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3570 条相关资源
-
82019-10
[ 词条 ]《火化摘星楼》
《火化摘星楼》秦腔传统本戏。别名《杀妲己》《斩三妖》等。白净、武生、旦角等唱打并重。事出《史记?周本纪》《封神演义》第九十三至九十七回、《武王伐纣平话》、元赵文敬《渡孟津武王伐纣》杂剧等。今存版本现有两种版本存世,分别为甘肃靖远清嘉庆古钟有铸目,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强维口述抄录本。山西蒲剧、山东梆子、河南豫剧有同目。剧情简介周武王率各路诸侯兵圏_歌,历书纣王十大罪状,百姓打开城门迎接周兵。纣王亲战,大败。妲己又领九尾狐精、玉石琵琶、九头雉鸡夜袭周营,被杨哉所擒。子牙用陆压所赐葫芦金刀将其斩首。纣王见大势已去,于摘星楼祭祖后,引火自焚,殷灭。代表唱段纣王战畋归来与妲己有唱。纣王唱词为:[苦音尖板]这一仗直杀得天昏地暗,众儿郎—个个胆颤心寒。行来在宫门外用目观看,原来是二梓童站在面前。[苦音双锤]出营去和周兵打了一战,被子牙杀得孤大败回还。看起来今日里大劫难免,姜子牙兵压境限孤三天。满顧中再无人前去应战,待来曰孤还要与他周旋。妲己唱词为:[欢音二六板]太王自幼习战阵,勇冠三军谁不尊。小小姬发何足重,焉敢与你来交锋。战败兵家古定论,一时得失不为惊安心静养對心等,逢凶化吉自安宁。音像资料甘肃百通影视发展有限公司录制有2008年甘肃省清水县秦屢面排演的全剧音像光碟并出版发行。 -
82019-10
[ 词条 ]《大树西迁》
现代本戏。陈彦编剧。2009年陕西省戏曲剧院首演。总导演胡筱坪,导演王青,作曲王激、薛天信、谭建春,配器徐光明、周福田、张德宁,舞美设计韩生、罗相贵、王军。李梅、刘照亮、郝卫、官小良、李君梅等演出。本剧讲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西安交大为代表的一批高校、科研院所响应党的号召,从沿海大规模西迁内地,投身于西部开发建设。以孟冰茜教授一家二代人西迁50年的奋斗历程和生命轨迹为主线,用六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侧面,演绎出了主人公50年情感嬗变、思想升华的心路历程,艺术地再现了哪个壮怀激烈的年代,昭示了共和国知识分子“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的生存理念,展现了他们前仆后继、忍辱负重、热血担当的人格精神。在讴歌知识分子对西部教育无私奉献的同时,也表现了憨厚、善良的大西北人民对知识分子的爱戴、呵护和滋养。剧本入选“2007~2008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优秀剧本”,获得文化部专项排练资助、“2008~2009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中国戏剧奖曹禺戏剧文学奖”等多项国家级奖项。 -
82019-10
[ 词条 ]《荷屋梦》
现代本戏。赵之理、曹酩、杨鹏英编剧。2009年平凉市秦剧团首演。导演安炜,音乐设计吕恒全、吕泓孝,舞美赵鹤林、李万力。赵敏、何永东、孙建敏、李俊福等演出。本剧讲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时局动荡,兵荒马乱。在美丽的崆峒山下、泾水河畔,有一对文化青年方文达和何梦兰,俩人崇尚屈原,怀揣着“荷屋”梦想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然而,方文达被抓壮丁没了踪影,何梦兰怀着恋人的骨肉被财主家抢去做了儿媳妇。20年后,何梦兰的儿子建国已长大成家,但对养父灵醒一直耿耿于怀。在一次造反派查“四旧”的行动中,灵醒救子身亡,何梦兰悲痛愧疚万分。在得知自己的恋人还活着的消息后,何梦兰又重新点燃团圆的希望。又过了20年,此时的方文达已病入膏肓,委托养孙前来大陆寻亲;何梦兰也在多方打听准备寻亲。在见到方文达的养孙后,何梦兰终于明白,此生终是一场空梦。 -
