创建于天水。班主姓陈,初唱小曲,兼演 秦腔(光绪十年(1884)陈某病逝,其子陈旺继任班主,陈旺妻子赵岁乖协助丈夫管理社务,使该社在资金、剧目、演出等方面都有所发展。 -
302019-09
[ 词条 ]唐虎臣
唐虎臣(1880~1951)京剧武净演员、秦腔武功教练。山东济南市人。名学寅,字虎臣。原系陕西枌榆社(京剧)演员兼教练。1915年3月受易俗社聘任,专门从事教练教学工作。该社武打戏均由他亲授,对秦腔武打戏的发展具有一定影响。还粗通文武场面,演昆曲时,亲自吹笛伴奏;会画各种脸谱;所设计戏曲服装也别出心裁,为易俗社之服装改革也做出一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