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0 条相关资源
-
32019-10
[ 词条 ]熊小玲
(1963~ )秦腔演员。女。工正旦、正小旦。乌鲁木齐市人。自幼得父母和强、熊月玲教诲。14岁考入乌鲁木齐市艺术学校。毕业后分配至乌鲁木齐市秦剧团工作。从艺以来,演出大小剧目近百个,擅演剧目有《玉堂春》《秦香莲》《赶坡》《走雪》《狸猫换太子》等。曾在西北五省区首届、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等赛事活动中,获表演最高奖项;论文《用演唱鼓荡起人物心灵》获全国二等奖;1994年随团赴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交流演出,获“文化使者”荣誉证书;2004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华十大杰出爱心大使”称号。系乌鲁木齐市剧协副主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剧协副主席。熊小玲饰《南天门》之曹玉莲(王正强提供) -
32019-10
[ 词条 ]五喜儿
(生卒年不详)秦腔青衫演员。真名佚。清光绪中叶驰名渭河南北,有“西秦青衫泰斗”之誉。擅演《放饭》之赵景棠、《桑园会》之秋胡妻、《毒二娘》《玉虎坠》之冯娘、《美人图》之姜后、《铡美案》之秦香莲等。 -
22019-10
[ 词条 ]戴战友
戴战友(1931~1991)舞台美术家。陕西蓝田县人。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美术研究室主任。为《赤叶河》《穷人恨》《罗汉钱》等50多个剧目进行舞美设计。发表舞台美术论文多篇,发表剧本《红色宣传员》《刘志丹》《鹰山春雷》等。《粮食》舞美设计获陕西省第一届戏剧汇演舞美设计二等奖;《千古一帝》获文化部舞美设计一等奖。系陕西省戏剧家协会理事、陕西省舞台学会副会长等。 -
22019-10
[ 词条 ]赵岁乖
赵岁乖(1875~1944)戏曲活动家。女,甘肃天水市人。人称“瘿瓜瓜老婆子”。自幼深居家中,习女红、不识字。清光绪十一年(1885),与天水魁盛班班主陈旺结为夫妻后协助丈夫处理班务,逐渐对戏曲产生兴趣。光绪十三年,陈旺病故后掌管班内一切事务。由于她待人诚恳、知人善用、精明果断,为戏班同仁所敬服。光绪二十四年(1898)得知李炳南率戏班自陕西周至到天水演出但资金困难后,与李炳南商谈两班合并事宜。后经撮合,赵、李结为夫妻,两班正式合并,定名为天水西秦鸿盛社。1927年李炳南病故,赵岁乖再次出任班主。她大胆用人,赏罚分明,建立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在生活上关心同仁,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均亲自过问,亲如家人。抗日战争时期,与甘谷任建清的祥盛社举行联合义演,将全部收入捐献抗日前线,受到社会各界的尊重。去世后,天水名士汪剑平撰联敬挽:“巾帼须眉著闻州里,门墙桃李载颂仁慈”,横额“流风未沫”。 -
32019-10
[ 词条 ]张保卫
(1954~)秦腔演员。工小生。陕西礼泉县人。1969年考入泉县剧团学艺。1979年进入西安易俗社。现任西安秦腔剧院副院长。他先后在10多本剧目中担任主角。1984年凭所演《白逼宫》一戏获陕西省秦腔青年演员调演大会二等奖。1987年获陕西省首届艺术节表演一。后,相 秦腔新秀“公主杯”电视大赛一等奖、“咸阳杯”二等奖。现任陕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人大代表。张保卫饰《小宴》之吕布、惠敏莉饰貂蝉(易俗社提供) -
22019-10
[ 词条 ]赵禧
赵禧(?~1917)秦腔检场。甘肃武威县人。因记戏颇多,有时也顶角色上场。其技艺精湛,有放火、制作丽子和制作道具三大绝招。①放火。在《火焰驹》中,艾谦上场,一抬腿他放第一把火,一低头再放第二把火。两把火形成大小两个火球,由艾谦身后向头前直挂下来,叫做“金钱吊葫芦”。使艾谦隐身而不见踪影;《炮烙柱》中配合梅伯当场变脸,一把灰打过去,戏台上几盏灯同时熄灭,接着一把火几盏灯又同时点亮。② 丽子。丽子用来表演变脸的。其制作和表演手法巧妙,形象逼真,在表演武打中被刀剑所伤,鲜血涌流的效果,生动真实。③道具制作。他不仅能制作各种小道具,还能随机应变应用,得心应手。如《灭方腊》中用一只鸡蛋壳绑在演员肩膀上,台下看去很像因剁去一只胳膊露出的骨头;《下河东》中用一只笏板,一挂胡须,再套上一顶白毡帽,举在空中,远处看来如真龙现形;《白蛇传》一剧,把一条马鞭盘起来轻轻抖动,活像一条大蛇显性。 -
22019-10
[ 词条 ]惠永林
惠永林(生卒年不详)画景师。陕西西安人。原为民间彩画艺人。陕西易俗社创建初期邀请其绘制画幕,与吴瑞林一道,采用国画方法在大布上作画。画面有真水瀑布流出,轰动一时。 -
22019-10
[ 词条 ]孔寿彭
孔寿彭(1906~1972) 画家、舞台美术家。甘肃人。少年即从事绘画,曾在南京及兰州等地开过个人画展。1936年受兰州新兴社陈景民邀请,为秦腔《啼笑因缘》《情海波》等一批秦腔时装戏首次设计并绘制布景,并设计配以电灯投景。1947年创建兰州明光布景社,向兰州各戏曲班社出租,推动了甘肃戏曲用布景的发展。1956年以后担任兰州市豫剧团、兰州市秦剧团舞台美术设计,一生为百出以上剧目设计制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