82019-10
[ 词条 ]水浒戏
根据古典小说《水游传》编演的剧目。《水浒传》全名为《忠义水浒传》,由施耐庵和罗贯中写定于元末明初,主要讲述了梁山一百单八将英雄好汉劫富济贫和除暴安良的故事,在民间流传极广。其实,舞台上的水游戏较小说《水游传》要早。最早期的元杂剧作品便有李文蔚的《同乐院燕青博鱼》,高文秀的《黑旋风双献功》,康进之的《梁山泊李逵负荆》,李致远的《都孔目风雨还牢末》,以及无名氏的《争报恩三虎下山》《鲁智深喜赏黄花峪》;还有《梁山五虎大劫牢》《王矮虎大闹东平府》《梁山七虎闹铜台》《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此外,《录鬼簿》中还有水浒杂剧存目20个。从剧名分加对照,似与小说并无瓜葛。显系直接采自民间传说。明代,以梁山人物故事编演的传奇剧目更加风靡,较著名的有李开先的《宝剑记》、许自昌的《水浒记》、沈自晋的《义侠记》,以及陈与郊的《灵宝刀》,还有明代李素甫的《元宵闹》、范希哲的《偷甲记》、沈自晋的《翠屏山》等。入清以后,随着各地民间花部诸腔的纷纷兴起,秦腔剧种也在村头广场或庙会神台上,大演大唱为大众所欢迎的水消戏,尤其清末民初,秦腔戏班编演连台本戏蔚成流风,艺人们巧借章回小说故事题材,取用“套管子”手法,动辄编排数十本、上百本连台本戏,他们白天踏戏,晚上演出,一天一本,一本一事,情节跌宕,引人入胜,如此连演一两月、两三月仍不见其尾。当然,秦腔剧目虽然多藏厚积,家底盈实,却又多系“腹本”。过去的年代,秦腔艺人身背一二百本、三四百本大戏,寻常得如同家常便饭,尤其各大戏班,总会有一些腹笋渊博、业务精通、专以默记剧本为能事者,人称“戏包袱”“戏母子”。清光绪甘肃西和艺人魏启元,因编演《水浒》《七侠五义》《精忠传》《兴汉图》《封神榜》《列国》《三国》等连台本戏,加上腹内剧目不可悉计,故得“魏八百”“戏贡爷”“戏状元”大号。这些人,文化程度大都不高,大字不识几个,却能博记强咏,广见多识,尤其对名不见经传的轶文掌故、离奇蹊跷的宫闱斗争、金戈铁马的疆场英才、高深莫测的宦海沉浮等,竟能如数家珍,滚瓜如流,还能将一个极平常的历史故事,如运诸掌般地变成剧目,搬上舞台。《水浒戏》正是这样被一本接一本地搬上了舞台。历史背景 以宋江等36人风行水泊梁山的故事,产生于宣和年间。随着北宋覆亡和金兵的南侵,整个中国经历了大动乱与宋金南北分治的局面元王朝建立之后,又实施铁腕统治,遂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更趋尖锐。舞台上大演水浒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的反抗意识和抗争精神,所以深受群众欢迎《庆顶珠》是秦腔舞台上出现较早的一出剧目,虽然演绎的是萧恩及其女儿桂英抗缴渔税,杀家除霸的故事其实质反映了清王朝严酷统治下民众的觉醒与反抗。尽管这个戏是个不见于《水浒传》的新题材,但一经出现,便随着梆子声腔的步履迅速流传开来,京剧《打渔杀家》至今仍在上演。经典剧目 秦腔水浒戏中,表现李逵的剧目最多,形象也最为典型。大小计有《真假李逵》《李逵探母》《李逵得斧》《李逵背母》《李逵下山》《高唐州》《李逵大闹二仙山》《清风寨》《神州擂》《李逵闯帐》《平霍州》等十余出。这些戏,经艺人的不断加工,使得李逵憨直纯真、嫉恶如仇而又勇猛无畏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反抗精神也最坚决最顽强。而且一向被称作最能杀人的这位“黑煞神”一旦跃上舞台,观众非但不觉其怕,反觉其敦直、態厚、纯真而可爱了。很显然,这是戏曲艺人将其视为能够为人们申冤做主的理想救星并加以塑造的结果。秦腔水浒戏中的人物形象—— — 《李逵探母》之李逵(王正强提供)秦腔中涉及梁山英雄的水浒戏,当然不只仅限于表现李逵的剧目,之外还有专演鲁智深的《醉打山门》《花田错》《野猪林》,专演宋江的《乌龙院》《宋江杀楼》《活捉三郎》《宋江投朋》《大闹东平府》《破二府》,专演武松的《獅子楼》《十字坡》《武二郎起解》《快活林》《鸳鸯楼》《孔家庄》《董家庙》,以及专演史进的《九纹龙起义》、林冲的《林冲夜奔》《红桃山》、杨志的《杨志卖刀》、孙二娘的《打洞房》、石秀和杨雄的《翠屏山》、时迁的《时迁偷鸡》、扈三娘的《扈家庄》、雷横的《雷横滚枷》、呼延灼的《夹马河》、燕青的《燕青打擂》、公孙胜的《公孙胜辞山》,萧恩的《庆顶珠》等,还有表现重大战事的《祝家庄》《蔡家庄》《花田袋》等。艺术特色 水浒戏的剧目,戏剧情节惊险离奇,唱念做打功夫全面。尤其在表演技艺上,积累了一套精彩特技的武打招范,其中最值辱一提的是为了表现时迁偷鸡时灵巧机灵,特意设计了一组专门耍弄演员深功娴技的“鸡蛋簸米翻倒提”特技绝活:时迁的扮演者站在叠起的两张桌子上,全身夹11个鸡蛋(两手各拿三个,两肘窝各夹一个,两腋下各夹一个,口含一个),一手还要端上一小簸箕米,猛翻一个倒提,从桌上落于台上,米不撒,蛋不打,还要在翻空一瞬间吞下口含的蛋黄,吐出蛋壳。再如“吊帽盖”,“帽盖”即男性头上所扎小辫。演员先将头发浸入水中冲洗,然后梳展,再用头绳扎紧,先在舞台正梁事先悬一绳索。当时迁不慎失足从树上掉下,被树枝挂住头发时,即借事先系好的绳索,将身体悬于空中,同时还要表演穿衣、脱衣、腋下夹鸡蛋、打小红拳等。此技即为“吊帽盖”。这两大特技,专为时迁所用,表演惊险且又风趣。据王绍猷《秦腔记闻》载,清光绪初年同州梆子第一名丑皂皂子,最擅演时迁高台掇米和夹鸡蛋翻肋斗之技。 -
82019-10
[ 词条 ]《黄花岗》
秦腔现代小戏。张剑颖所编剧目。唱做并重戏。关中八一剧团首演。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秦腔抄录本。本剧讲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遗孀钟花慈,深秋季节去黄花岗祭奠亡夫的故事。钟花慈在去往黄花岗和祭祀过程中,通过大段的演唱来进行叙述和抒情。 -
82019-10
[ 词条 ]《泛金的黄土地》
现代本戏。李应魁、张万红、杜建军编剧。2006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剧团首演。导演党小平,音乐设计杨长春,舞美赵鹤林。王世林、李亚斌、毛玲、张小侠等演出。本剧以定西市发展洋芋产业为素材进行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闻名全国的贫困山区——陇中贺家湾村,以复员军人贺维民为首的村委班子,响应党和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在省、市、县、乡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决定调整种植结构,带领村民开发洋芋产业,为脱贫致富和实现小康的宏伟蓝图奋力拼搏,终于获得了思想升华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谱写了一曲干部群众齐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人壮歌。 -
82019-10
[ 词条 ]《湟水情》
现代本戏。王景珊编剧。唱做并重。2002年青海西宁市秦剧麗嘗演。导演刻鹏,作曲冯琳,舞美方群。対青,徐乃平、郗永铠、李小雄、屈巧哲、邹学君、周艳红、李秀元、姚娣、陈栓昌、张变秋演出。本剧讲述了大学毕业的田东,为创一番事业,不惜以辞职、离妻、别母、弃子为沉重代份,走过了一程艰辛、别样的人生,表现出对家乡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拳拳之心,最终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欢迎。下岗职工绿叶,正视现实,在爱人大宝和众人支持下,从绿化荒山开始,到招商引资建"秀麗”,历尽艰辛,对家乡建设倾注一片赤诚。并在赡养田母、弃儿秀园上表现出无私的社会责任和传统美德,田东事业有成投资家乡选“秀圃”,绿叶不计前嫌招商引资定叫西山飘彩绸。 -
82019-10
[ 词条 ]列国戏
列国戏根据明末冯梦龙所著历史演义小说《东周列国志》中的故事情节编演的剧目。按历史发展顺序从《烽火戏诸侯》始,到《荆柯刺秦》止,粗计有五六十出。剧目中的人物,上至君王下至卿士,大都以守信立身、不惜功名生命为故事情节,人物性格鲜明,戏剧冲突强烈,舞台效果突出。如《赵氏孤儿》中的程婴,牺牲自己儿子,救出赵氏孤儿,忍辱偷生,终于复国;《国士桥》中的豫让,因智伯以国士待之,决意以国士报答,智伯死后,几次为智伯复仇,就义之前,仍请求将智伯仇敌的衣服用剑斩过,以了心愿;《荆轲刺秦》中的田光,向燕太子丹举荐荆轲,图谋刺杀秦始皇,为守机密,自刎而死。还有《卧薪尝胆》中的勾践,身负灭国之耻,心怀复国大志,不计荣辱生死,克制私欲、礼贤下士,以非凡的耐力和恒心,十年忍耐,终于摧毁强敌,称霸天下。另还有《重耳走国》《火烧绵山》《伍员逃国》等戏。与以上这些正面人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秦腔中也塑造反面人物,如《烽火戏诸侯》《蜜蜂计》等剧塑造的是昏聩、残暴、荒淫无耻的帝王诸侯等统治者,《伐子都》塑造的是贪婪、奸诈、阴险的佞臣小人。秦腔列国戏中的人物——《赵氏孤儿》之程婴与屠岸贾(王正强提供)历史背景西周王朝虽然历经文、武、成、康之盛世,却在昭、穆、共、懿时期逐渐衰落。公元前827年宣王继位,修明政事,又见中兴。然而好景不长,宣王在位46年驾崩,其子幽王继位,国事开始大变。周幽王荒淫无道,为博宠妃褒拟一笑,导演了“烽火戏诸侯”之闹剧,激起诸侯纷纷反叛。西戎乘机攻克镇京,掠尽周室财物,并将其杀死在麵山之下。若非秦襄公从秦州出兵解救,周朝江山几乎灭亡。为避西戎侵扰,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此为东周之始。东周时期又可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时期,相继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的“春秋五霸”,还出现了像管仲、子产、曹刿、孙武这样著名的历史人物,也发生了“城濮之战”以弱胜强的古代著名战例。随着晋国三分天下为韩、赵、魏,春秋时期的历史到此则被战国的历史代之而续写。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长期兼并战争的结果,改变了大国争霸的形势,又形成秦、齐、楚、燕、赵、魏、韩7个大国称雄争霸的局面,史称“战国七雄”。战国时期的卫鞅入秦变法,西门豹、吴起等故事虽十分精彩,但给戏曲观众记忆深刻的当数孙膑、庞涓、苏秦、张仪等人,这四人皆是鬼谷子的弟子,孙膑、庞涓学兵法,苏秦、张仪习游说。孙膑后为庞涓屡害,几死于魏,佯疯才辱脱归齐国,后马陵道万箭射死庞涓。苏秦游说六国联合抗击秦国,即历史上著名的合纵,张仪助秦,以联横破苏秦的合纵之谋。苏秦张仪之后,又出如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这样的好客之士。而这些历史史实和人物皆成《东周列国志》中所描述之内容,是列国戏中的范本。列国戏剧目流传下来的秦腔列国戏剧目共有两套连台本戏。两套戏都根据冯梦龙的演义小说《东周列国志》的故事情节创编而成,但情节繁简有别,取材各有侧重。清末民初,甘肃各大戏班在纷纷竞演这两部连台本戏过程中,在表演、唱腔等方面各有其不同的创造,又形成各具特色的演出范本。对当时甘肃秦腔的革新产生很大影响,而且大部剧目作为单本戏甚至一本戏分为数折,作为折子戏至今仍在上演。①光绪年间列国戏。清光绪末年,甘肃西和县福德社班主魏启元,曾主持编演了两套《东周列国》传统秦腔连台本戏,一套已佚,一套为36本,甘肃省图书馆藏有当年部分抄录本。现存剧目共19本,依次为《烽火戏诸侯》《蜜蜂计》《黄金台》《青草坡》《北邻山》《龙门山》《出裳邑》《伐郑国》《临潼会》《二桃杀三士》《绝缨会》《湘江会》《和氏璧》《赠绨袍》《金瓜会》《四大夫伐齐》《朱儿戏文姜》《铁兽图》《王翦灭六国》等。②民国期间列国戏。民国初年,甘肃天水西秦鸿盛社班主李炳南主持编演《东周列国》秦腔传统连台本戏,共52本。甘肃省图书馆藏有当年全套抄录本。剧本带有“关节”性质,每本多以一两个人物为主,戏之结尾设有情节悬念,以吸引观众继续观看。该剧是全国梆子戏剧目中目前所见规模最大的一部连台本戏,当属举世罕见之作。其52本依次为《一报一还》《二主归天》《三虎逐犬》《四兆生瑞》《五国犯郑》《六次生烟》《七事齐显》《八军联战》《九桩异史》《十正十反》《贤愚传》《缉奸传》《七嬖传》《公定传》《定周传》《穷相传》《双弑传》《惠公传》《重耳传》《桓公传》《宋襄公传》《重耳后传》《子带传》《重耳再传》《晋襄公传》《晋灵公传》《楚庄王传》《国史传》《晋四公传》《招祸传》《齐晋传》《野心传》《二桃传》《伍员传》《伍员再传》《伍员三传》《孔子传》《勾践传》《勾践后传》《豫让传》《双士传》《四相传》《孙庞传》《苏张传》《屈原传》《田单传》《相如传》《范雎传》《吕不韦传》《吕不韦再传》《吕不韦三传》《子丹结》。擅演名角列国戏中的人物,大都分属不同行当扮演,各自通过繁难的唱工和身段表演,甚至专用特技进行角色形象的创造。如甘肃地区秦腔表演中的“三墩子”“三尻子”等,正是为列国戏中的人物而设置,由此又培养出李范、十八红、双斌、李云亭、刘立杰、水娃子、白相、杨绪、王庆民、王益民、晋公子、丑儿、平儿、苏哲民、苏育民、雷劳儿、李可易、三元官、赵二、耿忠义、郗德育、徐明德、秦濟德、李夺山、岳中华、周正俗、孔新晟等一大批擅演列国人物的精英翅楚,至今依然存活在观众的记忆中。代表唱段列国戏中的秦腔名段唱腔很多,如《赵氏孤儿挂画》程婴[老生]所唱四句[慢齐]:“忠义人一个个画成图像”,《出棠邑杀府》伍员[须生]所唱“伍子胥禽辕堂悲声大放”和《逃国》“我不敢高声哭暗把泪掉”,《激友》张仪[贫生]所唱“无银钱当时把英雄困倒”,《杀狗劝妻》曹庄[小生]所唱“人生在尘世间何物为重”等,都是秦腔唱腔中的精品。音像资料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陕西、甘肃两省广播电台曾组织剧团演员录制了大量列国戏节目进行播出,如陕西台录制的《赵氏孤儿》《屈原》《蜜蜂计》《出棠邑》《激友》等,甘肃台录制的《黄金台》《伍员逃国》《激友》《盘门》《哭秦廷》《荆辑刺秦》等,都在群众中引起反响。八十年代,两省音像出版社又相继出版很多列国戏盒带、光碟等。二十一世纪初,甘肃百通影视发展有限公司又组织录制一批列国戏,已经制成光碟出版发行的剧目有《赵氏孤儿》《卧薪尝胆》《绝缨会》《出棠邑》《秦晋会》《黄金台》《庄子三探妻》《太湖城》《孙膑坐洞》9出。